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旅游》是2006年9月1日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巴兆祥。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的民俗文化等有关内容。
《中国民俗旅游》是国内较早探讨民俗与旅游的关系、民俗旅游开发的著作,虽属教材,却当作学术著作来写,出版后影响较大。第一版已经印刷5次,印数达21000册。它的学术价值为学界所承认,已知被
张忠元《
旅游资本》、
范能船《
城市旅游学》、
沙润《
旅游景观审美》、
张世满《旅游与中外民俗》等著作,以及
顾涛《中国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于德珍《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等20余篇硕士论文与报刊论文引用和参考。
本书的构架自成体系,把民俗与旅游科学地融为一体。本书作者以民俗文化为纲,把全部民俗文化事象定位在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这个基点上,展开论述与分析。作者还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开掘,同时揭示它与旅游文化本质的联系;从对于民俗诸多侧面及其特性的阐释和解析,探索它与旅游活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密切关系,从而力求确立“民俗旅游学”这一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功能。这部新著在充分进行民俗旅游的理论思考的同时,特别注意了当代中国的旅游活动实践。作者避免了泛论民俗文化本身的偏重于民俗学的议题,把浓重的笔触放到了民俗旅游及其资源开发的广角进行指导实践的科学论析,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这部新著显然在阐发
民俗文化学、丰富民俗学理论的同时,更具有民俗旅游学实用手册的功能。它对于从事旅游业的企业家、设计专家、旅游文化官员和旅游文化工作者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
巴兆祥,1963年10月出生,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1980~1987年就读于
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现为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旅游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
方志学、区域经济开发史、民俗学和旅游文化。主要著作有《
方志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江淮地区开发探源》(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地方志辞典》(
黄山书社)等多部;发表有《明代地方志述略》、《方志与旅游资源开发》等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