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活学
中国生活学术语
“中国生活学”是“研究中国人食衣住行生活的起源、相互关系、变迁发展和规律的科学。所谓“食衣住行”是指中国人饮食、穿衣、起居和出行及相关的“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旅游文化”等等。从中国的地域和民族多样性造成的中华民族古代食衣住行文化丰富多样化以及它具有的技术性(烹调技术、缝纫技术、营造法式、车船造术)、历史性、社会性、民俗性、经济性、文化性、科学性等这一特征实际出发,显而易见食衣住行研究涉及多学科,横跨自然、人文、社会科学三个领域,堪称为一门综合性“中国生活学”。
定义
“中国生活学”是“研究中国人食衣住行生活的起源、相互关系、变迁发展和规律的科学。
术语特点
“中国生活学”,可以视为“生活学”的一门分支,它与“日本生活学”或今后有可能兴起的、“美国生活学”、“法国生活学”、“德国生活学”……等等的不同之处,即表现在它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
“构建“中国生活学”是黄现璠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即已提出的构想,目前在中国史学界仍属首倡,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研究对象
“中国生活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人生活最基本的内容——中国人的食衣住行生活(即日常生活)。何谓“食衣住行”?它的定义是:“食衣住行是指人类生活维持所必需的饮食、穿衣、起居和出行,属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特征。”无论是在“自然状态” 下,还是在“社会状态”下,人光饮食不穿衣或仅仅进行衣、食、住生活而不“出穴”(原始人)或“出门”工作、劳动,显然难以维生或从事正常的社会生活和活动。
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虽然依然适用于“生活学”,特别是“中国生活学”的研究,但是深感有所不足。因而“中国生活学”研究的方法,显然必须吸收“人类学”的人类认识新论 和科学方法,以尽可能全面完整地揭示出作为生活主体的中国人与作为生活客体的中国日常食衣住行生活的历史和现状实态以及生活进化的原貌,揭示出中国日常食衣住行生活思维、伦理、心理、文化与艺术的特质。 。同样还需要广泛吸收人文、社会科学的一 些新理论和新的研究方法。
历史起源
“中国生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都来源于黄现璠著《试论“中国生活学”的构建》一文。文中的”编者按“可知“中国生活学”的历史起源。编者按全文如下:”构建“中国生活学”是黄现璠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即已提出的构想,目前在中国史学界仍属首倡,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深入研究中国古代食衣住行生活后,受当时倡议“史界改革”的新思维意识的影响和“日本生活学”相关方面研究的启示,黄现璠先生对“中国生活学”的研究对象、定义、学科设置以及研究方法或手段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提出了框架构想。黄现璠先生学林耕耘、辛劳艰苦,拳拳之心令人景仰,切切之意发人深思。本刊刊发此文,既是为了让世人了解黄现璠先生的“中国生活学”研究历程与相关成果,又是为了引起学界对构建“中国生活学”的关注、探讨和研究。本刊将为“中国生活学”的研究者提供研究平台。“由此可知,“中国生活学”的研究,目前还是属开创阶段。
现实意义
一、构建“中国生活学”,无非是试图通过论述人们日常食衣住行丰富多彩的生活、生活环境、演变史以及贯穿其中的生活哲学、伦理、方式、习俗和规律,来揭示它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作用以及所具有的现实意义。首先,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促使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强化国人的社会、文明进化观,淡化以往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观,无疑有助于国人摆脱旧的单一定向思维方式,滋生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多元开放型思维。因而引导国人在改革开放社会下的思维观念转型和“知书达礼”、重“礼”遵“仪”,增强国民的“荣耻”意识,增强当代人的人格国格观念,当属构建“中国生活学”以促使知识分子阶层习惯墨守成规的思维转化从而带动大众思想观念转化所具有的深层现实意义。
二、通过对“中国生活学”的“生活理论”构建来突被中国近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一律“拿来”的局面,理清学界以往对中国社会生活史研究范围认识模糊、研究对象界限不明、概念认识混淆不清、学科界定不明不白的混乱现象,克服研究方法粗放单调的弊端,弥补理论建设毫无建树的缺陷,从而促进学人对“生活理论”范畴内的“生活哲学”、“生活科学”、“生活伦理学”、“生活学原理”、“生活心理学”、“生活文化学”、“生活人类学”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这对加快和强化改革开放新时代下新学问和新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4 09:19
目录
概述
定义
术语特点
研究对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