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应用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北方游牧民族食生产和食生活以及相关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是饮食文化领域专题研究的一个成果。在方法上,应用了最基础的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方法,结合历史
文献分析法、跨学科
综合分析法,突出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在历史上先后有山戎、东胡、
匈奴、丁零、鲜卑、乌桓、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息,诸民族几经更替,兴衰发展,创造的游牧文化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国的中原地区、南方地区,而且远至朝鲜半岛、日本群岛、西伯利亚、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与此同时,这些地区的文化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相互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促进了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发展。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核心所在。衣、食、住、行等人类生活的行为,以食为准则,有谚曰“民以食为天”,正说明了饮食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吏中的重要性。食物作为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同样起着很大的作用。
饮食文化作为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涉及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领域,从其内涵可以了解到每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本书应用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北方游牧民族食生产和食生活以及相关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是饮食文化领域专题研究的一个成果。在方法上,应用了最基础的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综合分析法,突出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作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调查和工作经验,将历代零散的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运用民族学、考古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生活方式、艺术表现、社会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理论等方面的关系作了历时性、全方位的探讨与论述,具有开创性;同时,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建立民族学分支学科——饮食民族学,并概括出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区域性、民族性、传播性、结构性和历史性五大特征。
张景明,男,汉族,1966年9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1988年毕业干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9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佛教文化艺术专业;2004年毕业干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获法学(民族学)博士学位。现为大连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客座教授、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研究方向为艺术人类学、饮食人类学、艺术考古学、北方游牧民族文化。迄今已发表学求论文七十余篇,合著出版《草原文化》等四部著作。代表作有《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