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9月,整合了中国新诗研究所和
中文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
文学、
文艺学等硕士学位点的诗学研究
力量,博士生导师吕进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刘明华教授、蒋登科教授、李怡教授为副主任。
背景介绍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是国内迄今唯一的研究新诗的实体机构,也是海内外华文诗学界公认的中国新诗研究的重要中心。2002年成为重庆市首批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建所十余年来,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多项,省部级项目多项。该所的科研成果具有较大影响,多次获得世界、全国、省、市的各种政府奖、文学奖等奖项。其中,《新诗的创作与鉴赏》、《中国现代诗学》、《外国名家诗选》等多次印刷。近年出版的《
汉语诗歌的节奏》、《新诗文体学》、《新诗三百首》、《中华诗歌大辞典》、《20世纪中国新诗分类鉴赏大系》、《诗美的创造》、《
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新中国50年诗选》(共3卷)、《西方现代文论与哲学》、《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新诗研究所出版有两种诗学刊物。诗学季刊《
中外诗歌研究》已出59期,其中多篇文章被海内外报刊转载。
诗学年刊《中国诗歌年鉴》1993年创刊以来,已出版5卷,受到海内外及海峡两岸诗学界的好评。
中国新诗研究所是国内培养新诗研究后继人才的重要基地。1986年获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国务院学位办1993年组织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查评中,被评为“A”级硕士学位点,1996年被四川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00年转为重庆直辖市市级重点学科。1989年起开始招收国内访问学者,1997年起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中国新诗研究所和世界华文诗学界建立了广泛联系。建所以来,研究所多次接待了来自美、日、韩、俄、英的同行专家,香港、台湾诗学界的专家也是研究所的常客。研究所多次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993年9月主办‘93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一百余位中外专家共同探讨了华文诗歌的交流与发展等诗学问题,引起世界诗学界的关注。2004年9月举办首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和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诗学名家就“新诗的二次革命”与“华文诗学的全球整合”两大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有成效的讨论。新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先后到英国、日本、俄罗斯、美国、韩国、法国以及港台地区讲学、开会或访学。1993年韩国世界诗歌研究会授予吕进教授第七届世界诗歌黄金王冠。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现代诗学
诗从来被视为“文学中的文学”。中国文学是具有诗化特征的文学,诗学的价值超出了“诗”这一特定文体范畴。新诗在“转型”上的文化价值并不没有取消中国诗歌在文化、文学中的重要地位。本方向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与古代诗学及外国诗学的对话中建构、完善现代诗学。自80年代以来,本方向在现代诗学的“史”和“论”的诸多领域均有建树,建立了中国新诗研究所,并出版有诗学季刊《
中外诗歌研究》、诗学年刊《中国诗歌年鉴》,先后主持召开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多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和国外与港台诗学界学术联系频繁,培养了数量可观的硕士生,并从1996年开始培养博士生,是我国现代诗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四川省重点学科、重庆市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带头方向。先后承担“新诗文体学”、“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等国家项目和“何其芳研究”、“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等省部级项目,多项研究成果、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育部、省(市)社科奖、文学奖及优教成果奖。本方向学术带头人吕进教授系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术带头人,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曾获总部设韩国的世界诗歌研究会授予的第七届世界诗歌黄金王冠。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副所长黄怒波笔名骆英。李怡教授在中国新诗研究领域亦有相当的知名度。日本的岩佐昌暲、韩国的许世旭、俄罗斯的谢曼诺夫等教授担任了本研究方向的客座教授。
中国古代诗歌
西南大学自新时期以来就以中国诗歌的研究而闻名,1981年设立的
中国古典文学硕士点是国内首批古代文学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李景白、林昭德、荀运昌、段启明、徐永年、曹慕樊、谭优学、魏兴南等学者在中国古典诗歌研究方面成就突出,《杜诗杂说》、《杜诗选注》、《唐诗人行年考》、《东坡选集》、《诗人屈原及其作品》、《唐人近体诗形式简介》、《李商隐诗歌中的反传统倾向》等著作在国内学界影响甚大。在90年代,刘明华、代迅、胥洪泉、韩云波等中青年学者也有不少成果问世。本方向带头人刘明华教授系国内中国古典文学界知名的中青年学者,在唐宋词与杜甫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已出版学术专著八部,合著多部,参编多部工具书,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其代表性著作如《
杜诗修辞艺术》、《社会良知——杜甫:士人风范》、《大同梦》、《丛生的文体》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代迅教授已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过颇具影响的学术论文。胥洪泉、韩云波等人也在李白研究、纳兰性德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与古代文化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中外诗歌比较
中国现代诗学的产生和发展,它的诸多规律和特点、成败得失以及未来的走向等,都与中西文化紧密关联。本方向着重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展开整体性的理论研究和对具体创作实践的研究,力图通过对文化的解析来探寻文学的规律和特点,又通过对文学的解读来揭示文化的底蕴。西南大学具有长期形成的比较诗学传统,前辈学者吴宓、方敬、邹绛等已经做了许多工作。本研究方向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项目多项,出版专著、译著8部,编译中外诗选7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多人次获四川省、重庆市政府社科奖。本研究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陈本益教授,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英文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深厚的中西文学和中西文化方面的知识,除长期指导中国现当代文学本方向的研究生外,还曾较长时期为外国留学生开设中国文学课程(用英语讲授),已出版专著和译著数部,发表论文多篇。蒋登科教授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外语系,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博士,美国“富布莱特基金”学者,在
美国加州大学留学一年,已出版专著七部,成果颇丰。梯队成员
向天渊、蓝露怡、张兴成、冠鹏程等,在本方向的研究上也显露了才能,成果不少。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叶维廉博士担任了本方向的客座教授。
获奖情况
国际性学术成就奖
1993年9月,吕进教授的新诗研究成就荣获世界诗歌研究会(设韩国)颁授的第七届“世界诗歌黄金王冠”
科研成果奖
吕进的专著《新诗的创作与鉴赏》获四川省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吕进的专著《给新诗爱好者》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吕进的专著《中国现代诗学》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刘扬烈的专著《鲁迅诗歌简论》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刘扬烈的专著《诗神·炼狱·白色花——七月诗派论稿》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黄子建主笔的专著《中国当代新诗发展史》获四川省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吕进主编的《爱我中华诗歌鉴赏》(五卷)获四川省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陈本益的专著《
汉语诗歌的节奏》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吕进的专著《一得诗话》获四川省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吕进的专著《新诗文体学》获四川省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吕进的论文《新时期十年:新诗,发展与徘徊》获得四川省文学奖
吕进的论文《写诗技巧的“有”与“无”》获《诗刊》1991年度优秀诗文二等奖
吕进主编的《外国名诗鉴赏辞典》获得北方十五省市优秀图书奖
蒋登科的专著《诗美的创造》获四川省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吕进、蒋登科、
毛翰、莫海斌等的专著《
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获重庆市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
蒋登科的专著《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获重庆市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
吕进的论文《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新诗研究》获重庆市文学艺术奖
蒋登科的专著《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获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陈本益的专著《中外诗歌与诗学论集》获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向天渊的专著《中国现代汉语诗血液话语1917~1937》获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吕进主编的《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获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熊辉的论文《九叶诗派研究的当下意义》获重庆市相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学术成就奖、荣誉称号
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时,吕进被
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1989年9月,吕进的新诗研究成就获得建国四十周年
重庆市文学奖1989年9月,邹绛在文学编辑上的成就获得建国四十周年重庆市文学奖
199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时,吕进被中共重庆市委授予“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3年,吕进获曾宪梓基金会优秀教师二等奖
1994年,吕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4年第十个教师节时,吕进被四川省评为四川省十大优秀园丁。颁授仪式在成都锦江礼堂举行,李岚清副总理为吕进颁发证书。
1997年蒋登科被《淮风诗刊》评选为“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评家”
2004年9月,左凤丽被评为西南师范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