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空军把切断朝鲜北部铁路运输线,阻止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部队的物资供应,作为其侵朝战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保障铁路运输的通畅,始终是志愿军后方运输供应的关键性战略问题。在战争期间,志愿军铁道兵先后有4个师、1个直属桥梁团、1个直属独立团和6个铁道工程师等共11万人入朝,执行铁路抢修、抢建任务。
1950年11月5日,首批铁道兵部队第1师入朝,担负朝鲜北方满浦(满浦─西浦)铁路抢修和鸭绿江大桥的修复任务。
第二次战役之后,战线迅速南移,铁路抢修任务更加繁重。为保证作战胜利,从12月22日~1951年4月24日,铁道兵团第2、第3师和直属独立团、桥梁团,全部加入志愿军序列入朝(6月,直属桥梁团扩编为第4师,直属独立团改为直属桥梁团),铁道部所属工程总队也入朝,全力担负朝鲜北方满浦、平元(平壤—元山)、价川(新安州—价川)、平北(定州—水丰)铁路全线和京义(今首尔—新义州)线西浦至新义州、平德(平壤—德川)线三登至新成川段的铁路抢修任务。1951年2月成立志愿军铁道抢修指挥所,李寿轩任主任。至
第四次战役,铁道兵完成了由鸭绿江口岸至平壤、三登、涟川的铁路抢通任务,共前进抢修铁路923千米。随后划分管区,全力抢修遭轰炸破坏的铁路和桥梁。
1951年7月下旬,朝鲜北部发生40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美国空中力量乘机从8月中旬开始以朝鲜北部铁路线为重点,发动了空中“绞杀战”。铁道兵部队和工程总队全力投入反“绞杀战”斗争,首先以半数抢修力量投入朝鲜北部铁路运输的咽喉新安州—价川—西浦三角地区,进行突击抢修,并采用线桥跨越路基弹坑,重点桥梁备有第二便桥,加强防护伪装等方法,提高抢修速度,使该地区铁路至12月上旬全部修复通车。随后,根据美军轰炸重点的变换,采取“以集中对集中,以机动对机动”的方针,与防空、运输部队密切协同,随炸随修,并抢建大迂回便线、便桥,使管区铁路的通车率达到了69%~96%。至1952年6月,彻底挫败了美军的“绞杀战”,不仅保障了前线部队的作战需要,而且一举扭转了后方运输的被动局面。在此前后,为加强对铁路抢修力量统一指挥,1951年6月组成志愿军铁道运输司令部,8月,组成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均以贺晋年为司令员,张明远为政治委员。12月,在铁道运输司令部下成立前方运输司令部,刘居英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崔田民任政治委员)。
经过反“绞杀战”的考验与锻炼,铁道兵部队的组织指挥和抢修效率大幅度提高,普遍实行抢修“四预”(即预设计、预计划、预备料、预施工),重点加固桥梁,整修线路,在遇到敌机对铁路的中等破坏时,部队一般在当天就可以修复通车。1953年反登陆作战准备期间,铁道兵集中半数兵力,对已有铁路进行加固改造,增修爬行便线便桥、车站迂回线和会车线、三角线,改移、增加通信、信号、给水设备,使线路通车率达到85%以上,保障了战备物资运输囤积任务的提前完成。与此同时,为增强腹地铁路的通车能力,根据中朝两国政府的协定,于1952年12月成立了中朝联合新建铁路指挥局,郭维城任局长,指挥新入朝的志愿军铁道工程第5、第6、第7、第9、第10、第11师和铁路员工5000余人,会同朝鲜人民军铁道部队,紧急抢建朝鲜北部龟城至殷山和德川至八院面铁路,一期工程于1953年4月完成通车(二期工程于1954年4月完成通车)。
在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铁道兵部队,与朝鲜军民一起,共抢修、抢建、复旧正桥128.88千米,便线便桥127.79千米,线路1003.3千米,车站股道161.13千米,隧道122座次,给水310站次,通信线路2.03万余千米,使朝鲜北部铁路通车里程由志愿军入朝时的107千米延长到停战前的1382千米,与其他部队共同建成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战争中,铁道兵先后有1.2万余人和202个单位立功,杨连第被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还有11人获二级英雄、二级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