中国中医药大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文化节目
《中国中医药大会》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推出的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文化节目,共11期,由龙洋鲁健王端端担任主持人。
节目形式
节目背景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也与增进文化自信有着密切联系。为了能够向世界各国观众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中医药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贡献,并向观众传递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养生知识,让更多人受益于中医药的智慧。于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制作了《中国中医药大会》。
节目模式
该节目每期邀请中医专家、文化民俗学者、主持人、演员等嘉宾组成“寻脉团”,以中医之钥、古今有方、泽被婴孺、中华本草、益母春晖、未病先防、骨伤有术、针灸天下、备急有方、疫病有方、衷中参西等不同主题为引,分技法、病理、方剂、人群、创新等方面逐一回答着“何以中医药”这一根本之问,通过跨界对谈的形式让中医的智慧在多领域的破题中讲通讲透。
节目通过“医揽芳华”“医见匠心”“医创无限”“医源中华”“医承有道”五大板块提炼主题,用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解读跨越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医药文化智慧精华。其中还设置多个互动环节,如开场非遗传承人以五禽戏展示最古老的健身操,现场演示膏方熬制秘诀、食补药膳技能pk等,以传统技法引出现代科学饮食结构解读等一系列科学实用的疗愈手段。在每期节目最后的“大医传承”演绎这一环节,利用视听科技与舞美造型手段,让演员一人分饰二角,进行古今跨时空对话的动情演绎,传递医者仁心与传承创新的当代内涵。
舞台设计
该节目中的三大舞台通过“古今廊桥”连接为一个整体,打通古今时光隧道;位于中心的360°机械旋转主舞台高效串联各个流程;以多机位AR虚拟植入技术幻化的“宝葫芦”为模式开启中医药宝藏世界,在技术加持中丰富着“悬壶济世”的内涵。
创作团队
注:以上为部分创作人员名单,全部名单请查看每期节目片尾字幕。参考资料
节目列表
参演嘉宾
主持人
嘉宾
参考资料
播出信息
前期宣传
2023年12月8日,该节目在北京举行启播仪式;12月22日,该节目宣布定档。
播出平台
参考资料
节目评价
《中国中医药大会》集结中国国医大师、中医药专家、文化学者,集中展现中医传世技法、创新成果、医理智慧,将中医药的内涵科技化、时尚化、生活化表达,全景式呈现中医药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带领大众踏上了中华医药文明的寻源之旅。该节目通过极具互动体验感的环节设置,展现中医传承所练就的不凡技艺,展示背后的医者匠心,以多角度深挖中医药精髓,以创新方式演绎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文化走入千万家,为世界认识中医药文化和中华文明提供契机,也为全人类的健康贡献中医智慧。此外,节目充分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全媒体传播渠道,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科普需求和文化需求,讲好新时代中医药故事,从而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乃至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忠评)
《中国中医药大会》通过生动展示灿若星河的名医大家、传承智慧的经典医籍、叹为观止的非遗技艺、融合发展的科技,解码中华文明,对外讲述中医药故事,为全世界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打开一扇窗口。该节目将传统与当下相结合,充分挖掘中医发展脉络与重要时代价值,展现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当代中医药文化与“中医正青春”的发展理念。还从源头活水讲好新时代中医药故事,让中医药文化走入千家万户、出海更“破圈”。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胡智锋评)
中医,被古人称为“生生之学”,是一门关于生命智慧和生命艺术的学问。《中国中医药大会》正是抓住“中医生活化”基调,让中医药从“跟西医相对的中国疾病医药学”这一狭义理解中挣脱出来,以更宽广的语境延展、深化属于现代中医药的精神内核。一方面,节目从“治”到“养”,将表现重点集中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落地的生活趣味深度展现中医理念的“以人为本”;另一方面,节目重点聚焦青年群体,以新奇吸睛的医技、健身功法表演,配合“思想加技术加艺术”的创作理念,让具有风格的视听美学促动当代年轻人“血脉觉醒”,走上纵贯圆融的中医养生之路。(《文汇报》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0 16:21
目录
概述
节目形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