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是由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民政部门正式注册建立的法人单位,是为贯彻党中央文化发展战略,促进中国画繁荣发展,特别是中国花鸟画发展而创办的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和教学机构。
概况
热带雨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为中国画尤其是花鸟画提供了特殊的创作研究对象,西双版纳的写生实践,促进着众多艺术家的技道兼修。热带雨林的勃勃生机与多姿多彩,正是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创作和研究活动的物象基地与精神源泉。
研究院在云南西双版纳和北京设有创作、写生、研究基地。该院由著名画家、中国画学会会长郭怡孮先生任名誉院长,由西双版纳州政协副主席兼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永义先生任院长,由张鉴博士担任常务院长并主持日常工作。该院已聘请了三十余位著名花鸟画画家(包括香港和台湾的画家)出任理事,共同组成研究和教学指导团队。研究院将通过公开招聘,汇聚最具创新力的艺术人才组建画家团队,并将设立艺术名家访问制度,让青年才俊与杰出画家共同研修,达成教学相长,实现整体突破。
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艺术机构,将探索实现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院将充分依托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帮助,充分依托中国画学会的学术指导,充分借助热心于中国画发展的企业家和社会人士的资源性支持,创造性地为中国花鸟画新的艺术拓展和国际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常务院长张鉴
张鉴:1966年生于山东潍坊。毕业于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绘画实践类博士学位。有《徐渭与心学》专著刊行,学术论文《徐渭艺术思想研究》获学院奖。现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
关于热带雨林
《回归带上的绿洲———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朱华 蔡琳
极端丰富的物种
全世界的有花植物近25万种.其中约17万种生长在热带.大约有8万个种生长在热带美洲.4万个种生长在热带亚洲.3万5千种在热带非洲.物种最为丰富的热带雨林里,在一公顷的林地上.几乎不能发现两株树木属于同样的物种.这正如华菜士在日记里所讲述的一个旅行家要想在一片热带雨林里找到两株属于同种的树木简直是徒劳.
在马来西亚帕松的一个50公顷热带雨林样地里.有植物830种;在沙拉望的一个6.6顷雨林样地里记录到胸径10厘米以上的树木711种;更有甚者,在南美洲哥斯达利加的雨林里.在100平方米样地上竟有植物233种之多.这是世界上种类最丰富的植物群落.相比之下,整个不列颠群岛仅有植物1380种;北美洲东北部亦仅有171个树种;而整个北欧和前苏联西部仅有50个原产树种.热带雨林的物种极端丰富.甚至植物同一个属有数以百计的种生长在一起,这是难以用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来解释的.至今仍是个迷。
原始的多层结构
踏进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那种遮天蔽日、光线幽暗仿佛使人进入混沌开初的原古时代.由于热带地区终年高温高湿:热带雨林长得高大茂密.从林冠到林下树木分为多个层次:彼此套迭.几乎没有直射光线能到达地面.林下十分幽暗.阴森潮湿.热带雨林树木各种大小皆俱.高矮搭配,构成三到四个树层.第一树层高度一般都在30米以上.它们的树冠高高举出成为凌驾于下面林冠层之上的耸出巨树;第二树层由20-30米高的大树构成.它们的树冠郁闭.是构成林冠(森林天蓬)的主要层:第三树层高10-20米.由中、小乔木构成,树木密度大;在5-10米高度一般还有一个小树层.树木层之下是,1-5米高的幼树灌木层,热带雨林中的灌木在形态上与小树几乎分不清楚,难怪有人称它们为侏儒树,在幼树冠木层之下为通常疏密不等的草本层。
热带雨林是一种原始的植被类型,未受到地质历史时期冰川的影响。热带地区长期气候和环境的稳定,加上终年高温高湿的优越条件,森林发展非常茂盛,形成为一种高大而多层的结构。
热带雨林的乔木在形态上独特.它们长得高大细瘦,树皮色浅,薄而光滑,在接近树顶部才有分枝,构成半球形或矩圆形的树冠。它们的树皮色浅,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有一层藻类植物或地依植物附生在上面;树皮薄而光滑一方面是它不需要对抗低温和干早,另一方面是使附生植物不易在它上面生长;而身才细瘦和高的树冠分枝是对热带雨林树木密度大和对光线竞争的一种适应.
壮观的板根
热带雨林中的一些巨树,通常在树杆的基部延伸出一些翼状结构,形如板墙,称板根。大的板根达十多米高,延伸十多米宽,形成巨大的侧冀,甚为壮观。板根是乔木的侧根外向异常次生生长所形成,是高大乔木的一种附加的支撑结构,板根通常辐射生出,以3-5条为多,并以最为负重的一侧最发达,在土壤浅薄的地方板根更易形成。
板根是热带雨林乔木最突出的一个特征,也是被早期欧洲探险家们描绘得最为神秘玄妙的部分。由于板根的存在,以至于十几个人才能够合围过来这些巨树,这也使得伐倒热带雨林巨树分外困难。
玄妙的支柱根
在热带雨林中穿行,常会被一些从空中骤然垂下的柱状根所吸引,或是被斜伸入土的根枝拌倒。这些根从树枝杆上长出,向下悬垂于空中或植入土中,或者是从树木茎干的基部生出,斜伸入土,它们叫支柱根。在潮湿林地,特别是沼泽雨林,支柱根很发达,成为林中奇观。
热带雨林生境十分潮湿,一些树木能从茎杆或枝节上长出不定根或气生根,从空气中吸收水汽。随着树木的生长,这些不定根也逐渐长大;下垂,当触及土壤时,它们继续增粗增大,变成为支柱根,兼有吸收和支撑树木躯体的双重功能。所谓“独树成林”就是树木的大量支柱根所构成的一种景观。
奇异的茎花、枝花和鞭花
1752年当瑞典植物学家奥斯伯克乘船前往中国路经爪哇时,他看到一株树木的树杆上生长出很多美丽的花朵,作为一个对热带雨林无知的北欧植物学家,他确信他发现了无叶的寄生植物新种,并把这些花命名为寄生株(Meliaparasatica)。其实,那并非寄生植物新种,而是那株树木茎干上自身开出的花朵,这个现象后来被称做老茎生花。
老茎生花是热带雨林树木的一个特殊现象。从进化观点看,花是植物适应昆虫和动物传粉者的一种器官,花在植物体上产生的位置是最能引诱和方便昆虫或动物为其传粉的位置。热带雨林中,昆虫和其它动物传粉者主要在林冠下一定高度范围活动,而成年树木的枝叶往往高不可及,老茎上生花无疑最能显露自己和使得昆虫及其它动物传粉者最易触及。
除老茎生花外,有些树木是老枝生花,而有的树木,如棕榈类植物,不仅花从茎上长出,而且还形成一个巨大下垂花序,叫鞭花。枝花和鞭花也同样是树木对昆虫传粉的一种特殊适应。
热带雨林林下的许多草本植物具有巨大的叶子,如芭蕉、海芋、箭根薯等植物的叶子。它们大得足以容纳数人在下面避雨,巨大的叶子能捕捉到更多的光线,一般认为这是热带雨林林下草本植物适应弱光的结果。
有些雨林下的草本植物,叶子并非全为绿色,而是杂以黄、白、红等各色的花斑纹,这称为花叶现象。花叶现象的成因还不十分清楚,热带花叶植物很早就被人们用作花卉素材,在很多温室里都能见到。
热带雨林林下层的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它们的叶子普遍具有尾状尖端,叫滴水叶尖。典型的如菩提树的叶子,它的弯曲尾状的叶尖长达数厘米。热带雨林的内部非常潮湿,空气中的水汽和随时发生的降雨常在叶片的表面结成一层水膜,滴水叶尖能使叶片表面的水膜集聚成为水滴流淌掉,使叶面很快变干,这样即有利于叶片的蒸腾作用,又避免一些微小附生植物(苔醉、藻类)在叶片表面生长而妨碍其光合作用。
醒目的红叶现象
不论什么时侯,从空中俯看热带雨林,你都会发现在茫茫绿海中点缀着撮撮红色在阳下闪灼。那并不是花朵,而是红色的树叶。在季节性热带雨林,老叶脱落,新叶萌生的时节,片片红色映衬在绿海之中非常醒目。
热带雨林的很多树种,新叶长出时是红色而垂下的,几天或几周后才逐渐变绿和变得坚挺。温带的树木则不同,例如著名的枫叶和黄栌,是在秋季叶片衰老快脱落时才为红色。前者象征新生,后者意味衰老。
附生植物空中花园
步入热带雨林就映入眼底的除了地上生长的树木灌草外.还有在各不同的树枝杆和藤萝上挂满了形形色色的小型植物,琳琅满目.犹如一个空中花园,这些悬挂的植物被称为附生植物层片。
热带雨林环境优越,植物种对生存空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由于林下光线幽暗,很多小型植物都难于获得足够的光线而不得不向其它空间扩展。热带雨林的多层次结构,加上林内空气潮湿,在各种树丫枝杆以及树皮裂隙处经常能聚集枯落物而形成少许土壤,为一些种子提供了温床。很多小型植物在这些位置得以立足、发展,成为附生植物。热带雨林越潮湿,附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热带雨林创造了对太阳光能最有效利用,那些躲过了厚厚树层而渗漏进来的光线也常常逃不脱附生植物的捕捉,难怪林下如此阴暗,能到达地面的光线所剩无几。
魔高一丈的藤本植物
热带雨林中,有一类靠缠绕或攀援于其它树木上,借助于树木支撑自己的躯体的植物,叫藤本植物。热带雨林中大型藤本植物十分丰富,它们时而卧地而行,时而缠绕穿梭悬挂于大树上,在林下只能见其藤茎不能见其枝叶,藤本植物的枝叶一般伸张于林冠之上,填充林冠空隙,这也是对光线的一种竞争形式。有些类型的热带雨林,藤本植物多得行人难于穿过,当树木被破砍伐时常常被大藤子挂住,悬掉于空中不能倒落,在这类森林中采伐非常困难。
贪得无厌的绞杀植物
早期的欧洲植物学家和旅行家常被热带雨林中树上长树的奇异现象所困惑,从枝叶上任何细心的人都能分辨是两种不同植物,但它们的茎杆则彼此缠杂融合在一起,或者一种植物的茎杆套包住另一种植物的茎杆。逐渐地,人们注意到,被缠绕包在内部的树木最终将枯死,而包它的植物则将发展成大树。人们把包缠者称绞杀植物,而把被包缠者叫寄主植物。
绞杀植物大多是一些被叫做榕树的植物,它们的果实是动物的一个主食,它们的种子很微小,当动物把榕树的种子携带到树木的枝丫或树皮裂隙上后,这些种子便会萌发。幼小的榕树能产生不定根,行为就象附生植物一样,随着榕树的不断长大,它的不定根逐渐将寄主树木包住,借助寄主树来支撑自己躯体,当这些榕树逐渐长成为大树时,它们的根和茎已整个地包住寄主树,寄主树最终由于太负重和营养亏缺而枯死,而这些绞杀榕树最后也变成为独立的大树。
生活独特的根寄生植物
在阴湿的热带雨林下,不时可见到一些没有叶子而形态奇异的花朵骤然由土中冒出。有的小如绿豆(无叶兰),有的硕大无比,直径可达到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草)。这些花朵是寄生在其它植物根上,平常看不见,只是开花时才冒出土壤的植物,叫根寄生植物。大花草是热带雨林特有的一类根寄生植物,它的花非常巨大,颜色醒红,花瓣肉质,发出浓烈的腐臭味,犹如一堆臭肉,吸引苍蝇为它传粉。
沉默的真菌世界
阴暗潮湿的热带雨林下,在枯枝倒木或蓬松的腐殖物上,人们常忽略了一类没有叶绿素的小型植物,它们的形态各异,色彩斑驳,靠分解枯落物腐殖质获取养份为生,属于真菌一类植物,人们熟知的磨菇便是此类植物。它们没有硕大的身躯和健壮的枝叶,但在森林更新和养份循环中缺它们不可。
奇花异草
热带雨林湿热的气候环境滋生了极端丰富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植物生活类型,有些花果形态怪异,有的似花非花,有的花果一体,无法区分。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草)、最小的花,最怪的花,最美的花都藏匿于雨林之中。
兰花世界
兰科植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之一,全世界有20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以热带雨林最为集中。中国有兰科植物1240种以上,也主要集中分布在热带地区,西双版纳有兰科植物属334种,它们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中,热带雨林是兰科植物的分化形成中心。
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结构最复杂,植物生活类型最多样,生态现象最特殊,也是人类最陌生和对它的毁坏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由于热带雨林未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成为许多古老物种的避难所,热带雨林中也含有十分丰富的珍稀濒危物种。
热带雨林无疑是我们这个星球的精华和最最珍贵的财富,对它的保护和研究正在成为科学技术发展所汇集的焦点,也是决定人类和我们这颗星球存亡的最伟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