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下属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矿业大学与徐州市政府依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应用需求,结合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布局,采取“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组建的。研究中心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的学科优势,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为一体的高水平研究机构,拥有“矿山互联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感知矿山物联网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是中国矿业大学与徐州市人民政府共建单位、中国矿山物联网协同创新联盟发起单位、江苏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智慧矿山分中心建设单位。
简要概况
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是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应用需求,依据江苏省传感网产业的发展布局,2010年3月14日与徐州市签订共建研究中心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开始筹建,同年7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经过半年的建设,该中心取得了快速发展,国家安全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审议通过了感知矿山示范工程的技术方案,这是国际上通过的第一个感知矿山技术方案。依托“研究中心”,成立了“中矿智慧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省发改委批准成立“江苏省感知矿山物联网研究中心”,省科技厅批准建设“江苏省感知矿山物联网工程中心”。在徐州的夹河煤矿建立起第一个感知矿山的示范基地,2013的6月份,感知矿山的技术将在全国煤矿推广。
研究目标
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的研究目标是“形成新型煤矿安全技术体系;构建井下通风、排水、应急救援三大系统,实现煤矿生产的掘进、采煤、运输、供电的无人化或少人化作业”。
领导视察
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省长助理徐南平院士等领导先后考察该中心,并给予充分肯定。
2011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一行莅临考察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他说,中国矿大是国家著名高校,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在时代的变迁中顽强拼搏求进步,在新时期能够与时俱进谋发展,办学特色鲜明,在面向行业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他指出,为了赶超世界先进的工程技术水平,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面向未来为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意义重大,综合性工程类大学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矿大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能够依据优势学科,结合国家科技发展需要开展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潘云鹤副院长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科学研究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也要重视实践应用研究,既要争取横向科研项目,也要抓住纵向科研项目,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他指出,不但国家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校也要发展战略性新兴学科,要考虑把学科发展路线图研究好,尤其是把战略性新兴学科确定好,与国家发展的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他表示,有理由相信中国矿大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会为国家建设作出卓越的贡献,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大学。
主任
2011年9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受聘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南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校长葛世荣出席聘任仪式并为姚建铨院士颁发了聘书,副校长赵跃民主持仪式和报告会。校党政办、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信电学院相关负责人及信电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仪式和报告会。
聘任仪式后,姚建铨院士为在场师生作了一场关于“物联感知”和“智慧城市”的主题报告。
姚院士围绕物联感知与智慧城市、光纤传感器、光纤煤矿\u77ff山安全综合检测预警系统这三大主题展开报告,论述了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
他指出,“智慧城市”是“物联感知”的热点,也是它的重要标志,同时,“智慧城市”需要应用最新的“物联感知”体系结构。
他强调,走“数字城市”到“智能城市” 到 “智慧城市”的发展道路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出路;物联网技术与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统筹并举发展不仅是当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4 12:59
目录
概述
简要概况
研究目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