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裂中子源
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境内科技基础设施
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境内,是中国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二大科学装置之首。
建设运行
2001年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召开以《21世纪中子科学的发展》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在此次会议中,专家提出在中国建设散裂中子源的设想。
2005年7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所成立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原则批准未来5年内建造9个重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居首位。
2007年2月13日,中科院与广东省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共同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在广东东莞建设散裂中子源装置;7月2月,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东莞市签订共建散裂中子源协议。
2008年9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建议书。
2009年10月21日,《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专家评估论证工作;11月24日,中国散裂中子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召开第一次地质详细勘察协调会,工程地质详勘工作启动。
2010年4月1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土方平整方案专家评审工作;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批复《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复《关于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用地预审的请示》。
2011年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散裂中子源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5月12日,中国科学院正式下发《关于散裂中子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一文(科发建复[2011] 69 号),同意散裂中子源项目的初步设计及概算;7月7日,东莞市发改局发出《关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散裂中子源项目配套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的文件(东发改[2011] 175 号);10月20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举行奠基仪式,工程动工兴建;10月25日,散裂中子源举行开工动员大会。
2012年1月16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在网络上进行施工单位邀请招标工作;3月3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一期工程施工评标工作。
2014年6月26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耦合氢慢化器样机的鉴定验收工作;10月15日,中国散裂中子源进行负氢离子源的安装工作。
2015年5月19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靶站氦容器安装工作。
2016年1月11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屏蔽体系统中子束线开关总成的出厂鉴定验收工作。
2017年3月6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射频四极加速器腔体的验收工作;7月20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一期工程水土保持验收工作;8月28日,国散裂中子源完成首次打靶工作,获得中子束流;9月1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进行试运行阶段;’9月21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项目竣工。
2018年3月13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及加速器的工艺测试工作;4月20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设备专业组验收工作;8月23日,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验收工作。
2019年2月2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首轮开放运行任务。
2021年1月26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多物理谱仪出束工作;3月23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多物理谱仪通工艺测试工作。
2024年7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发布消息,该所建于广东东莞、被誉为探索物质材料微观结构“超级显微镜”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实现高分辨中子衍射仪、高压中子衍射仪成功出束,并开始带束调试。
2024年7月,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的两台谱仪设备高分辨中子衍射仪、高压中子衍射仪成功出束,这意味着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八台合作谱仪建设已基本完成,将显著增强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多学科研究能力。8月7日至9日,合肥光源与中国散裂中子源两大“超级显微镜”装置,在甘肃兰州首次共同召开联合用户学术年会。会议介绍合肥光源和中国散裂中子源分别利用X射线和中子,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与性质,前者与核外电子相互作用,后者主要与原子核相互作用,两者结合在一起,恰好可以获得物质材料的完整结构信息。
建设台址
中国散裂中子源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距正东方向水流石水库约1千米,距西北方向罗田水库1.8千米,距西北方向的松木山水库约2.5千米,途经该科技基础设施的线路东莞—佛山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411)。
目标原理
工作原理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主要工作原理通过离子源产生负氢离子,利用一系列直线加速器将负氢离子加速到80兆电子伏,之后将负氢离子经剥离作用变成质子后注入到一台快循环同步加速器中,将质子束流加速到1.6吉电子伏的能量,引出后经束流传输线打向钨靶,在靶上发生散裂反应产生中子,通过慢化器、中子导管等引向中子谱仪,供用户开展实验研究。
建设目标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目标是使散裂中子源的脉冲中子通量等技术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满足中国多学科领域对中子散射的迫切需求,成为体现和适应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为众多科学领域研究服务的大型装置。
科学目标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科学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型中子散射多学科研究平台,使其与中国已建成的同步辐射光源和先进反应堆等设施互相配合、优势互补,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研究手段,促进中国在重要前沿研究领域实现新突破,为多学科在国际上取得一流的创新性成果提供重要的技术条件保障。
总体建设
结构设计
技术指标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1、射线装置及靶心结构工后不均匀沉降小于0.2毫米。
2、研制出一种密度达3600千克/立方米、结晶水达110千克/立方米,由重晶骨料、铁矿砂、硼玻璃粉等9种材料组成的防中子辐射重质混凝土。
3、无干扰准直桩隔绝周边任何外部荷载影响,各永久控制点空间任一方向年相对位移小于0.3毫米。
4、废束站超大型铁块与全密封混凝土墙体间5至10毫米微小均匀热效空间,以及屏蔽铁及束流中心极其精准的空间定位。
5、隧道平面上486块大小不等的密集预埋板高程累积误差小于3毫米。
6、密封筒及大型基板84枝密布均匀群锚预埋的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垂直度等均达到毫米级误差要求。
7、亚洲最大热室各面垂直度、平面度小于2米,近百根预埋管精确定位。
8、大型屏蔽铁隧道结构248块、总重2750t的屏蔽铁达到了空间各方位毫米级安装精度。
荣誉表彰
文化特色
2020年5月20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举办了以“微观之眼,助力湾区”为主题的线上公众科学日活动;本次活动以直播的形式带领公众“云游”中国散裂中子源。
2021年5月22日至23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举办了以主题为“百年复兴路科学正当时,小粒子到大宇宙,探索无止境”的第四次公众科学日活动,面向公众开放科研设施,组织多名专家举办科普讲座,引导公众走进科学、体验科学。
价值意义
应用价值
中国散裂中子源主要面向中国国内用户,随着中子散射技术的发展,国内用户对于散列中子源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其中:
发展推动
中国散裂中子源填补了中国国内脉冲中子源及应用领域的空白,为中国物质科学、生命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强有力的研究平台,将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前沿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散裂中子源的建设,显著提升了我国在磁铁、电源、探测器及电子学等领域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强流质子加速器和中子散射领域实现了重大跨越。
参考资料
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大事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散裂中子源初步设计及概算获得批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散裂中子源举行开工动员大会(111025).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3 10:35
目录
概述
建设运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