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China Internet Directindustry)是全球第一大网。网民人数最多,联网区域最广。但中国互联网整体发展时间短,网速可靠性、科技性则需更上一层楼。
历史
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内瓦时间4点11分,北京时间11点11分,由当时任高能物理所ALEPH组(ALEPH是在西欧核子中心高能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一个国际合作组,中国科学家参加了ALEPH组,高能物理所是该国际合作组的成员单位。)组长的
吴为民,从北京发给ALEPH的领导——位于瑞士日内瓦西欧核子中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的
电子邮件(E-mail)是中国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
1989年, 中国开始建设互联网 --- 5年目标 --- 国家级四大骨干网络联网
1989年,国家计委将网络和计算中心的建设计划列入到世界银行贷款“中国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中。设想在中国科学院、清华、北大和中关村地区的研究所组成一个高速网络。该项目在国内称为“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以下简称
NCFC)。
1989年8月26日,经过NCFC项目评标组的论证,中科院以0.7分的优势被确定为该项目的牵头实施单位,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
胡启恒负责主持该项目。为了保证这个项目的出色完成,中科院决定依托当时的计算中心成立一个非法人机构“计算机网络中心”来实施NCFC的建设。
1990年5月15日,中科院发文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现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马影林担任总工程师,
钱华林、苏振泽担任副总工程师,组成核心团队。1990年11月,由其承担建设任务。
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
1993年12月,NCFC主干网工程完工,三个院校网成功互连。
1994年4月,NCFC率先与美国
NSFNET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标志着中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中国科技网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
1994年,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 TCP/IP 互联网---CERNET示范网 工程 建成,并于同年先后建成
1994年,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1994年, 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1995 年,
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
瀛海威--老百姓进入互联网
1996年6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大力发展中国互联网事业。自此,中国互联网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
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国首次搭建
IPV6试验床
2000年,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
搜狐、
新浪、
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2001 年,下一代互联网地区试验网在北京建成验收
2002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
2003年, 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
CNGI项目开始实施
2019年4月20日,中国迎来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5周年。
2024年,是中国加入互联网大家庭的第30周年,中国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意义不止于“从中国看世界”,更在于“从世界看中国”。
状况
2025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升至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