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是1998年1月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袁炳昌、冯光钰。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少数民族音乐历史的专著,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的出现这是本世纪末我国史学界的一件大喜事。1998年4月21日,该书的出版座谈会在中央民族大学隆重举行。
内容简介
编写少数民族音乐史,我们没有经验,一切都在尝试探索,但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必须从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我国各民族的形成有早有晚,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因此,编写少数民族音乐史必须突破历代王朝的框架,按各民族的历史进程和音乐自身发展的规律进行编写。历史悠久、史籍记载较多的民族和只有数百年历史的民族及从邻国迁入的民族,在写法上可略有不同,采用不同的分期和方法撰写他们的音乐史,有的民族可参阅该民族的文学史的分期和写法,但不要硬搬。
从邻国迁入的民族,一般历史较短,主要写在中国定居后音乐的发展。跨国或分布于世界诸国的民族,主要写国内该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跨省区的民族,力求反映该民族音乐的全貌,不能以偏概全。
关于古和今。古代少数民族音乐,因史书记载较少,可略古详今。“史”的时限,要求从远古写到1990年。本书年代除引用古代文献的部分外,一律用公元书写。有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分期的,应采用民族的历史分期。
我国各民族的民间音乐,是历代民间歌手、民乐能手、乐器制作师和歌舞能手创作、传承下来的。少数民族音乐史应该为他们立传,确立他们在中国音乐发展中的应有地位。对著名的专业音乐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的评述也应该作为音乐史的一个部分。为使该书成为有声音乐史,我们选用有代表性的音乐谱例100余首或许能有助于读者更形象地了解各民族的音乐。
目录
第一章朝鲜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19世纪中叶——1949年的朝鲜族音乐文化
二、1931——1945年的朝鲜族音乐
三、1945——1949年的朝鲜族音乐
第三节1949——1990年的朝鲜族音乐文化
一、1949——1966年的朝鲜族音乐
二、1966——1976年的朝鲜族音乐
三、1976——1990年的朝鲜族音乐
第二章鄂伦春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一、英雄出世歌
二、古祭礼——原始的萨满乐舞
三、原始歌舞
四、音乐形态
一、民族迁徙史歌
二、渔猎生活歌
三、婚俗歌
四、祭礼歌
五、音乐形态
第四节1840——1949年的鄂伦春族音乐
一、柬达仁
二、吕日格仁
三、萨满调
四、民间乐器
五、音乐形态
第五节1950——1990年鄂伦春族音乐
一、新民歌
二、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第三章赫哲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赫哲族的物质文化和习俗文化
第三节赫哲族的音乐文化
一、嫁令阔
二、哈康布力
三、伊玛堪
四、萨满歌曲
五、乐器
第四节民间艺人
第四章蒙古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蒙古部落时期的音乐(840——1206)
一、“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
二歌曲
三、歌舞
第三节蒙古帝国时期的音乐(1206——1227)
一、歌曲
二、英雄史诗
三、宫廷音乐
四、宴乐歌舞
第四节窝阔台、贵由、蒙哥汗时期的音乐(1227——1259)
一、民歌
二、歌舞
三、宫廷音乐
四、各民族间的音乐交流
第五节元代蒙古族音乐(1271——1368)
一、歌曲
二、艺术歌曲
三、蒙古族集体歌舞
四、倒喇戏
五、乐器与器乐曲
六、宫廷与音乐
七、著名艺术家
八、宗教音乐
第六节明代蒙古族音乐(1368——1644)
一、歌曲
二、歌舞
三、倒喇戏
四、乐器
五、宫廷音乐
第七节清代蒙古族音乐(1644——1911)
一、清初的蒙古族音乐、
二、清代中叶的蒙古族音乐
三、清末的蒙古族音乐
第八节民国时期的蒙古族音乐(1911——1949)
一、民歌
二、民间艺术家
第九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蒙古族音乐(1949——1990)
一、新文艺队伍的诞生与成长
二、乌兰牧骑的产生与发展
三、音乐创作的繁荣
四、音乐表演艺术家
五、音乐教育事业的振兴
六、音乐理论方面的成就
七、“草原乐派”的形成
第五章回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6世纪末——18世纪中叶的回族音乐
一、6世纪末——9世纪回族先民的音乐活动
二、9世纪——13世纪的回族音乐
三、13世纪—一18世纪中叶的回族音乐
第三节回族宗教音乐
第四节1840——1949年的回族音乐
第五节1949——1990年的回族音乐
一、回族民歌的新发展
二、回族民间乐器
三、回族专业音乐创作
四、回族歌手和音乐家
五、回族音乐理论研究
第六章土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土族先民歌谣
第三节土族农耕时期的歌谣
第四节土族传统民间音乐
一、传统婚礼歌
二、情歌与“少年”
三、叙事长歌和儿歌
四、赞歌与问答歌
五、安召舞曲
六、劳动歌曲与宗教歌曲
第五节1949——1990年土族音乐的发展
第六节土族民间歌手和音乐家
第七章裕固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漠北时期的裕固族音乐(840年以前)
第三节甘州、西州回纥时期的裕固族音乐(840——16世纪初)
第四节定居河西时期的裕固族音乐(16世纪初——1953)
第五节定名裕固族时期的裕固族音乐(1953——1990)
一、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二、音乐创作
三、专业音乐团体的组建
四、民间歌手和专业歌唱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匈奴、丁零、高车、突厥、回纥的音乐文化
第三节西域音乐文化
第六节清代回部的音乐文化
一、传统音乐得到全面的搜集整理
二、音乐创作硕果累累
三、音乐教育蓬勃发展,表演人材茁壮成长
四、传统音乐理论研究高潮正在兴起
第九节音乐家及其作品
第九章白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远古至唐宋时期的洱海地区音乐文化
一、传统乐器和民间音乐生活
二、同东南亚和中原地区的音乐文化交流
第三节元明时期的白族音乐文化
一、民俗音乐
二、乐器和器乐
三吹吹腔的诞生
四、青姑娘节和打歌
五、“山花体”与白族民歌
六、洞经音乐的兴起
第四节清、民国时期的白族音乐文化
一、音乐民俗和相关音乐
二、民间歌曲
三、民间乐器
四、大本曲音乐
五、吹吹腔戏音乐
第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白族音乐文化
一、民歌和歌舞
二、乐器和器乐种类
三、说唱曲种
四、白剧的形成
五、新音乐创作和传统音乐研究
第十章傣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原始社会时期的傣族音乐(远古——约公元前6世纪)
一、民歌
二、乐器
第三节滇掸时期的傣族音乐(约公元前6——3世纪)
一、民歌
二、宗教音乐
三、乐器
第四节诸勐割据时期的傣族音乐(约3世纪——10世纪)
一、民歌
二、乐器
三、佛教音乐
第五节帕雅真时期的傣族音乐(约10世纪——14世纪)
一、说唱
二、歌舞
三、乐器
第六节土司时期的傣族音乐(约14世纪——20世纪40年代)
一、民歌
二、说唱
三、歌舞
四、傣剧音乐
五、乐器
第七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傣族音乐(1949一一1990)
一、民歌
二、说唱
三、歌舞
四、傣剧
五、重要音乐作品和音乐家
第十一章布朗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消逝在“南方丝路”上的乐舞王国
一、从考古材料看濮人的音乐文化
二、东南亚濮人与中原的音乐文化交流
第三节原始氏族制社会时期的布朗族音乐文化
一、迁徙史歌与相关音乐史迹
二、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音乐文化
第四节封建领主制时期的布朗族音乐文化
第五节向封建地主制过渡期间的布朗族音乐文化
第六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布朗族音乐文化
一、1949年以来布朗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多元音乐文化风格形成的现状
三、布朗族音乐创作的发展
四、布朗族著名民间歌手
五、调查与研究成果
第十二章德昂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一、音乐文化的“整体化功能”及其原始思维特征
二、原始氏族制社会遗存的音乐文化类型
第三节封建领主制时期的德昂族音乐文化
一、诵经调
二、乐队与歌舞
三、民歌中的佛教与傣族文化因素
一、德昂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二、德昂族音乐创作的发展
三、德昂族著名民间歌手
四、调查与研究成果
第十三章侗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原始社会时期的侗族音乐
一、耶
二、嘎
第三节封建社会初期的侗族音乐
一、歌舞的发展
二、民歌的发展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侗族音乐
一、歌舞音乐
二、民歌
三、曲艺音乐
四、戏曲音乐
五、乐器和乐曲
六、歌论及艺人
第五节社会主义时期的侗族音乐
一、“
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侗族音乐(1949——1966)
二、“文化大革命”10年的侗族音乐(1966——1976)
三、粉碎“
四人帮”以后的侗族音乐(1976——1990)
第十四章水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音乐发展概略
第三节原始社会时期的水族音乐
一、“旭济”古歌
二、迁徙古歌
第四节封建社会时期的水族音乐
一、单歌(旭基)
二、双歌(旭早)
三、蔸歌
四、说唱“旭早”与汉民族文化的交流
五、诘俄讶
六、调歌
第五节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水族音乐
一、苦歌
二、起义歌
三、红军歌与抗日歌
第六节社会主义时期的水族音乐
一、新民歌
二、儿歌
第七节水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第十五章仡佬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仡佬族与各民族的关系及其文化习俗
第三节仡佬族先民的音乐文化
第四节仡佬族形成后的音乐文化
一、仡佬族地区的戏剧文化
二、民歌民俗与乐器文化
四、1949——1990年的仡佬族的音乐文化
第十六章壮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前221年以前的壮族音乐文化
一、创世史诗《布洛陀》
二、古代风俗歌
三、古老壮歌——《越人歌》
四、古代乐器
第三节前211——一1840年的壮族音乐文化
一、花山壁画乐舞
二、壮族民间歌曲
三、壮族歌圩的形成与发展
四、歌仙刘三姐的有关传说
五、壮族民间歌舞
六、壮族说唱音乐
七、壮族民间乐器
第四节1840——1919年的壮族音乐文化
一、叙事长歌深刻的人民性
二、壮族歌圩日臻完善
三、反映太平天国革命的歌谣
五、反映辛亥革命的歌谣
六、壮族民间戏剧的发展
七、壮族八音
第五节1919——1990年的壮族音乐文化
一、左右江革命历史歌谣
二、民歌改编、音乐创作与音乐教育
三、民间歌手、乐手及音乐家
第十七章瑶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618年以前的瑶族音乐
一、古代巫术
二、劳动歌曲
三、创世古歌
四、乐器
五、原始鼓舞
六、音调初探
第三节619——1840年的瑶族音乐
一、歌唱习俗
二、山歌
三、叙事歌
四、礼俗歌
五、说词
六、乐器
七、宗教祭祀乐舞
八、盘王大歌
九、音乐形态
第四节1840——1919年的瑶族音乐
一、传统民歌的继承与发展
二、多声歌
三、乐器与器乐
四、宗教祭祀乐舞
第五节1919——1990年的瑶族音乐
一、传统民歌的继承与创新
二、宗教祭祀乐舞与瑶族师公戏
三、专业音乐工作者对瑶族传统音乐的搜集、整
理和研究
四、专业音乐家改编和创作的瑶族音乐作品
五、著名歌手与音乐家
第十八章仫佬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一、古咒语
二古歌谣
三、创世古歌
四、乐器
五、古乐调的推测
第三节502——1839年的仫佬族音乐
一、民间歌曲
二、宗教祭祀乐舞
第四节1840——1949年的仫佬族音乐
一、传统民间歌曲的承袭与创新
二、宗教祭祀乐舞的挫折
三、娱乐性乐舞的兴起
一、民间歌曲
二、祭祀乐舞的变革与仫佬剧的诞生
三、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四、民间艺人
五、专业创作与改编
第十九章毛南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一、古咒语
二、古歌谣
三、创世古歌
四、乐器
五、古乐调的推测
第三节638——1839年的毛南族音乐
一、民间歌曲
二、宗教祭祀乐舞
三民间乐器
四、文人创作与民歌
一、传统民歌的继承与发展
二、宗教乐舞的曲折与求生
第五节1949——1990年的毛南族音乐
一、民间歌曲的新发展
二、宗教祭祀乐舞的蜕变
三、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四、专业创作与演出
五、民间歌手
六、词作文人
第二十章京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1511年以前的京族音乐
第三节明、清时期的京族音乐
第四节1840——1949年的京族音乐
第五节1949——1990年的京族音乐
第二十一章畲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一、畲族的起源和形成简述
二、畲族特征
第二节7世纪——1840年的畲族音乐
一、民族音乐的产生与作用
二、民歌
三、民歌的演唱
四、民间鼓吹乐
五、宗教吹奏乐
六民间歌舞与民俗宗教的关系
七、畲族与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
第三节1840——1949年的畲族音乐
一、反封建统治的民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山歌
第四节1949——1990年的畲族音乐
一、民歌的新发展
二、民族音乐、歌舞的调查、搜集和研究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的畲族音乐作品
四、畲族专业歌舞团的建立
五、畲族歌手
六、畲族文化艺术的开发
第二十二章高山族音乐史
第一节概述
一、台湾称谓之沿革
二、高山族概况
第二节高山族歌谣
一、劳动类
二、恋歌类
三、祭典类
四、生活类
五、叙事类
第三节高山族乐器
一、体鸣乐器
二、膜鸣乐器
三、弦鸣乐器
四、气鸣乐器
第四节高山族音乐特点
一、歌唱形式
二、歌谣内容
三、歌谣特点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