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络职业学院(Beijing Internet College),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是经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民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
中国信息大学,2015年10月24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中国信息大学升格(更名)为“北京网络职业学院”。
历史沿革
1993年2月,由国家信息中心创办北京网络职业学院前身(中国信息大学)。
2004年11月,学校房山校区建设工程竣工交付。
2015年10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北京网络职业学院正式挂牌。
2016年9月,完成首批学历教育学生招生录取工作,并参加2017年北京市高职自主招生。
2017年9月,校园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开工。
2018年2月,学院投资500余万元,360网络安全攻防实训室及H3C网络运维实验室投入使用。
2019年10月,信息安全专业“70周年国庆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学校阶梯教室隆重召开,30名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及带队老师庆功颁奖。
2020年2月,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网络教学研究小组成立。
2021年12月,北京网络职业学院京南信创产业人才基地完工投产。
2022年2月,学院学生团队参与冬奥、残奥网络安全保障周期长达6个月。
2023年2月,学生团队参与杭州亚运会重点保障项目圆满完成。
2024年2月,成功获“互联网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称号。
2024年4月,学校获批“北京市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并入选“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职业院校实施单位”。
学校简介
北京网络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先行者之一,学院致力于培养国家信息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现已发展成为北京地区特色鲜明、专业优质的高等职业院校。校园占地500 亩,教学和生活配套设施10余万平方米,拥有各类体育设施以及高尔夫训练场。
学院紧跟行业前沿,深化产教融合,推行“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直通就业”的办学模式,先后与天融信、软通动力、亿和影视等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特色产业学院,开设14个校企合作优势专业,为新时代培养“信息技术”与“文化传媒”两大方向的中高端人才。
办学理念
前院长张丹海教授认为:“打造意味着锤炼,锤炼就要出力流汗;所以说,教育品牌,既不是文字描述,也不是宣传的产物,它是通过智慧与辛劳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的经验积淀,是坚持教育深化改革取得成果的结晶”。
人才培养定位:其一,着力培养网络技术、网络管理、网络经营和网络内容制作等方面的互联网技能型人才;其二,依托行业企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如共建实训室、企业参与课程设置、顶岗实习模式等等。其三,实行可操作性管理方案和教学制度。鼓励创业,建立创业学分制并在学校建立自己的创业园区。最后,实行“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的教育体系。
办学条件
注:名单不全
师资队伍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教职工共计91人,其中专任教师46人,包括教授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6人,教授2人,聘请校外教师共23人,其中教授2人。
院系专业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设有3个教学系,开设11个高职专业。
信息安全与管理(网络安全运维方向)
软件技术(Java程序设计方向)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用户界面设计方向)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视频编辑与包装方向)
新闻采编与制作(新闻写作方向)
学院以网络与信息安全、大数据技术、网络新媒体技术三大专业群为基础,开设了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金融科技应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网络新闻与传播、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数字媒体技术、电子商务等热门专业。
现任领导
人才培养定位
学院是北京市政府所属高等院校,承担着为北京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学校毕业生遍布北京市各级各类企业和机构,主要从事各产业领域内网络和信息化生产和服务活动。
在市政府领导下,学院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办学目标,培养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满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急需,补强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人才短板。
教学培养特色
学院秉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宗旨,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道路,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学院在教育教学中三管齐下,其一,大力强化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人文素质;其二,在专业教育中推行以项目实训为导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互融和的贯通式教学法;其三,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注重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培养学生积极适应管理并主动参与管理的职业素质。
学院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各类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生产中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和重大工程,为学生创造提高职业能力的实践机会。
学院荣誉称号
注:名单不全
校园环境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校园占地面积500亩,教学和生活配套设施10余万平方米。
学校不断完善适合于互联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学校建有各类教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语音教室、影视演播室、画室、动漫实训室、计算机房和网络实验室等。此外,大型图书阅览室、数字图书馆、多功能体育馆、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高尔夫球练习场等文体设施,满足学生的课外生活。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