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
2008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是2008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新华社总编室。
编辑推荐
《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谨以此书悼念在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并献给抗震救灾斗争中的英雄们!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摘自胡锦涛总书记在汶川地震灾区的讲话
目录
5月12日,第1天、地震突如其来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赴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温家宝抵达四川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
成都温江、都江堰震区见闻
汶川强震波及都江堰,都江堰通往汶川的公路已安全中断
四川省都江堰一中学教学楼被震垮
快!快!快!目击震后大动员
四川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党和政府与震区人民心连心
一切为了震区人民的安危——紧急救援向汶川集结
全军和武警部队紧急驰援灾区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中央组织部通知要求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5月13日,第2天、全力抢险救灾
温家宝要求迅即打通通往震中灾区的道路
温家宝看望受灾群众要求尽快解决地震灾区突出问题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
温家宝看望德阳、绵阳部分受灾群众鼓励大家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渡难关
在灾难中学会坚强——温家宝看望绵阳受灾儿童纪实
北川县城成为一片废墟
没有哪一户的房子可以住人——四川省青川县姚渡镇灾区见闻
都江堰市城区大量建筑物垮塌全城在停电中救灾
汶川,汶川——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多路兵力挺进汶川
“解放军来了,我们就不怕了!”——汶川县一名地震幸存者讲述逃生经历
救灾在“破难”中推进——四川党政军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纪实
为生命撑起保护伞——记“5·12”地震中的成都市民
大地无情人有情——都江堰社会各界雨夜抢救伤员实录
“自己的妈顾不上救,先救学生吧!”
——记都江堰市向峨乡爱莲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婉民
揪心的痛,无尽的爱——川北地震灾区见闻
一切为了生命——四川绵竹地震重灾区见闻
重灾下的坚强抗争——四川省绵阳市干部群众抗震救灾纪实
平凡的他们都是英雄——三名抗震救灾普通人物剪影
……
5月14日,第3天、打通生命通道
5月15日,第4天、黄金救援时间
5月16日,第5天、最是危急时刻
5月17日,第6天、救生奇迹不断
5月18日,第7天、救援仍在继续
5月19日,第8天、举国同悲共悼
序言
编者的话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注定成为中国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一刻,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8级地震,地震影响到全国十多个省区市,造成数十万人伤亡。
四川汶川,北纬31度、东经103.4度,转瞬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危急关头,党中央发出了紧急号令!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慰问受灾群众。
风雨之中,数万人的救援大军火速向灾区挺进;
大江南北,唱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抗震救灾的最强音。
一条条绿色的生命通道,在奋力救助中打开;
一个个脆弱的生命,在众人协力下获得重生。
灾情就是命令!新华社记者在第一时间动员起来。肩负重任、火速赶赴灾区的新华社记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将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凝聚成一个个刻骨铭心的瞬间,向世人展示了他们对这场伟大斗争忠实而悲壮的记录。
这场举全国之力的抗震救灾斗争——
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昂扬奋发的钢铁意志;
全面展示了党和政府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崇高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著追求。
13亿中国人民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国际友人参与的救灾行动,还在紧张有序地持续。新华社记者的笔触仍在忠实记录着一个个刻骨铭心的瞬间。
灾难正在过去,胜利正向我们走来!
我们从新华社记者采写、拍摄的大量新闻作品、照片中遴选出部分精品,汇编成书。谨以此书,献给致力于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的中国人民!
抗震救灾还在继续,我们的记录也在继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1 23:30
目录
概述
编辑推荐
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