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论坛
2014年在美国国会大厦内举行的由中国协会和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联手举办的环境保护论坛
中国环境论坛,是2014年3月19日下午在美国国会大厦内举行的由中国协会和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联手举办的环境保护论坛。
会议背景
2014年3月19日下午,由中国协会和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联手举办的中国环境论坛在美国国会大厦内举行。
这一论坛的举行得到了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东亚及太平洋事务专门委员会主席、参议院环境及公共服务、水与野生动物专门委员会主席本.卡丁、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成员格雷戈里.米克斯等美国国会议员的支持。
会议过程
美国环保署负责国际事务的执行署长助理西田珍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她说,美中两国一直在保护环境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并积极落实《美中能源和环境合作十年框架》。目前,两国合作的两个重点领域是空气质量和净水。现在的要务是通过正确的政策、不断的科技进步、公众的更多参与切实落实相关项目。诸如洛杉矶等美国城市也曾经历严重污染,其治理经验可供两国合作时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蓝虹在发言中认为,为了控制大气污染,中国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燃煤是中国大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彻底改变,雾霾等污染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解除。以天然气代替煤的策略还需要更强大的技术支撑。在这方面,美国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先进经验。此外,中国碳交易市场因为刚刚建立,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很多问题。美国有很多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在这一领域,中美之间可以开展更多合作。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总裁何平博士认为,以牺牲环境和公共健康的传统发展模式是不能接受的。中国必须改变发展模式。绿色和低碳是唯一的选择。绿色和低碳发展需要政策改变、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但最重要的是积极的公众参与和支持。通过政府和公众共同合作,中国能够让碧水蓝天重现。他认为,政府需要把环境质量作为一个发展的基准。在美国,空气区是根据其污染程度和对污染物的敏感度标示为不同的级别。对于一类的区域,是不允许增加新的污染的。所以任何会带来污染的项目都将会得到控制。这些中国都可以借鉴学习
会议结论
中国协会主席约翰.迪克逊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在中美合作中,环境保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可喜的是,中美两国相关部门和公众对此均有共识。诸多美国议员支持中国的环境保护努力便是明证。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11 09:58
目录
概述
会议背景
会议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