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Chinese Ethnic Minority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
文学学士学位。
发展历程
1986年,在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毕业生使用方向介绍》中,设置了蒙古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专业,属文史类专业。
1989年,在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编辑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与专业简介》中,设置了蒙古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朝鲜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等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为社会科学本科专业。
1993年,教委高等教育司编写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中,设置了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育等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为文学门类专业。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将原藏语言文、蒙古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育、壮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西双版纳傣语、德宏傣语、彝语、景颇语、傈僳语、拉祜语、佤语、维吾尔语言教育、哈萨克语言教育、壮侗语族语言文化等专业合并调整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可注明藏、蒙、维、朝、哈等语言文学),专业代码为050104,属文学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2020年颁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为文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50104,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掌握1门以上外语,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以专业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所长;可继续攻读研究生,也可在行政机关以及文化教育、传媒机构、对外交流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
在制定、修订具体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时,应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既考虑到基础学科的特点,又关注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注意创业就业的导向,建立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的新机制。
培养规格
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各高校可在四年制模式基础上,实行弹性学制,但学生修业年限不少于3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参考总学分或学时:总计130~140学分,2200~2600学时(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
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高的审美品位以及健康的心理和体质;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国家关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及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适应社会发展主动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基本素质。
具有感悟、辨析和探究语言文学现象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鉴赏、评价文学作品和相关文化现象。在母语和国家通用语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文字表达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牢固掌握专业知识,例如语言知识、文字知识、中国文学史知识。一定程度上了解相关知识,例如历史学、哲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逻辑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库应用、文献检索等工具性知识;同时对学科前沿信息有一定了解。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教育课程三部分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体育、实践训练。专业教育课程包括该学科基础性课程、相关专业的专业性课程以及专业实习实践。综合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活动、文体活动以及其他自选活动。
专业知识覆盖范围包括:中国语言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文学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为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以及相关知识领域,如外国文学。
理论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中华文化典籍导读等。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等。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民族、语族)、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大学写作。
专业(选修)课程: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层次、教育目标及学科条件自主设置。以下仅为举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古文献概览、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比较、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民族语言专语(语族)研究、古文选读、比较文学概论等。
实践教学
学生的教学实习及实践活动应当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自身条件,灵活多样,妥善安排,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有组织地进行。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学实习、少数民族文字书写、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翻译口译及笔译、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少数民族语文写作、基于汉民族及相关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观察分析、汉语言文学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比较研究等。
(1)选题要求:毕业写作选题的确定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应结合专业学习的实际,有利于对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写作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内容要求:毕业写作一般采用论文形式。写作内容应完整、充实,表达顺畅,具有专业特点,能够体现该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
(3)指导要求: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毕业写作进行全程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相互交流中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以保证毕业写作质量。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的具体人数根据专业的学科地位、招生规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因素确定。生师比应符合教育部的规定。承担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少于6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
教师应具有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研究生学历。师资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拥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适当考虑学科内部的专业平衡和学缘结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拥有海外求学、访学经历的教师应占有一定比例。
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职业操守,热爱中华文化;具有坚实的专业素养和开阔的视野,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从事教学科研的能力,能够适应中文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
学校和院系应当鼓励和组织教师围绕教书育人的工作要求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在时间、经费、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支持,使教师能够有计划地以多种方式参加相关培训或访学研修,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应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提升相应的教学能力。
设备资源
专业所在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须达到教育部公布的指标要求。不同类型高校应结合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和支持。
办学单位应拥有公共图书馆或中文资料室。专业图书、期刊,文献资料、数字化资源和检索工具等配备充分。新开设的专业,公共图书馆或资料室的生均专业图书不少于100册,教学行政生均用房面积不小于14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不低于5000元。教学活动场地的使用须有基本保障。
教师结合课程性质制定教学大纲,编写讲义,为学生提供参考文献。注重教材选用的质量。基础课程教材应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优质教材或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正规教材,专业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尝试利用网络优质资源(例如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古典文献库、爱课程网中文学科精品资源等),拓展学生的专业学习。
结合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为学生在校内、校外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必要条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校内专业实验室建设,精心设计实验内容,维护实践教学秩序,建立健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为学生按计划使用实验室提供切实保障。
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签订合作协议,指派专任教师负责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管理,引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校外实践教学的目标。
教学经费
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保证教学经费数量充足,规范使用。学生人均教学经费须符合教育部相关规定,生均年教学日常支出不低于1000元;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实际情况,合理提高教学经费的投入。
质量保障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积极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鼓励教师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和评估。
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带有一定专业内涵的课外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式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整体素质。
不同类型高校应结合各自的实际以及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的特点,规范管理,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情况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内涵,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模式
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主干,形成了“1+3”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校后先完成学校要求的基础课、公共课和通识课的学习,再按分民族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不同语种的分流学习。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设纳西语、藏语、佤语、拉祜语、彝语、西双版纳傣语、德宏傣语、傈僳语、景颇语、哈尼语、苗语、壮语等多个语种教学方向,并开设这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双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文献古籍、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还根据社会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及文化人才需求的状况,在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主干的基础上不断增设社会所需要的语种方向,以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1)成立专家小组制订改革方案。成立“学校+政府”订单式培养模式专家小组,由相关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组成,负责制订改革整体规划、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配套措施等文件;制订专项资金的使用方案;制订阶段性工作计划;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与评估,出台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实施进展情况。
(2)适时增加新语种,培养更多合格双语人才。在“学校+政府”订单式培养模式改革的推动下,根据社会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及文化人才需求的状况,在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主干的基础上不断增设社会所需要的语种方向,对人才需求暂时处于饱和状态的语种方向,将采取隔年招生或暂时停招的方式来及时调整语种方向,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确立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并存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形成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并重的办学格局。
(3)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在保留原有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专业方向和民族地区的社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改革与课程体系建构。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开设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特色课程,形成了该培养方向的一个课程群,为培养藏文化发掘、整理和研究人才,有针对性地增加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4)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行“一干多枝”的“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主干,形成“1+3”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该专业学生进校后先完成通识课、基础课阶段的学习,再按不同民族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不同语种的分流学习。
(5)重视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步形成按不同语种设置实习基地,专业实习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实习模式。根据实习任务的要求,每个语种设置3~4个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集中实习的需要。
(6)建立学生、学校、社会三方参与的监控与评价机制,在长期坚持学生评课的基础上,强化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保障,充分发挥学校、学院督导团的监督评价作用,较好地规范教学秩序。注重以用人单位、报刊媒体为主的社会评价方式,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后表现的跟踪调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7)双语人才培训。为民族地区培养大批双语师资、双语法官、双语科普、民汉翻译、民族语播音、民族文字出版编辑、民族语影视配音等人才,发挥其兼通民汉双语的优势,为当地发展文化旅游,挖掘、整理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1)互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以“教”作为主体,增加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充分展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交流合作中不断学习。师生教学关系从单向式走向交互式,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的双向关系。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教学上,教师要先根据学习的内容做好备课,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好课堂内容。在整个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掌控班级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讨论,防止课堂出现冷场的情况。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在有不同想法时敢于与教师展开辩论。
(2)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现代化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调动课堂气氛的有效方法,通过某种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能力。情景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这样才能达到与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学习中。通过情景的再现,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能力与实际的运用能力。
(3)文化带入。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带入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发展的进程,在历史中寻找对少数民族的认同感,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的语言。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结合古今,在语言的应用上,既要符合生活、具有现代化价值观文化观的常用语句,又要注重传统的文化中的精华所在,结合古时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艺术情操等代表性文化,二者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每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节。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可报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民族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生。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工作。
开设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