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1958年创建于湖南沅江,2001年整体搬迁长沙,是中国从事麻类作物研究的国家级综合性专业研究所和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依托单位。
历史沿革
建所初期
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建所。
1958年至1966年,研究所在60余亩划拨土地上建起了4500余平方米的科研、办公、实验、住宿等用房,添置了一批常规仪器。在此基础上,实施麻类研究课题43项,取得主要科研成果10项。
1963年,中国黄红麻产区遭受毁灭性的炭疽病危害,曾使北方黄红麻生产一度中止。研究所科技人员连续三年奋战在麻区,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控制了炭疽病的蔓延,恢复了黄红麻生产。
“文革”期间,研究所科研以及其它工作均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
改革开放
1978年,研究所先后兴建了科研、宿舍等用房13100平方米。
1983年,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4年,研究所向中央建议开发造纸原料红麻研究,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开辟了红麻造纸研究新领域。
199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新技术推广中心成立。
至1997年,研究所争取麻类研究课题138项,取得科研成果76项,获奖成果48项,其中国家级奖7项,省部级奖16项。
进入21世纪,研究所被列入转企单位,并于2001年搬迁至长沙,建成了新办公区、新试验区和新生活区,摆脱了水窝的困扰。
据200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所对全国1216所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结果显示,研究所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和科技条件建设分别排名第16位、第25位和第33位。
2006年底,研究所在北京承担并组织召开全国麻业峰会,凝聚了麻业领域中农工科贸各部门的权威专家与学者150多人,对全国麻类发展进行宏观规划,主导全国麻业发展方向。
2007年,由国务院批复的关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正式启动,作为50种农产品之一的麻类,被列入其内。同年4月,农业部指定麻类研究所为牵头单位,负责和组织全国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调研与框架设计工作,组织开展全国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状况的调研及框架设计。同年4月下旬,研究所主持召开了全国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研讨会,形成了“全国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案”。
201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正式挂牌。
科研条件
研究部门
据2017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设有9个研究部门,拥有农业部实验室3个、
农业部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1个、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圃1个、国家改良中心1个、国家级农作物种质库1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平台3个、国际合作平台4个,在湖南长沙、沅江、花垣、汉寿西湖以及湖北利川、十堰、山东泰安、海南文昌等地建有试验示范基地。
农业部实验室:农业部麻类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植物纤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农业部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沅江麻类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国家苎麻种质资源圃
国家改良中心:国家麻类作物育种中心
国家级农作物种质库:国家麻类作物中期库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麻类遗传育种与麻产品生物加工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麻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平台: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质能源研究长沙分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微生物菌种保藏库
国际合作平台:中波麻类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中韩蔬菜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中马国际红麻育种实验站、中加植物病原菌分子生态学联合实验室
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白箬铺创新综合试验基地、野生纤维植物保护圃、泰安麻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南方饲料作物种质资源与利用科研试验基地、武陵山区萝卜与功能蔬菜研发中心等
研究所研究部门:种质资源研究室、南方饲料作物与利用研究室、一年生麻类育种研究室、多年生麻类育种研究室、特色蔬菜育种研究室、栽培研究室、麻产品研究室、生物加工研究室、植物保护研究室
人员编制
据2017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有在职职工168人,高级职称人员53人,其中研究员20人,副研究员3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36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36人;拥有中华农业英才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3人,国家麻类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专家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A/B类人才各2人,D类人才2人,其他省部级人才2人;组建了9个科技创新团队
中华农业英才:陈万权
正高级专家:陈万权、王朝云、李德芳、吕江南、粟建光、孙进昌、王玉富、唐守伟、朱四元、喻春明、彭源德、龙超海、龚友才、肖爱平、陈安国、赵立宁、朱爱国、陈建华、严准、梅时勇、戴求仲、刘头明
设备资源
据2017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全所共有土地资源905亩,房屋建筑面积近四万平方米。
截至2016年12月,研究所的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购置安装仪器设备266台套。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据2017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共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948引资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550项;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95项,其中,获国家奖11项(主持5项,参加6项);育成新品种62个;获得专利53件;编纂著作100部;发表科技论文1600余篇。
学术期刊
《
中国麻业科学》为双月刊,是
北京大学《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中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曾获得Caj-cd规范获奖。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17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拥有作物种质资源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产品质量与加工、植物保护等4个学科领域和作物种质资源与利用、南方饲料作物资源与利用、一年生麻类作物遗传改良、多年生麻类作物遗传改良、作物栽培与收获技术、农产品加工微生物遗传改良与应用、麻纤维产品与加工技术、特色蔬菜资源与遗传改良、南方特色蔬菜质量风险评估、南方经济作物有害生物防控等10个研究方向。
截至2013年10月,研究所有8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有2个是自主设置学科;拥有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点。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自主设置):作物种质资源学、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
专业学位类别硕士点:作物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10月,研究所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共培养硕士研究生80人,博士研究生17人,其中在读硕士研究生12人,博士研究生4人。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研究所所徽采用植物叶、种子形式加以灵活变形处理,象征团结奋进的麻类所人昂首站立,彰显麻类所创造的累累硕果。绿色的运用,体现环保理念与创新活力,同时使所徽更稳健与生动。
IBFC为所名英文缩写。
所徽设计大气、简洁、形象而富有内涵,体现出麻类所特有文化精神与和谐氛围。
精神文化
求真:真实地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真实地提示事物的发展过程。
求新:培养职工的创新思维和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至理:研究探寻事物发生发展的缘由。
至上:不断为认识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以达到创造一流的境界。
意为追求真理,找出规律,实现理想:通过创新,不断完善,实现一流,体现出了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读起来琅琅上口,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气势。
你是文明的种子,扎根在龙的故乡。蕴藏着美丽的传说,点亮了生命希望。
你驱散严寒,送走黑暗。麻文化源远源远流长,源远流长。
你是绿色的梦想,飞翔在锦绣江南。舞动着金丝银线,谱写着秀丽诗章。
麻园荡起绿浪,带来吉祥。中国草神奇神奇芬芳,神奇芬芳。
你是麻业的心脏,引领着崭新时尚。求真求新至理至上,团结攻关。
你从远古走来,奔向辉煌。麻类所无限无限风光,无限风光。
麻类所无限无限风光。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王耕:1958年被调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任副所长,担任建所筹备小组组长,1959年2月任命为湖南省麻类研究所所长,1960年4月,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专业学校校长。
王星五:1964年12月被任命为湖南麻类研究所所长兼党总支书记,1965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所长。
郎续纲:1961年调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长。
孙庆祥:1961年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工作,历任生理生化室副主任、副所长、所长兼党委书记。
孙家曾:1961年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工作,曾担任品资室主任、副所长、所长。
熊和平:1982年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工作,曾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