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始建于1952年,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市,是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研究、开发及相关技术服务、机械装备加工制造等为一体的中央管理的大型综合性国有地质勘查单位。队伍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新疆、内蒙古等省区,现有职工近8000人,各类
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0%,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占30%以上。
发展历史
创建于一九五二年十月,当时为发展西南钢铁工业,经
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批准,在西南钢铁工业部管理局设地质处,成立资源勘探总队。
一九五三年一月,划归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西南钢铁公司地质处”,资源勘探总队撤销。一九五五年元月由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直接领导,更名为“重工业部地质局重庆地质勘探公司”。
一九五七年改为“冶金工业部地质局川鄂分局”。
一九五八年三月冶金工业部撤销川鄂分局分别成立“四川省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和“鄂西矿务局”,同年征得湖北省同意,鄂西矿务局迁入湖北省宜昌市,更名为“冶金工业部武汉钢铁公司鄂西矿务局”。
一九六一年二月由冶金工业部直接领导,更名为“冶金工业部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
一九六四年五月迁入武汉市。一九七一年五月下放给湖北省,更名为“湖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
一九七八年八月恢复“冶金工业部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
一九九〇年四月更名为“冶金工业部中南地质勘查局”。
二○○一年四月中编办字[2000]069号文,更名为“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南局”。
二○○六年九月,中冶地质人[2006]353号文,更名为“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
主要职责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具有固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钻探施工、地球物理勘查等甲级资质,测绘甲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估、勘查、设计、施工等甲级资质,工程
勘察综合类甲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地基与基础处理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和对外承包工程资格。先进的设备及雄厚的技术力量,使其工作领域辐射26个省市及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区和国家,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发现和探明了铁、铜、金、银、锰、铅、锌等各类矿床300多处,其中大型和特大型矿床60多处。特别是2000年以来,地质找矿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先后实施各类地矿项目100多项,累计探获资源/储量:富铁矿1.7亿吨,锰矿8000万吨,金34吨,银1000吨,铜55万吨,铅+锌40万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大冶铁矿、湘潭锰矿、金山店铁矿、龙头山金矿接替资源勘查新增资源均达中型规模。其中大冶铁矿接替资源勘查成果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地质找矿十大成果”。自主矿权勘查取得显著成果。广西大王顶矿区探获中型金矿床,预测其深边部远景有望达到大型规模。新疆西天山多个矿区发现厚大矿体,预测其资源远景可达大型规模。初步形成了西天山、大瑶山两个新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局属601队曾被国务院四部委授予“全国地质找矿功勋单位”,中南地质勘查院分别于2007年和2012年荣获“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和“全国模范地质勘查单位”称号。应用地勘延伸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先后完成武汉火车站、武钢江北钢材加工基地、沈大线、长昆线、兰新线等国家大型工程勘察项目数百项,参与了杭州湾跨海大桥、京沪高铁、青藏铁路、武汉长江二桥、过江隧道、中石油国家储备库、华能电厂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基础工程施工,在长江堤防、三峡库区及四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治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局曾被科技部、国家冶金工业部授予“抗洪抢险立功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