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部分周边国家以及
中国科学院和
教育部所属有关院所,建设内容、规模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防震减灾工程。
围绕
防震减灾工作的监测预报、
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
体系。总体建设目标为:实现
地震监测预报的数字化网络化,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应用,全面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在大中城市开展
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估,为工程的
抗震设防积累实测数据;建立完善的全国
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做到信息灵、决策准、指挥有序、救援响应快;利用本项目建设后获得的各类数据,实现跨地区、行业数据共享,为社会提供更多信息服务。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主,辅以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VLBI )、人卫激光测距( SLR )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INSAR )等空间技术,结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观测技术,对地球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的国家级地球科学综合观测网络。
陆态网络以监测地壳运动服务地震预测预报为主,同时服务于军事测绘保障、大地测量和
气象预报,兼顾科学研究、教育发展、社会减灾和经济建设,并为其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陆态网络将建立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多尺度和多种卫星定位系统兼容的基础设施,资源通过国家部委向全社会开放。该网络服务于公共安全、国土规划、城乡建设、精准农业、工程测绘、地籍管理、智能交通和物流管理等,同时推动我国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及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形成国家新兴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建设。
陆态网络将实时动态监测大陆构造环境变化,认知现今地壳运动和动力学过程,揭示其驱动机制,探求对人类资源、环境和灾害的影响,推进固体
地球物理学、地质学、
大地测量学、大气学、海洋学、
空间物理学、天文学以及自然灾害预测和地球环境科学等的发展。
我国是自然灾害大国,2001年末昆仑山8.1级地震揭开了我国本世纪地震活跃期的序幕,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和水灾频发并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易损性迅速增加。地震预报需要覆盖中国大陆及周边邻区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运动图;国防建设迫切需要精密和实时快速的军事测绘保障,以增强军队快速部署和
战略武器的打击能力;国家大地测量动态基准需不断精化;灾害性天气预报需实时精确的水汽分布图。“九五”期间,国家建立了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使我国在该领域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在减轻灾害、地学研究、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已发挥了显著效益。目前我国基准站密度非常低仅27个,且只有GPS单卫星系统支持。美国在加州就建设了270个,日本密度为我国的800倍,欧盟的密度为我国的20倍。我国正在建设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投资2亿欧元合建GALILEO系统。陆态网络将建设多种卫星定位系统兼容的地面应用基础设施,是形成完整、安全、可靠、多用途的导航定位服务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急需大幅增加台站密度,兼容多种卫星系统,建设陆态网络迫在眉睫。陆态网络的关键技术分别为多种卫星系统兼容的接收和应用技术,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全天候观测技术,海量信息的实时获取和管理技术,快速实时数据处理技术,无人值守、远程监控和在线修复的台网运行维护技术,共享和多方位服务模式。卫星定位技术日臻成熟。GPS、GLONASS、GALILEO和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多种卫星系统支持提供了支撑条件,为本工程提供了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工程依托的主要空间定位、通信网络、数据处理等均为当前国内外成熟技术。
多部委联合具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造就了一个优秀的管理和科技专家集团,拥有一批训练有素的野外观测和台站运维队伍,具有丰富工程建设经验和雄厚科研实力,创立了一套现代管理机制,建立起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国内合作氛围和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合建项目独立法人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实行首席科学家科学负责制、总工程师工程技术负责制、总会计师财务负责制、招投标制、全程合同制、分级实施和部门负责制,实行统一设计、统一规程、统一进度、统一监理和统一验收的现代职业
项目管理机制。
陆态网络包括基准网,区域网,数据系统三大部分。基准网由260个连续观测的基准站组成,区域网由1000个观测站组成,数据系统由一个数据中心和若干个数据共享子系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