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隶属
空军军医大学建制管理,于2018年9月以原空军总医院、原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及其附属医院、原空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基础合并组建而成。
医院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隶属
空军军医大学建制管理,于2018年9月以原空军总医院、原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及其附属医院、原空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基础合并组建而成,现为北京市A类定点医疗机构。
中心总占地面积400多亩,总建筑面积56.3万平方米,共编设5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展开床位1500多张,年门诊量200多万人次,收治量约4万人次,手术1.8万台次。有空军级专家3人,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75人。拥有
PET-CT、640排CT、高低场核磁、2微米激光腔镜治疗系统等高端科研医疗设备。
发展历史
1954年8月,空军航医训练班正式建所。
1956年10月,空军总医院成立。
1994年4月,被原总后卫生部评为“三级甲等医院”。
1933年3月,医院被世界卫生组织评定为“国际爱婴医院”。
2009年,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支空运医疗队。
2018年9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成立,由原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空军总医院、空军载人离心机医学训练基地、空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整组建,隶属空军军医大学领导管理。
医院科室
医院共编设5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现有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皮肤病重点学科、脊柱软伤专科和代谢病重点专科)、3个军队临床重点专科(口腔、皮肤、航空临床医学)、8个全军医学专科(专病)中心(临床航空医学、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半匹配骨髓移植、肿瘤放疗、小肠疾病内镜诊治、泌尿微创诊疗、优生优育技术指导、心理技术指导中心)、3个全军重点实验室(航空生理、航空医学工程、临床航空医学实验室)、18个专业实验室(生化药理、航空营养与特种食品、模拟飞行操作能力评价、前庭功能、飞行员健康鉴定、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声学、弹射救生、卫生飞机、头盔、假人、高空生理、载人离心机、航空人机工效、航空心理、高原航空医学、健康工程和临床中心实验室)。
主要面向全军承担特殊职业病研究、预防、诊治和应急支援保障任务,承担招收飞行学员体检和飞行人员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任务及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科学研究
医院现有空军首席及空军级专家1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20人,高层次科技人才75人,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00人。拥有
PET-CT、640排CT、高低场核磁、2微米激光腔镜治疗系统等高端科研医疗设备。
中心曾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奖励44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发明奖7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励125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111项)。承担了我国历代自主研发战机的配套航空医学研究。
为兵服务
2009年底,中心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支空运医疗队,主要执行训练教学、演习、保障、实战等4类性质任务,通过日常实战化训练,提升备战打仗能力。中心作为全军航空护理培训基地,承担了航空护理专科护士的培训任务,截至2023年已培养学员百余名。医院将充分发挥基地现有优势,积极开展空中护理关键技术系列研究。
为全面落实为军服务政策,医院为军人及军队相关人员提供“全能型”“一站式”就诊服务。除医学鉴定科收治改装体检飞行学员外,为落实专病专治政策,在各临床科室设立空勤护理联络员,提供全流程、同质化、全方位延续性护理服务。同时,制定下发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制作康复宣教台历。后续将组织护理骨干进军营活动,走向部队,面向飞行员,开展健康教育相关授课。
保健护理工作在中心的护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体检过程安全、规范、无差错事故。针对住院患者日益呈现需求多样化、对象高龄化、多病共存常态化的趋势。积极跟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学习好的经验做法,既保证了住院首长的护理质量和安全,又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干休所,逐步实现保健护理由院内单向输出转变为院内外双向深度互动,探索保健工作的护理新格局。
地理位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0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