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家隶属于中国农业大学管辖的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是一家隶属于中国农业大学管辖的学院。
学院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以李连捷学部委员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就领导了全国土地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工作;上世纪70年代,石元春院士、辛德惠院士创建了区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技术体系;1979年,学校成立国内第一个“全国农业遥感应用与培训中心”;1988年,石元春院士、林培教授牵头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土地资源科学系”,发展至今,形成了土地资源与资产管理并重、现代土地信息技术优势突出的学科特色,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区域土地资源演变规律、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发展、土地信息技术与应用、土地资源经济与管理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为全面推动土地学科建设,培养新时代土地科技人才,夯实土地科技创新根基,学校统筹谋划学科布局,优化整合校内外资源,于2017年11月14日组建成立了“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简称“土地学院”),2017年12月17日举行了学院成立仪式。
土地学院的成立,得到了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中国农业大学与自然资源部达成共识,将在土地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全面进行战略合作,贯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打造国家级土地科技创新平台,强化土地科技人才培养,共同推动土地科技创新、促进土地学科建设,全面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事业发展。
土地学院以推动土地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实现土地科技原始创新、支撑国家土地资源安全战略为目标,以解决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土地资源难题、满足土地资源管理科技需求、推动行业发展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为根本职责,秉持“开放、融合、合作、协同”的办学理念,全面对接国家需求,瞄准土地科技创新国际前沿,逐步打造成为土地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原始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高地;在学科体系上,重点建设与发展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整治工程、土地信息技术等学科方向,全面支撑土地学科发展。
学院设土地资源系、土地管理系、土地信息系、土地工程系、土壤和水系5个系,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教授40名,副教授42名,讲师5名。其中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8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1人,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人才3人。
学院具备完整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土地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本科生按地理科学类大类招生,设置土地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土地整治工程等本科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设置土壤学、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等学科方向,同时招收国土空间治理与信息化、黑土地农业现代化人才培养专项、耕地保育与可持续发展和MPA(土地管理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23年年底,在校本科生314人,硕士研究生347人,博士研究生180人。
学院现有农业农村部农业灾害遥感重点实验室、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土地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心、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心3个校级研究中心;有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内蒙古兴安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中心等多个校外科研与教学实践基地,同时学院还是国土资源全国科普基地。
土地学院成立以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土地资源安全与耕地保护、土地空间治理与乡村振兴、土地整治工程与生态文明、土地感知技术与智慧国土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理论、技术创新研究及社会服务,每年申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百余项,年科研经费8000万元以上,年发表SCISSCIEI等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提供政策建议10余项,在全国各地建立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10余个,与内蒙兴安盟等十几个地方政府,国源科技、航天宏图、世纪农丰等20余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服务地方经济,为保障国家土地安全、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技术保障和政策支撑。
土地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10余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本硕博学生联合培养等。同时,学院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学科方向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科,主要研究土地及其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地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由自然科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科学体系中研究土地问题的众多学科组成的学科群,是一门以地学研究为基础、以土地要素综合及其产生的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农业与自然资源管理综合交叉学科;是通过认知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特征、结构、演变和效应的机理,综合运用人类可更新的科技装备持续物化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土地-人类福祉功能的一门系统性学科;是集土地调查、监测、评价、规划、利用、保护、登记、整治和管理等基础理论、制度体系、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学科。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科经过长期的研究积累与发展,基本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信息技术、土地整治工程四个学科方向。
(一)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是土地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包括土壤、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等)间相互作用演化机理,揭示量化农业生产等人类利用土地资源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过程,建立面向土地资源数量、质量与生态的调查、评价与监测的理论方法,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服务,为满足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用地需求提供科学支撑。
(二)土地管理学
土地管理学,以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为基础,研究土地资源的经济与公共属性,探索土地产权机制与土地经济规律;研究土地制度与土地利用的互作机理,探索土地法律关系,尤其是耕地保护的法律关系;研究土地公共政策体系及其作用机制,探索规划管制的技术体系与空间布局理论,探究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措施,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三)土地信息技术
土地信息技术,是土地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土地信息获取、处理、存储、表达、分析、应用等技术集成与融合的规律及技术体系;研究基于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智能传感器技术快速、实时、原位感知耕地及其它土地的数量、质量、格局分布和生态变化相关信息技术与方法;研究基于人工智能和空间分析技术的土地信息智能分析与处理的模型与方法,实现土地信息智能分析与高效处理;研究基于土地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构建面向土地管理综合决策支持与可视化模拟仿真系统,模拟农业生产与发展中的土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变化情况,为国家土地管理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土地管理与利用的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四)土地整治工程
土地整治工程,以研究农业土地利用及其演变规律为基础,以研发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土地性状、治理障碍因素的工程技术体系为主要任务,探索改变土地条件、提高土地质量、提升耕地产能、优化利用布局、改善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措施体系与工程技术手段,创新土地工程体系与装备,为解决一定资源禀赋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活动对不断提升土地利用能力的需求、保障资源安全提供科学与技术创新支撑。
发展经历
2017年12月17日,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大会暨土地学科建设论坛在京举行,该学院将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研发、研究平台建设,使农大成为土地科学理论研究的策源地、土地科技创新中心和土地人才培养的摇篮。
院系设置
土地资源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系始于1988年的土地资源科学系,198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2年成立土地资源管理系,1996年获得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8年列入学校“211工程”,2010年获得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公共管理学B+。2019年进入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2021年组建土地资源系。目前与土地管理系共同承担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系列教学和建设任务。
全系现有教职工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具有国外博士后或访问学者经历10余人,与美国、欧盟等高校科研机构交流广泛,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多种形式的学术访问和联合培养。目前形成土地性状和资源演化,土地质量与耕地保护、水土资源耦合与流域综合发展、土地系统分析与大数据建模等教学科研方向。依托相关自然资源管理的企事业单位,拓展学生专业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现实土地问题的能力。依托土地资源系和土地管理系,设有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在区域土地资源与耕地质量、资源遥感监测和土地系统分析,水土资源耦合和区域综合发展等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土资源科技一等奖和国土资源科技二等奖在内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和奖励。
主要领域与方向
土地性状与资源演化:以资源科学理论为基础,主要开展土地资源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分类与类型演化研究,土地资源调查和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智慧耕地与治理修复:侧重运用“天-空-地”一体化新技术开展多目标多尺度下中国及其典型区域土地资源精细调查、评价、监测理论与关键技术突破研究;加强中国典型土地资源关键带气候-利用-土壤-水过程效应模拟、修复与治理模式集成与示范研究,为耕地精细调查评价与监控治理提供支撑。
耕地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开展中国及全球耕地资源多程耦合机理与持续利用调控策略研究;推进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耕地资源碳排放、碳固持、碳库存量调控机理、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深入多主体协同与权衡的耕地保护感知、博弈、互馈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为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管理奠定基础。
水土资源耦合与流域综合发展:开发改进水土耦合评价模型;结合观测数据和3S技术,模拟流域尺度水土资源时空演变规律;开展资源高效利用的水-土-生境的空间权衡配置研究,为水土资源与管理的长期规划提供理论和支撑。
土地系统分析与大数据建模:针对人地耦合关系演变、生态环境效应与预警等方面开展资源管理知识框架下的大数据复杂系统分析技术与建模研究,支撑土地资源综合管理与调控。
展望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系的发展目标是立足土地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融合自然人文学科,集成水土资源模型和空间信息技术,围绕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优化管控、生态保护修复等进行应用基础研究,为解决我国资源利用和生态修复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中央政府制定全球气候变化和保障粮食安全背景下耕地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政策和战略支撑,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提供中国关于土地可持续利用最新政策与智慧经验,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等国际组织提供详实案例支撑;构筑中国及全球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前沿平台,打造中国乃至全球土地资源科学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的高地,助推中国及全球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服务中国粮食安全、双碳目标、乡村振兴及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系全体师生竭诚希望国内外同仁和青年才俊加入,一起推动我国土地资源与自然资源相关事业的发展,携手做出应有的贡献。
土地管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管理系始于1988年的土地资源科学系,198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2年成立土地资源管理系,1996年获得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8年列入学校“211工程”,2010年获得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公共管理学B+ 。2019年进入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2021年组建土地管理系。
土地管理系主要招收本科专业为“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科学与技术”,其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2020年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系设有土地资源管理学术硕士和博士学位点,同时招收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利用方向)工学学位专业硕士、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农学学位专业硕士、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设有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本科生开设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国土空间规划等核心和特色课程;研究生开设有土地科学方法论、土地管理学概述、土地资源经济学、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与管理等核心和针对性课程。
土地管理系主要聚焦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政策与法律、国土空间规划、景观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系统等五个研究生培养核心方向。设置有土地资源管理综合实验室、土地经济与公共政策实验室、国土空间规划实验室、土地利用系统实验室和自然资源管理与乡村振兴实验室。依托土地管理系,建设有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校级中心)等科研平台。实习与实践中心(基地)依托与自然资源管理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打造包含科研、技术与创业相接合的综合实习平台,拓展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能力与社会实践结合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现实土地问题的能力。
土地管理系三大研究领域与科研方向:
土地利用系统研究主要以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学理论,针对人地耦合关系演变、生态环境效应与预警等方面,分析土地利用系统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与演化关系,开展资源管理知识框架下的大数据复杂系统分析技术与建模,支撑土地资源综合管理与调控。
土地经济与管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基础,研究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与公共属性,探索土地产权机制与土地经济规律;研究土地制度与土地利用的互作机理,探索土地法律关系;研究土地公共政策体系及其作用机制,探索规划管制的技术体系与空间布局理论,探究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措施,为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围绕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主要以国土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构成要素,研究规划与治理的基础理论、原理与方法,及其实施评价、监督管理与政策制定等,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管理系的发展目标是立足土地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围绕土地利用系统调查监测与分析、国土空间优化管控、土地治理进行应用基础研究,融合自然与人文学科、集成信息与工程技术,培养高端人才,为解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土地公共政策、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所面临的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政策建议和技术工具。
全系现有教职工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2人。
土地信息系
起源与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信息系起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1979年在北京农业大学援建的“中国农业遥感应用与培训中心”——我国首批遥感人才的摇篮。1993年正式建系,现有在职教师22人(含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1名、青年人才3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实验师1人,均来自国内外遥感地理信息和农业科学名校。在读本科生120余人、硕士博士生130余人。
招生与教学
我系本科生招生专业为地理信息科学,是学院仅有的国家级和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本科生采用大类培养,课程体系包括数理基础、信息技术、土地科学、遥感、地理信息、卫星定位系统等;高年级实行导师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全覆盖,深造率超过70%(其中一半进入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名校)。硕士博士生侧重于培养遥感与土地信息学科素养,及其在生态、资源、农林等领域的研究能力。
产学研概况
我系是农业农村部“农业灾害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农业农村地理信息工委会,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高校应用推广中心的依托单位。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其他国家、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100多项,到账经费8000余万元;在Nature ecology&evolution、RSE、GCB等领域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和热点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部和一级学会科研奖励10余项,出版专著16部。黄健熙、高秉博分别入选国家级和青年人才项目,曾也鲁获达摩院青橙奖、李雪草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两人入选海外优青项目;地学ESI排名进入全球1%,遥感科学实力在农林院校排名第一。
面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和动植物等研究对象和应用场景,在全球、区域、地块和个体等多个尺度,重点开展遥感地学分析与土地生态监管,植被定量遥感与农业灾害监测,遥感智能解译与时空信息服务,动植物遥感机理与智慧农牧生产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构建农业灾害监测、农林物候反演、黑土地保护、盐碱地利用、高标准农田监管、农林草碳汇、作物估产、动植物表型测量、植物抗逆遥感、智慧农牧生产等多场景综合应用体系,为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先正达集团等领军企业和地方政府长期提供技术支撑。
国内外交流广泛,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马里兰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华盛顿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大学、台湾逢甲大学、蒙古科学院地理与地球生态研究所等国内外空间信息科学名校长期合作。
土地工程系
土地工程系由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与水科学系的部分教师转化发展合并而来,于2019年正式成立,其涉及的土地利用、土壤生态修复、土壤污染与修复、农业高效资源利用、节水农业、数字农业等方向是在 “双一流”建设一级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框架下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土壤学的重要方向,也是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985工程”资源与环境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学科方向之一。全系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包括青年创新人才项目1人、国家优秀青年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在扎实的学科背景及雄厚的师资条件下,土地工程系具有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土壤生态环境为主要研究主线,以资源与环境科学、生物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土壤化学、土壤水动力学、土壤溶质运移等理论为核心知识体系;以室内实验、田间及野外实地观测为基本研究途径;以土壤修复技术、土壤农化分析、3S信息技术、模型分析等为核心手段的学科体系。培养具有相关知识结构、并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专业人才是本系的教学/科研活动宗旨和目标。
本系的建设本着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所秉持的“开放、融合、合作、协同”的办学理念,全面对接国家需求,瞄准土地科技创新国际前沿,逐步打造成为土地利用及其工程学科领域的原始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高地。在学科体系上,重点建设发展有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土壤资源和区域综合治理、土地整治工程、植物系统的虚拟技术、数字农业、土壤盐渍化防治改良、退化土地的整治与开发利用等学科方向,承担土壤学、土壤化学、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水文水资源等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土壤-作物系统模拟、水资源学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全面支撑土地科学的发展。
近五年来,以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开放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依托,土地工程系所属教师承担以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省校合作为主要项目来源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和横向合作项目;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并收录于SCI、EI、CSCD等知名检索平台的科研论文16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高水平科研论文近10%;主编及参编著作和教材12部;申请发明专利多项。
国际科研交流及合作广泛,目前拥有与包括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华盛顿州立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瓦赫宁根大学、阿尔伯塔大学、墨尔本大学、东京大学在内的美国、丹麦、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知名高校和组织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主要领域与方向:
土地整治工程/主要以资源科学、生态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地质学以及管理学为基础,开展不同尺度的土地整治原理、机制、模式、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内容聚焦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修复机理,开展土地系统观测与规划、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原创技术装备研发,实现不同类型、复杂成因下土地利用问题的综合治理,为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和土地生态系统修复提供技术支撑和工程示范。
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主要以土壤学、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纳米工程、地质学等为基础,开展不同尺度的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围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机理、土壤和水体污染源示踪及污染风险识别、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退化土壤修复与利用等,为土壤污染防治及场地修复、土地资源生态管控与高质量发展、土壤安全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生产等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土地改良与健康质量提升/ 主要以土壤学、土力学、水土保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和生物工程等为基础,开展劣质土改良、退化土保护及耕地健康质量提升的作用机理、关键技术和应用模式研究。主要围绕西北盐碱地生产力低、东北黑土地退化等问题,开展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风沙土保墒保肥技术、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耕地健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研究,为我国重点农区土地改良与健康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 主要以矿物学、光谱学、环境微生物学、植物营养学为基础,开展微观-宏观尺度上的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围绕金属-非金属矿山场地污染机制、酸性-中性废水产生机理、矿山尾矿成土技术、重金属抗性植物筛选-培育技术、尾矿功能微生物分离-富集技术等,为不同类型矿山场地污染原位修复、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资源-能源可持续发展等提供技术支撑与工程示范。
数字农业研究方向/主要以信息学、土壤学、植物学、数学、水文气象学、生态学等为基础,开展气候-水温-植被互作、根系水氮吸收过程定量化等研究。基于数据驱动或激励模型、近感/遥感等技术,为农业信息智能监测、智慧调控、水旱灾害防治、气候变化应对等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主要以土壤学、农田水利学、水文水资源学、植物营养学为基础,针对不同尺度土壤-作物系统中的水分与溶质迁移转化过程,探究水肥盐互作关系及其对水分、养分、土地等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研发技术模式与应用系统,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工程中的水肥盐一体化智能调控、智慧灌溉、盐碱地改良与污染防治、水土资源保护与评价、资源纽带关系及优化配置等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土壤和水系
土壤和水系所属土壤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本学科是中国近代土壤学的发源地之一,二十世纪50年代初就是国内研究生培养基地, 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博士学科点,1988年获批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和“985”工程和国家“双一流”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二十世纪80年代后建成了完整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自设有土地利用信息技术专业方向。2019年院系调整后,全系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7人,讲师1人,实验师3人,包括两院院士石元春教授、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李保国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王钢教授,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
土壤和水系承担的教学科研内容是土地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支撑,包括全校及各类专业的土壤学、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资源环境系统分析、资源环境与信息技术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土壤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环境野外综合大实习和生物地学野外教学体系标准化建设与SRQT教学模式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领域率先与本领域国际顶尖高校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实行“3+X”等国际办学模式,大大提升了本学科的国际化办学水平。目前拥有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开放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实验室”以及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监测与监控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河北曲周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上庄实验站”等野外科研及实验站点,具备一流的教学和科研设备条件。
本系设置的研究生专业方向有:土壤物理与环境过程、农田水分调控及节水农业、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土壤健康、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土壤-作物系统过程模拟及精确化管理、全球变化与土壤质量演变等。上世纪50年代,本学科参与了大量的土壤和农业综合考察,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和学术特色。70年代中期开始,在李连捷教授、石元春教授等的带领下,本学科主持了一系列国家科技重大攻关研究,以水盐运动和盐碱土改良为基础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改造研究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果,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目前土壤和水科学系在土壤过程定量化、土壤--作物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的理论、华北地区中低产田障碍因子消减与地力提升、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土壤-作物系统过程模拟及精确化管理、土壤生物地球化学界面过程理论等优势研究方向,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主持和承担各类省部级以上以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0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以及几十项省部级成果。
土壤和水系国际合作交流十分广泛,目前与美国、欧盟、德国、瑞士、以色列、丹麦、奥地利、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地理信息科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空间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研发的基本技能,具有强实践创新能力与高人文素养,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地理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开发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数字影像处理、遥感原理、定量遥感、卫星导航原理、3S专业综合实习(实践课)、空间数据库、土地信息技术、空间分析与地学统计、GIS应用开发(实践课)等。
未来发展 近三年,毕业生深造率(含出国深造)60%左右,国内代表性高校: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外代表性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纽约大学等。
就业单位 毕业生可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农业信息部门、城市建设规划部门以及与空间信息技术相关的IT公司工作。近3年代表性就业单位: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土地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备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经济等基本知识,掌握土地科学信息技术,接受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系统分析与建模、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经济、不动产估价等综合技能训练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与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 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质与地貌学、土地系统分析与建模、土地法学。
未来发展 近三年,毕业生深造率(含出国深造)60%左右,国内代表性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院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外代表性高校:伦敦大学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东京大学等。
就业单位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及其下属事业单位;各级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及土地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综合整治、房地产开发、信息咨询等机构或企业。
土地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在生态文明新时代下,围绕着耕地资源安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乡村振兴、国土空间优化配置等国家重大需求而设,以培养自然资源管理迫切需求的土地科学与技术人才为目标,培养具备拥有宽厚的地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工程技术,具备从国家到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及管理科学理论、土地信息及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优势 本专业是2020年教育部获批的全国首个国土资源科技领域本科专业,学院长期从事土地科学与技术相关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承担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土地资源管理、土地信息和土地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突出优势。学院具有土壤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核心课程 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管理学、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资源监测技术、土地信息建模与智能分析、水土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地整治工程。
未来发展 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土地资源学、管理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并能够掌握国土空间规划与评价、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经济与制度、土地整治与复垦、国土空间信息化与智能决策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在自然资源和国土管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毕业生以深造为主,就业去向为各级自然资源管理、农业农村、规划管理等部门、机构以及各类国土整治设计、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咨询、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有关科研教学机构。
就业单位 自然资源部及其下属事业单位,各级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房地产开发公司、评估公司及土地规划、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机构等。
参考资料
成立.中国农业大学.
学院简介.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科方向.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6 07:46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