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北京市境内公办高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公大”,位于北京市,登记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号。是公安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始创于1948年7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解放区建屏县举办的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1949年1月,经中共中央华北局批准,扩建为华北公安干部学校。2月迁入北平,先后在汪家胡同、方家胡同和白云观办学。1950年1月11日,政务院批准其更名为中央公安干部学校,1952年10月迁入木樨地新址。1953年1月,扩建为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培训对象由初创时期以培养新民警为主变为轮训在职的领导干部为主。1984年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改建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
1977年10月,公安部党委决定筹备恢复中央政法干部学校,1979年司法部复设后,改隶属于司法部。1978年6月,公安部党组研究决定在中央政法干校大专班基础上成立政法专科学校。1979年,学校更名为国际政治学院,升格为本科高校。1984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际政治学院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校由保密转为公开。
1998年2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欣欣向荣
2000年,交通部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并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84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出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命名仪式暨1984级学生开学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2004年10月,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学校观摩全国公安民警大练兵汇报演练并发表重要讲话。2023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在读公安英烈子女回信,勉励他们接过英雄父辈的旗帜,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本科专业总数18个,涵盖2个学科门类。工学门类专业6个、法学门类专业12个;有11个教学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有进修部、军队保卫学院、外警培训部等3个培训机构。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8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设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专业点,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8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占90%;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0%。聘任客座教授80余人,教官300余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享受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7人。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教学团队是首批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社会安全风险防控教师团队获得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部级优势专业)2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2023 年 8 月,霍宏涛教授领衔的“社会安全风险防控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犯罪学本科育人团队”获评2023 年度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颖、侦查学院王继芬等 6 名干部教师入选北京市教育系统“育人榜样(先锋)”。
根据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校积极组织优秀教师参加省部级以上教学比赛,3 名教师获得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1 名教师荣获北京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职组三等奖,2 名荣获北京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职组优秀奖。2023 年,学校有 4个项目成功获批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治安学专业虚拟教研室成功入选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此外,学校《以“忠诚教育”为核心打造公安特色思政育人模式》获评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特色项目。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8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警察教育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家讲学等领域进行着合作交流。自2009年起,学校每年举办一届“国际警务论坛”,并于2018年联合“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警察院校,成立“国际警察教育合作论坛”,是论坛首任主席单位和常设秘书处单位。开展外国留学生培养和境外中高级执法官员培训,年均完成近千人的境外人才培养培训任务。围绕构建国际安全治理新体系,积极开展国际警务问题研究,设有“国际警务问题研究中心”。“网络犯罪与全球治理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是公安系统唯一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8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社会安全风险感知与防控大数据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2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建有2个协同创新中心、司法鉴定中心、公安高分遥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安全行为科学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以及40余个非在编科研机构。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5月8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1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图书馆有各类纸本图书资源总量为161.67万册,生均纸质图书96册;2023年图书资源投入经费550万元,该年新增纸本图书2.44万册,订购中外文期刊和报纸620种购置国内外各类型数据库14种。图书馆收录数据量为54553、特色资源库收录数据量为28057、自建公安资料库收录数据量为163515、本科生论文库收录数据量为27716、硕博论文提交系统收录数据量为5905、云书柜收录数据量为4069。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公安学研究》《公安教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现代世界警察》《警察文摘》等刊物,其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精神文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训为“忠诚、求实、勤奋、创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办学方针为“政治建校、从严治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办学宗旨为“服务国家安全战略,服务公安工作现代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办学目标为“当好全国公安院校的‘排头兵’、公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全国领军、世界一流’公安高等学府,为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社团文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社团,由学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社团工作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学生社团活动应纳入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管理,由学校第二课堂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校团委是学生社团的具体指导部门,校团委应成立学生社团管理部并选派专职干部,负责社团的登记注册、培训指导、活动管理、工作考核和社团团支部建设等工作,社团须接受社团部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校区情况
木樨地校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木樨地校区的大门除了印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侧面还印有“公安部高级警官培训学校”,是庄严威武的门楼,代表天空。它也在公大录取通知书和校园卡上,是公大形象的代言。
木樨地校区的图书馆各种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图书门类包罗万象,在一楼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史馆”,静静地诉说着公安大学的历史。
木樨地校区的楼分别叫作励警楼(教学楼)、慧警楼(研究生楼)、高警楼(高级警官晋监培训楼),还有公大人戏称的“小平房”。
团河校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团河校区的大门为只有校名的地牌,代表坚实的大地,脚踏实地。育警楼上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和大门一起构成了团河的风景线。
团河校区的图书馆被称为“亚洲最大警用图书馆”,室内宽敞明亮,咖啡厅、微机室、自习室、阅览室、报告厅、专题展览等可以满足大多数同学一整天学习备考的要求。
团河校区的教学楼只有两栋,正对大门口的被称作“中楼”,位于校园中心位置的中楼学名叫“育警楼”,取“培育未来警界中坚、培养优秀预备警官”之意;位于校园西侧的“新楼”的学名叫作“铸剑楼”,取“铸就警魂之剑、铸剑为犁”之意。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诸多优秀校友,如石煜杰、杜晓雨等。
所获荣誉
学校地址
木樨地校区: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号
团河校区:北京市大兴区金星路9号
参考资料
政府津贴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部级津贴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4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