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业史,
机械在中华民族史上的起源与发展进程,时间是1840~1926。
历史沿革
“机械”一词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出现。《韩非子·难二》中说道“明于权计,审于地形、舟车机械之利,用力少致功大,则入多”,古人在认识机械作用的同时,制造并应用了机械,商周的曾侯乙尊盘、西汉被中香炉和东汉地动仪等,至今犹令人叹为观止;而宋代的水运仪象台,其结构复杂和巧妙。这些都是世界重要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机械制造长期领先于世界,直至明代中叶以后才开始停滞不前。
近代意义的机械工业是鸦片战争(1840)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
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发展史也分为近代(1840~1949)和现代(1949年迄今)两个阶段。
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诞生(1840~1926)
鸦片战争后诞生的中国机械工业,从开始便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中国最早使用动力的机械厂是外商办的;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机械厂是清政府经营的军火企业;中国民族资本创办的企业,一直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的压迫之下。
外商在中国经营的机械厂
1845年英国人J.C.柯拜在广州黄埔设立的柯拜船舶厂,是中国领土上出现最早的一家外资机械厂。
1854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英、美商人纷纷在东南沿海设立船舶修造厂。至19世纪60年代末,外商在广州、上海、厦门、福州等沿海口岸建立的大小船舶修理厂已达22家,雇用的中国工人达9 000人。外商在中国经营的机械工业除船舶修造厂外,还有铁路车辆修理厂。1880年英国人在唐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铁路车辆修理厂。据1908年统计,外资经营的34个主要机器厂中,船舶修造厂28个,铁路车辆工厂3个。这些工厂中由英商经营的占2/3。20世纪初,日本在东北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办了一批机械工厂。至20年代,已有规模较大的铁路、造船、矿山机器等机械制造厂20多家。1919年美商在上海建立专为装配机器的慎昌工厂(上海锅炉厂前身)。美商对中国主要输出机器设备,其份额长期占中国进口机器设备总额的1/5~1/4,所办机器厂较少。清政府设立的军工厂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机械厂。1863年他又派容闳赴美采购机器,筹备建立规模较大的近代机械工业企业。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和各省督抚先后开办了大大小小的军事工厂20多个,其中重点有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和天津机器局等所办的4个厂。
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1865年6月8日建局。拥有机器厂、枪厂、火药厂、炮弹厂、水雷厂、铸铜铁厂、熟铁厂、炼钢厂等13个工厂和一个工程处,职工达3 500余人。拥有各种机床662台,还附有广方言馆、工艺学堂、翻译馆等,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军事工业企业,也是中国自办近代工业的开端(1953年更名为江南造船厂)。它制造出中国的第一艘近代兵船(“恬吉”号),炼出中国第一炉钢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机械工业制造学校,并最早从外国引进先进技术(1917年用1万美元引进美人高伦发明的5马力以上汽油机制造技术)。
②福州船政局。1866年左宗棠建立,1869年开始生产,拥有16个工厂、3座船台,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专业船舶制造厂。1881年生产的3艘2 400马力、排水量2 200吨巡海快船,是当时中国自己装配制造的最大军舰。至清末共装配建造兵船40艘,占同期国内自制兵船(58艘)的70%。1871年船政局所属铁厂首先采用新的冶炼技术,安装吊车,铸造大型汽缸,购置3吨汽锤锻造大轴,建成中国机械工业最早的铸锻车间。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北洋军阀继续扩建、新建了一批军工厂。如1913年前后,北洋政府在北京南苑设飞机修造厂,是中国最早的飞机厂。清末和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军事工业在机械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据1913年统计,共有军工企业23个,拥有工人26 500人,资本1.26亿元(银元)。
民族资本经营的民用机器厂
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的洋务活动逐渐扩展到开办矿务、轮船、电报、铁路等部门,民族资本办的轻工业也有所发展。与此相适应,民族资本家经营的民用机械工业开始兴起。1866年设立的上海发昌钢铁机器厂,是中国民族资本家开办的第一家机械厂(1900年被英商耶松船厂兼并)。同时期开办的还有广州的陈联泰机器厂、上海的甘章船厂等。1880年前后,上海的建昌钢铁机器厂、均昌机器厂、广德昌机器造船厂、公茂机器厂,广州的均和安机器厂等相继开办,这是中国民族资本开办的最早一批机械厂。这些厂开办时一般为手工打铁作坊,以后才逐步采用机器生产。1872年开办的汉阳荣华昌翻砂厂及1890年开办的上海顺昌翻砂厂,是中国最初的专业铸造厂。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法令。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工业有一定的发展。1913年与1895年比较,民用机械工业的职工人数由4 457人增至18 450人。有名的汉口周恒顺机器厂(1895,武汉汽轮机厂前身)、上海求新机器轮船厂(1902)、上海大隆机器厂(1902)、汉口扬子机器厂(1907),都是在这个时期创办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力东顾,进口机械设备减少。1915~1924年,是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机械工业的黄金时代。如上海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厂,由1914年的91家增加到1924年的284家。但这些靠民族资本发展起来的机械厂,基本上都是小厂。据1920年对上海114家民族资本机械厂的统计,平均每厂只有机床5.9台,工人25人,并有30%的工厂不用动力。机械产品生产
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开始制造军火和民用机械产品。如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1865年制造了中国第一艘木质机器轮船“黄鹄”号(船体由清末有名的科学家华蘅芳、徐寿等人设计,时速6海里)。江南制造局1868年8月制造了中国第一艘木质明轮、排水量为600吨的近代兵船“恬吉”号(392马力,后改名“惠吉”号),并于1867~1876年间,为装备自己而制造了车床、刨床、钻床、铣齿机、锯床、卷板机、蒸汽锤、夹板锤等多种设备。胥各庄修车厂1881年造出中国第一台0–3–0型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这个时期主要行业主产的重点产品有舰船,动力机、机床、农产品加工机械、轻工纺织机械、通用机械和兵器等。如动力机械,1918年江南制造局生产了为万吨远洋运输舰配套的3 430马力和3 668马力蒸汽机。1908年广州均和安机器厂仿制了单缸卧式低速8马力煤油机,这是中国最早的内燃机产品。1909年上海求新机器轮船厂制造了5马力煤气机,1910年制造了4~6马力煤油机和25马力煤油、煤气双燃料发动机。1913年广州协同和机器厂制造了中国第1台烧球式40马力柴油机。1924年上海新祥机器厂首先仿制成16马力、21马力等5种规格低速重型柴油机。又如机床,除江南制造局等自产自用的机床外,1915年上海荣昌泰机器厂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车床(4英尺脚踏车床,仿英国产品制造),这个工厂也是中国第一家制造车床的专业厂。1918年上海王岳记机器厂制造出中国第一台3号万能铣,1926年上海丰泰机器厂和上海福昌祥机器厂分别制造出1号、2号万能铣。近代机械工业从发展到衰退 包括以下内容:1937年七七事变前的机械工业 从1927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在全国范围兴起的抵制外货高潮推动下,机械工业也有过局部的、短暂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于1931年在上海筹建中央机器厂(后因抗战爆发而停顿);1936年在湘潭开始筹建中央电工器材厂(因抗战爆发迁昆明)。兵工系统重点扩建了南京、汉阳等兵工厂。航空委员会于1934年在杭州建设了中央飞机制造厂,1936年在南昌建立制造轰炸机的飞机厂。到七七事变前,中国机械工业已有一定数量具备修造能力的工厂。在民用机器制造方面,主要有新中工程公司、永利化学公司机器厂和大隆、环球、周恒顺、新民等机器厂,但基础薄弱,装备落后,大多数厂只有普通的车、刨、钻床,有铣床、磨床的很少,基本上没有精密的计量、测量仪器。包括军工厂在内,当时全国有铸钢能力的只有9个厂,共拥有电弧炼钢炉12座,容量13.65吨,最大的为2吨。技术力量也很弱,除国营厂外,民营机械厂只有上海的大隆、新中、新民,济南的陆大,汉阳的周恒顺,重庆的华兴等少数机械厂有工程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目的在中国大量设立机械厂。据不完全资料统计,至1938年止,除满洲飞机制造厂等直接生产军工产品的工厂外,在中国新设200多个机械厂,其中设在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等地的有180多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机械工业 抗战初期,沿海和一些省市的机械工业在敌人炮火直接破坏和匆忙内迁中遭到巨大损失。如上海,1937年七七事变之初,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厂有570家,八一三战争爆发后,除内迁66家外直接毁于炮火的有360家。抗战时期的机械工业以从沿海战区内迁的企业为主体。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工厂,至1941年底内迁230家,复工者198家,规模较大的有重庆的周恒顺机器厂、顺昌铁工厂、新民机器厂、民生机器厂、中国机器厂,五通桥的永利化学公司机器厂,广西的纺织机械厂,湖南的新中工程公司等。内迁的国营机械厂主要有兵工署所属设于昆明、重庆、泸州、桐梓、万县的10多个兵工厂;航空委员会的第一、第二、第三制造厂和大定发动机厂;还有交通部门的铁路工厂、汽车修配厂、通信器材厂等。这些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历经种种困难,元气大伤。在这个时期,重庆国民政府也新建了一批机械厂,大多数设在昆明、重庆。如资源委员会于1938年在昆明设立的中央机器厂;交通部1938年在重庆设立的中央汽车配件厂;农林部设立的中国农业机械公司重庆厂等。同时,由于国际运输断绝,进口锐减,加以战争需要,促使机械工业有一定发展。
1943年,大后方除有近百家军工厂外,共有民用机械工厂1 477家,工人69 508人。机械工业成为全国三大工业部门(纺织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之一,工厂数、资金和工人数分别占工业总数的28.05%、22.73%和19.33%。这一时期,各主要企业生产的重点产品在动力机械方面有:恒顺机器厂的120马力和180马力船用蒸汽机;新中工程公司的65马力、1 800转/分的四缸柴油机;中央机器厂的250马力、600转/分的煤气发电机组;上海机器厂的小型水轮机等。在交通机械方面有:中国汽车制造公司的桐油汽车;新中工程公司的煤气车;交通部汽车配件厂的汽车齿轮等。在轻纺机械方面有中央机器厂、经纬纺织机械厂及广西纺织机械厂的大型纺织机械。在机床和工具方面有中央机器厂、中央工业试验所机械厂的车床、铣床、磨床和铣刀。在试验仪器方面有中央工业试验所机械厂的油类、纤维、纺织、金属等试验仪器。在军火方面有兵工署各厂的150毫米迫击炮、中正式79步枪等制式兵器等。此外,还有航空器材方面的产品。1941年,大后方的机械工业共生产机床2 615台、交流电动机22 000千瓦、变压器16 000千伏安、内燃机3 900马力、蒸汽机4 500马力。抗战胜利后至1949年的机械工业 这个时期,中国机械工业走向衰退。东北地区是日本军阀策划建立的战略后方基地,当时机械工业已初具规模。由于日军投降时的破坏和苏军的设备拆迁,东北地区的机械工业遭到严重损失。国民党政府在上海接收了160多家日伪控制的机械厂,其中规模最大的原英、美、法商经营的机器厂如英联、马勒、求新等造船厂交还外商,原属民族资本家经营的机器厂如大隆、振隆等也发还原主。有7家日伪经营的机器厂被改组为官僚资本机器厂,剩下的小厂全部停工,由上海“敌伪产业处理局”拍卖,但是这时的机械工业,由于市场萧条,竟无人投标。
1948年上海市约有机械厂1 200家,然而全部开工的只有10%,半停产的超过80%,停业的5%。开工和半开工的也主要是承担修配任务。苏区和解放区的机械工业 1927年秋收起义后,在井冈山、湘鄂赣、鄂豫皖、闽北、闽西、海南岛、陕西等各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兵器修械所(组)、地雷厂等。1931年10月在江西省兴国县官田镇建立中央苏区兵工厂,二方面军在湖南永顺建立兵工厂,1932年四方面军在四川道江建立兵工厂。红军到达陕北后,最早是1935年在瓦窑堡组建红色兵工厂,主要从事军械修理。以后逐步扩充,从修配枪炮逐步发展到制造枪炮,1939年4月制造了边区第一支步枪,1943年生产了边区第一门炮。各个解放区均建立了大小不等的一系列兵工厂。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各根据地每个工厂拥有工人100人、设备10台以上,有固定厂房的兵工厂50余个,职工共3万余人。
中国现代机械工业(1949年10月1日至今)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的机械工业逐步从修配性质发展为门类齐全,规模、技术水平和成套水平不断提高的工业部门。中国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艰苦创业,奠定机械工业的初步基础(1949~1957) 1949年以前的中国机械工业属于修配性工业,基础薄弱,除军火工业和造船业制造过一些比较复杂的产品外,其他部门工业均以修配为主,只能制造简单的产品。经过1950~1952年的3年经济恢复时期,对原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组、改建工作后,开始着手筹建重大项目。如太原的中国第一个重型机器厂于1953年8月部分建成投产。哈尔滨的中国第一个大型电机厂也是这个时期开始兴建,这对恢复国民经济和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①老厂的整顿和技术改造。建立企业基本的生产秩序,完成以工艺工作为中心的企业技术改造。
②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骨干企业。以发展冶金设备、发电设备、运输机械、金属切削机床的制造为重点,建设了70多个现代化大型骨干企业。如重型矿山设备行业的太原重型机器厂、第一重型机器厂、洛阳矿山机器厂3个大型企业;电机行业的哈尔滨及上海2个电站设备厂,西安、沈阳等地的一批输变电设备厂和电机厂;机床行业的武汉重型机床厂和沈阳第一机床厂、上海机床厂等一批专业化机床厂;汽车行业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和北京汽车附件厂;农业机械行业的洛阳拖拉机厂;石油化工机械行业则开始建设以生产石油化工设备和石油钻机为主的兰州石油化工机械厂;轴承行业方面有洛阳、哈尔滨和瓦房店轴承厂;仪表行业则开始建设西安仪表厂。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其实质是从无到有建立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石油设备、冶金矿山设备、仪器仪表等各个行业。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建设,沿海老工业城市的机械工业得到了加强,并初步形成哈尔滨、洛阳、西安、兰州等一批位于中西部地区的新机械工业基地。
③引进技术,发展新工艺,发展新产品,同时发展教育与科研事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发展新产品的道路主要是以引进苏联产品图纸和在测绘仿制基础上进行的。从量大面广产品入手,从粗到精,从小到大,从单个到成套,均取得较大的进展。计有930米3高炉、3米3挖掘机、30万吨炼焦设备、6 000千瓦和12 000千瓦成套火电设备、10 000千瓦水电设备、112型单轴自动车床、主轴直径110毫米镗床、20万大卡冷冻设备、日榨甘蔗2 000吨成套制糖设备、解放牌4吨载重汽车等。此外,建立了一批科研院所,如机械科学研究院、电器科学研究院、农业机械研究所、机床研究所、通用机械研究所、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以及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等。还充实与建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上海造船学院等高等院校,并创办了大批中等专业学校。经过这个时期的努力,机械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为机械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统计数字,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设备自给率达到62%,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所需的设备由国内供应的比重,按金额计达到45.9%。曲折前进,建立比较完整的机械工业体系(1958~1977) 这个阶段经过了两个较大的曲折。1958年国民经济“大跃进”,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急剧增长,迫切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因此各地、各部门大办机械工业。1958~1960年,机械工业生产以年平均85.4%的超高速度增长。产量的增长主要靠群众运动,因而生产的多数是粗制滥造的产品。基本建设规模超过了国力,很多项目半途停建或缓建,浪费很大。1960年秋,国民经济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1~1965年,机械工业以发展品种、提高质量、提高成套能力为主要目标开展工作,逐步解决了“大跃进”造成的严重比例失调,整个机械工业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至1965年,机械工业已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部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又给机械工业造成巨大损失。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基本被废除,造成企业管理紊乱,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1/4的骨干企业长期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科研工作也受到严重挫折。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停滞,加大了与国外水平的差距。尽管如此,国民经济仍在艰难中发展。
从1965年开始的三线建设,初步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机械工业基地,在鄂西建设了规模巨大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在西北建成了各有特色的汉中、关中、天水、银川、西宁等新兴机械工业基地。三线建设对改善机械工业战略布局具有深远意义。这一时期在发展大型关键产品、提高成套能力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比较突出的有:
①两台12 000吨水压机,1台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刘鼎主持,1台由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沈鸿主持,分别由第一重机厂和江南造船厂为主制造,均于1962年完成。
②精密机床至1965年底,已有齿轮磨床等三类精密机床开始成批生产。
③冶金工业急需的9套大型设备,即30 000吨压力模锻水压机、12 500吨卧式挤压水压机、辊宽2 800毫米铝板热轧机、辊宽2 800毫米铝板冷轧机、直径80~200毫米钢管轧机、辊宽2 300毫米薄板冷轧机、辊宽700毫米二十辊带钢冷轧机、1 000吨油压机、直径2~80毫米钢管轧机等,这些设备1961年5月经国家批准制造,在研制过程中采取了研究、试验、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使用“七事一贯制”的原则,1971年安装调试完毕投入生产。
④原子能设备,1964~1965年研制出第一套原子能反应堆、核原料加工设备和核物理试验设备。⑤第二汽车制造厂冷加工成套设备。⑥年产150万吨钢铁联合企业的成套设备。
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1978年12月,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使机械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年4月,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机械工业主要任务就是要把水平搞上去,大力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机械工业一是调整生产结构,扩大服务领域;二是调整企业结构,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机械工业;三是改革管理体制。由于贯彻以上方针和要求,机械工业的生产结构开始有了变化,企业的适应能力也有了提高,为加快机械工业发展和体制改革进行了准备。1982年10月,机械工业部根据中共十二大确定的国家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努力实现机械工业战略任务的请示报告》,报告提出“上质量、上品种、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方针(习惯称为“三上一提高”),得到国务院同意。从“六五”后期开始,机械工业部门采取各项措施贯彻。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把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十四大有关精神,国家计划委员会和机械工业部制定了《机械工业振兴纲要》,要求用15年时间,到2010年基本实现机械工业振兴,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中共十四大以来,机械工业在改革、生产、技术、对外经贸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崭新的面貌。这个时期,进入了经济体制改革阶段。长期以来,机械产品作为生产资料属于国家统一分配产品,而从70年代末期开始,机械产品成为商品进入市场。1979年9月25日,四川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广告,承揽国内外订货,机械产品开始进入市场;1980年8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在长沙举办全国机械产品交易会。从此,机械工业流通体制发生了突破性变革。其后,机械工业的计划体制、价格管理体制、外贸外汇体制、科技教育体制、投资管理体制、企业管理和经营机制等,与此同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并取得重大进展。同时,机械工业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发生变化。1978年,机械工业全部为国有和集体企业,到1997年,机械工业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下降为占整个机械工业增加值的80%左右。其后民营经济进一步迅速发展,机械工业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重要变革。1984年以后,机械工业管理部门的职能,主要由直接管理企业逐步转变为宏观行业管理。至1998年3月,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将机械工业部改组为国家机械工业局,由国家机械工业主管部门成为行业的宏观管理机构。
2000年3月,最终撤销了国家机械工业局这一行业主管部门。这时期,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不断取得进展。如微电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MARPII技术推广应用已取得很大进展。CAD在“九五”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机械工业的骨干企业CAD的普及率已达70%以上,应用水平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水平。随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机械工业的骨干企业掌握了一大批重大装备核心技术。如在为电力工业服务方面:引进美国技术的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已成为电力建设的主力机组。更为先进的超临界火电机组已投入使用,至2007年2月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也已成功运行。此外,发展了一批世界水平的巨型水电机组,如1979年完成的转轮直径11.3米,达到世界轴流式机组先进水平的葛洲坝机组;1998年完成了转轮直径6.25米、55万千瓦混流式二滩机组;2005年中国自己制造的世界单机最大发电机组在三峡水利枢纽投产。80年代以来,先后完成了1 000万吨级和2 000万吨级露天矿成套设备。在冶金工业设备方面:80年代以来,在宝钢前后三期工程装备的合作生产中,装备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三期达到95%。在石油化学工业方面:2001年完成的中石化公司上海70万吨乙烯工程,所用设备自主研制比例达87%,实现了中国石化设备自主研制的重大突破。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中国机械工业在世界机械工业生产中的比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微不足道,到2001年已占据7%以上。2007年,全行业的工业增加值达到18 000亿元左右,工业总产值73 040亿元。发电设备产量达到12 991万千瓦,已占世界总产量的50%;数控机床产量12.33万台,世界排名第3位;汽车产量888.7万辆,世界排名第3位。中国机械产品外贸出口额1 929亿美元,为世界第4位。国内市场机械工业产品的自给率已超过80%,技术进步步伐加快,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先进技术装备的能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