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二级学院。
历史沿革
1954年,北京地质学院创办探矿工程系勘探机械专业。
1998年,勘探机械专业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合并组成机械与电子工程系(院级)。
2003年、2008年,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分别经过两次调整更名为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4个系,开办4个本科专业。
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工业设计系
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通信工程
学科建设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其中机械工程已成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智能地质装备”方向的组成部分。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地质装备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设计学
师资力量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2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教授15人、副教授58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德国“洪堡学者”1人、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黄鹤英才”1人、武汉市“青年晨光”计划1人、“地大学者”各层次人才(含腾飞计划、摇篮计划)1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达到64.5%。
教学建设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建有机械工程教学实验中心、水平定向钻机虚拟仿真实验,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近五年机电学院学子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机械设计创新比赛、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多项重大专业赛事中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者约300人次;学生主持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约280项,升学率达25%,就业率达95%。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科研方向涵盖机构学及机械系统动力学、先进机械设计方法、地质工程装备及其自动化、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信号与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智能仪器、智能控制、智能制造、工业视觉、产品设计等研究领域。2012年以来,学院获得4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子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及国家其他部委项目等资助,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0余项。
合作交流
学院与美国
麻省理工大学、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科罗拉多矿业大学、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韩国
汉阳大学、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英国
伯明翰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等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贝肯休斯、中地装备、中航科技、中煤科工、东风集团、三一重机、厦门三烨、无锡钻通、武汉蓝讯等中国国内外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文化传统
院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徽由学院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成立时间、船帆、齿轮、鹏鸟图案组成,以蓝色作为主色调,整体造型与学校校徽一致呈现为内外同心圆。其寓意为:
一、Mechanical(机械的)首字母“m”化身为前行的船帆,寓意学院不忘初心,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二、Electronic(电子的)首字母“e”和机械齿轮相结合,体现学院专业特色和研究方向。
三、Information(信息)首字母 “i”化身为腾飞的鹏鸟,寓意学院严谨踏实、奋发图强、锐意进取。
四、蓝色象征“宁静、深邃、高远”,寓意学院师生海不扬波、静水深流的博大胸怀。
五、整个院徽体现学院办学思想和文化底蕴,同时全面彰显学院广阔发展前景,寓意全院师生将团结一心,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断奋斗、砥砺前行。
院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旗为蓝色背景,中间为院徽,院徽下方为学院的名称。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三级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学院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师资力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