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思想
2012年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国的思想》是1995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日)沟口雄三,译者是赵士林。本书前半部分主要通过与日本同类概念比较,探讨了天、理、自然、公等中国思想史中应予重视的概念,并对这些概念在宋代以降、迄于近代怎样地完成了质的展开,分别做了重点考察,后半部分绍述了宋至清末哲学、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概况。
作者简介
沟口雄三,1932年生,2010年去世,日本著名汉学家、中国思想史学家。1932年生于名古屋市,195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科,1967年名古屋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修毕。历任垮玉大学教养部助教授、教授;一桥大学社会学部教授;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沟口雄三以研究中国宋代至现代思想史而享誉学界,并是日中专家研讨项目“日中知识共同体”的骨干成员。著作有《中国的思想》《作为方法的中国》《中国的冲击》等。
图书目录
上 篇
第1章 中国的“天”(上)——与日本的比较
天的观念形成以前
天命观念的形成
与古代日本的比较
天与政治
天的根据性
天的条理性
日本的天道观与中国的生成调和的天
则天去私与道德·理法的天
第2章 中国的“天”(下)——从天谴到天理
天谴论的形成
汉代的天谴论
唐代天观的变化
北宋天观的变化
天理性的天观
作为公理的天理
第3章 中国的“理”(上)——与日本的比较
“理”这个词
日本的“理”
法与理
神与理
古学派的理观
第4章 中国的“理”(下)——理气世界观
“天理”二字
理气世界观的诞生
理气世界观的结构
理气论的展开
走向理气一元论
天理人欲论的展开
肯定人欲的天理
作为社会性调和的理
情与理
第5章 中国的自然
日语的“自然”
欧语的“自然”
中国语的“自然”
日语中的“なのづがら”(自然而然)
中国的“自然”的展开
吕坤的“自然”
戴震的“自然”
和谐的自然
第6章 中国的“公”(上)——与日本的比较
公与オホヤケ
オホヤケ(“公”)的语源
“公”的语源
政治领域的オホヤケ与公
国家主义的オホヤケ与民族主义的公
公立与公有
ワタクシ(“私”)与私
第7章 中国的“公”(下)
天下为公
宋代的公
明末的公私
清末的公私
《大同书》
多数国民的公与少数专制者的私
孙文的“大同”
下 篇
第8章 宋学的兴起
所谓“宋学”
宋学兴起的背景
王安石的改革
新体制的秩序观
朱子学的形成
朱子学的哲学特征
第9章 宋学的发展
朱子学在日本的发展
日本对朱子学的吸收
近世社会的特征
朱子学的东渐
朱子学在日本的变化
日本社会中的儒教
第10章 阳明学的兴起
朱子学的渗透
朱子学的体制教条化
明初的朱子信徒
修正朱子学的动向
王阳明的致知格物说
新圣人观
道德实践的平民化
道德实践主体的扩大
阳明学兴起的背景
第11章 阳明学的发展
民众道德的扩展
无善无恶论的兴起
阳明学所完成的历史作用
日本的阳明学
大盐中斋的阳明学
西乡隆盛的敬天爱人
第12章 16—17世纪的转换(上)——君主观的转换
与日本的比较
明末的君主观
新的君主观
民的自私自利与皇帝的大私
清代的变迁
第13章 16—17世纪的转换(下)——田制论的新发展
井田论的传统
民土观基础上的新田制论
明末清初时期的田制论
清朝末期的田制论
土地国有论与公有论
作为中国近代开端的明末清初时期
第14章 从清代到近代(上)——从“封建”到地方分权
作为时代标志的“封建”
明末清初时期的“封建”概念
地方官的当地论与地方自治
清朝中叶的封建论
清末的封建论
清末民初的连省自治运动
民国的“封建”
第15章 从清代到近代(下)——“大同”的近代思想
近代政治思想的吸收
洋务官僚对议院制的关注
设立议院的舆论
革命派的兴起
辛亥革命与革命之后
孙文的三民主义
中国“大同”近代思想的特征
译后记
参考资料
中国的思想.豆瓣读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0:40
目录
概述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