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学会
历史悠久的学术性团体
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于1932年,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下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发展历史
民国时期
1931年冬季,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等受国际联盟委托来华考察教育。在北平物理学界人士召开的欢迎会上,他力主中国应建立物理学会。11月1日,北平物理学界13人集会,决定通函国内征求物理学会发起人,并拟定章程草案12款。11-12月,全国物理学界54人复信表示赞同。12月13日,北平人士集会,对章程草案进行修正。
1932年3月和7月,临时执行委员会分别召开第一次会议、第二次会议,两次会议确定了中国物理学会成立大会的各项事宜。8月,在清华大学科学馆召开了中国物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年会,到会代表19人。
1933年1月,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盟接纳中国物理学会为该会会员。10月,《中国物理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第一卷一期在上海出版(实际上推迟到1934年春印出)。
1934年8月,第三次年会在南京金陵大学科学馆举行,会议通过由评议会组织“物理教学委员会”。
1947年7月,中国物理学会的一次理事会决议组织中国物理学论文编目委员会。
建国初期
1951年8月12-17日,中国物理学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到会代表59人,列席代表16人,他们代表全国26个分会共1226人。会议决定创办《物理通报》以帮助改进中学和大学物理教学。
1954年,《物理译报》创刊,以介绍苏联物理学成就为主。
1956年初,中国物理学会召开半导体学术会议。同年,《原子能》创刊,系俄文杂志《原子》的中译本。
1964年,《声学学报》创刊。
1972年,在所有学术刊物停刊四年多后,综合性刊物《物理》杂志创刊。
1976年,《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创刊,《高能物理》科普杂志创刊。
改革开放
1978年8月,理事会建议成立“高能物理”及“核物理”分会,分别挂靠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9月,成立物理教学研究委员会。11月,中国物理学会名词委员会正式成立。同年,《原子核物理》、《低温物理》创刊。
1979年11月,成立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挂靠在物理研究所。同年,原由华东师范大学编辑出版的《物理教学》丛刊改为中国物理学会领导的刊物。
1980年,《半导体学报》、《质谱学报》创刊。5月,成立粒子加速器分会,挂靠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发光分会,挂靠在长春物理研究所。7月,成立液晶分会,挂靠在清华大学。11月,成立电子显微镜分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厂;成立质谱分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厂;成立静电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北京工业学院(现为北京理工大学)。
1981年,《物理学进展》创刊,委托南京大学主办。5月,成立波谱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7月,电子显微镜分会在大连召开第一届中日电子显微镜学术会议。10月,成立相图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物理研究所。11月,成立电介质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物理研究所。
1982年1月,《大学物理》创刊,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主办。4月,成立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物理研究所。5月,成立X射线衍射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上海冶金研究所。6月,成立原子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吉林大学物理系。7月,成立非晶态物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物理研究所。11月,成立表面与界面物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物理研究所。
1983年4月,成立凝聚态理论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9月,成立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0月,成立内耗与超声衰减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合肥固体物理研究所。
1984年8月,《物理快报》创刊。
1985年4月,在昆明召开第三次物理教学委员会会议,在教学研究委员会下设立:中学物理,高工物理,高等工专物理,高等师专物理,农科物理,电大物理教学等分委员会。下半年,在学会名词委员会基础上成立物理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统一领导。8月,成立“现代物理光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在航空航天部207所。
1987年9月,《高压物理学报》创刊,由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10月,《化学物理》创刊,委托大连化物所主办。
1989年1月,海南省物理学会成立。4月23日,常务理事会讨论,同意中国物理学会参加亚太物理学会,并为该组织发起成员之一。8月,教学研究委员会教育学院分委员会正式成立;成立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南京大学
1990年10月,成立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北京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中心。
1994年4月,成立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
1998年3月,在杭州大学举行中国物理教育网网络中心成立大会。
稳步发展
2004年3月,民政部批准成立等离子体物理分会。12月,中国物理学会获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称号。
2005年12月,中国物理学会获得中国科协系统全国性学会2005年度综合统计年报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2007年12月,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会决定,同意中国物理学会成立国际交流委员会。
2012年3月,中国科协批复,同意成立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同意内耗与超声衰减专业委员会更名为内耗与力学谱专业委员会。6月,成立计算物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科院物理所。
2017年,中国物理学会获评2015年度中国科协系统综合统计优秀单位、2015年度全国学会财务决算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度科协系统统计调查工作优秀单位。
2023年8月17日,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宁夏银川召开。
组织体系
机构部门
据2017年11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理事会设立了八个工作委员会和一个办事机构,中国物理学会的组成还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及31个分会、专业委员会。
人员编制
据2017年11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共有理事99人,常务理事33人,其中,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5人、秘书长1人;有个人会员约40000人。
国际交流
据2017年11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于1984年加入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1990年参与创建亚太物理学会协会(AAPPS),与美国物理学会、欧洲物理学会、英国物理学会、韩国物理学会等多个国家/地区的物理学会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术成就
学术刊物
据2017年11月学会官网显示,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刊物有11种,所属分支机构主办的刊物有11种。
分支机构主办期刊:《低温物理学报》《发光学报》《波谱学杂志》《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高压物理学报》《光散射学报》《量子光学学报》《质谱学报》《液晶与显示》《国际物理教育通讯》
学术交流
据2017年11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其所属分支机构每年举办各类国内、国际学术活动约80次。
2016年,学会及其分会、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约97次,其中,国际会议20次。
2015年,学会及其分会、专业委员会举办各类学术会议约80次,其中,国际会议约20次。
2016年秋季学术会议设19个专题进行分组交流,共收到会议论文1523篇,安排分会报告361个、口头报告414个、张贴报告748个,评出优秀海报奖82个。同期举行的还有:物理学院(系)院长(主任)联谊会、女物理工作者圆桌讨论会、秋季会议组委会会议等专题会议。
2015年秋季学术会议设粒子物理、场论与宇宙学,核物理与加速器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纳米与介观物理,表面与低维物理,半导体物理,强关联与超导物理,磁学,软凝聚态物理与生物物理,量子信息,计算物理,统计物理与复杂体系,电介质物理,液晶,极端条件物理,以及超快物理等18个专题进行分组交流,共安排313个分会邀请报告、405个分会口头报告。
在北京举行的第33届国际半导体物理大会上,有全球35个国家/地区的1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涵盖半导体物理和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各个研究方向,共安排11场大会报告、72个邀请报告、287个口头报告和792个张贴报告。同期举办“诺贝尔论坛”,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Klaus von Klitzing教授、Hiroshi Amano教授、Shuji Nakamura教授,以及中芯公司吴汉明博士应邀做了主题报告。
在上海举行的第19届国际磁共振大会上,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地区的近70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交流了在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固体核磁共振方法、液体核磁共振方法、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分子成像、电子自旋共振/四极共振/磁共振谱、核磁共振超极化技术等热点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会议期间,组织颁发了国际磁共振大会奖(ISMAR Prize)。
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国际生物物理学术会议上,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地区的383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分12个专题、3个分会场进行交流,90余位国内外优秀学者做邀请报告,听众近500人。会议共张贴海报120余张,收到论文摘要150余篇。会议还组织了“青年科学家奖”颁奖会。
2016年,学会举办了第十一届科普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院士科普报告、“水基本物理问题”高端论坛、支持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创建“胡氏三杰”自然科学实验中心等科普工作。
2014年,学会举办了“第十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物理专题学术交流会、第二届中国物理学会女物理学家巡回报告会、院士讲科普、科学家进校园等科普活动。
名词审定
1934年开始,陆续出版了由中国物理学会审定的《物理学名词》。
2006年,学会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名词委)1996 年公布的《物理学名词》基础上开展了修订工作。如Q字头的名词数量,和96版相比增加了约2倍,新添词大多以quantum 和quasi-开头;以spin开头的词,为原有词条数的3倍。在名词分类目录表上,特别添加了“交叉学科”栏目,包括天体物理、宇宙学、非线性物理、生物物理、信息物理等方面的部分词条。新版收录的词条总数超过14000则,约为96版的1.8倍。2016年2月,新版《物理学名词》进入公示阶段。
人才培养
奖项设置
据2017年11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在不同时期先后设立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奖谢希德物理奖黄昆物理奖以及萨本栋应用物理奖。
学科竞赛
2016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参加预赛的学生达62万余人,参加复赛的学生3.7万余人。360名优胜者参加了10月28日-11月2日在湖北武汉、黄冈两地举行的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决赛评出一等奖100名,二等奖122名,三等奖138名,另评出总分第一、理论成绩第一、实验成绩第一、女生成绩第一等四项单项奖。2016年5月,在第17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代表队8名选手全部获得金牌;2016年7月,在第47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代表队5名选手全部斩获金牌。
2015年,全国共有559475名学生报名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32315名学生参加复赛理论考试,2382名学生参加复赛实验考试;决赛评出一等奖102人、二等奖120人、三等奖138人。2015年5月,在第16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大陆共组织两个代表队、16名选手参赛并全部夺得金牌;2015年7月,在第46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5名中国选手获得金牌。
2014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参加预赛的学生共有521322名,30563人参加复赛理论考试,2307人参加复赛实验考试;决赛评出一等奖61人、二等奖121人、三等奖178人。2014年5月,在第15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队选派的8名选手全部获得了金牌;2014年7月,在第4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队选派的5名选手全部夺得了金牌。
2014年10月,在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大奖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约2000名教师参加会议并观摩了比赛,共有59位青年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比赛,其中,高中教师30位、初中教师29位;评出一等奖39人、二等奖20人;在自制教具评比中,共收到参赛作品117件,最后评出一等奖29件、二等奖63件。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学会图标左边为深蓝色、右边为绿色,由英文简称CPS的艺术图案构成。
精神文化
学会风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学会精神:献身、创新、求实、协作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3日,入选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特色一流学会拟支持学会名单,拟支持金额为95万元。
学会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中国物理学会章程.中国物理学会.
学会简介.中国物理学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9 14:18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