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
位于舟山新区的科技创新园区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由国家外国专家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依托舟山市人民政府浙江海洋大学合作共建,基地将围绕海洋重点产业开发和海洋科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合作共建若干个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并重点支持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带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引进国外智力,建设一批国家级海洋产业引智示范推广基地。经过多方努力,将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建设成为引智创新基地、引智成果研发推广平台,成为海洋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心和国际海洋人才智力优质资源的集聚高地。
园区介绍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主要围 绕海洋重点产业开发和海洋科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积极整合引智资源,合作共建若干个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重点支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关 键领域和重点产业引进国外智力,建设一批国家级海洋产业引智示范推广基地;组织海洋科技、海洋产业发展急需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出国出境培训,培养一批掌 握国际前沿专业知识,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海洋科技领军人才;共同举办中国浙江国际海洋科技论坛,研讨海洋科技的重大课题,探索海洋可持续 发展的有效途径。
园区创建
2010年3月1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建“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签约仪式在京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分别在签约仪式上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与季允石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副省长陈加元,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李兵、孙照华、陆明、刘延国等出席。国家外国专家局常务副局长张建国主持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以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和浙江海洋大学的建设发展为载体,围绕海洋重点产业开发和海洋科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积极整合引智资源,合作共建若干个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重点支持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带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引进国外智力,建设一批国家级海洋产业引智示范推广基地;组织海洋科技、海洋产业发展急需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出国(境)培训,培养一批掌握国际前沿专业知识,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海洋科技领军人才;共同举办中国浙江国际海洋科技论坛,研讨海洋科技的重大课题,探索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短期规划
根据引智园区未来5年建设与发展规划,园区将以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和浙江海洋学院的建设发展为载体,围绕海洋经济十大重点领域,全面启动实施“中国·舟山海外引智双百计划”,即引进200名有一定国际影响、在学科领域具有权威地位的国外专家,组织开展200个与海洋经济产业相关联的引智项目。共建10至15个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建设东极、摘箬山岛海洋科技研究示范基地,新建20个引智示范基地和示范单位。每年邀请一批国外著名专家来引智园区举办2期培训班,每年选派2批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出国(境)培训。每年选择若干个主题,重点围绕我省确定的海洋装备、港口物流、海水淡化、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探索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做大做强做响中国浙江国际海洋科技论坛品牌,共同打造立足舟山、面向浙江、辐射全国的引智平台,逐步将引智园区发展成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国中心。
学术活动
2011年11月11日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学术交流会在新城举行。本次交流会由浙江海洋大学、舟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承办,浙江省外国专家局局长黎雯和我校副校长徐士元参加交流会,首批聘任专家委员、泰国台湾地区的专家、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系统、舟山市各相关行业代表和我校师生代表100余人聆听了报告,并相互进行了交流活动。
副校长徐士元首先致辞,向来自国外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引智园区学术交流会的召开,不仅可以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海洋领域的重大课题,学习国际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优秀成果,探索海洋可持续发展搭建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也可以履行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引智园区提供信息、提供咨询、提供智力的服务职能,为引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咨询和建议。同时,他恳请各位专家委员对浙江海洋学院的发展提出建议、给予指导。
交流会上,泰国国家科学博物馆馆长皮猜·宋成、英国圣安德鲁大学教授林特赛·帕特、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教授特朗·斯托巴根,韩国科技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韩淳兴、波兰什切青海事大学教授拉克剑·古克马等8位专家委员,就海洋生态、海洋工程、海洋生物、港口物流等方面的内容作了学术交流,与参会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5 11:10
目录
概述
园区介绍
园区创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