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文化与科学传播研究
2011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国科学文化与科学传播研究》是2011年3月1日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谢清果 。
内容简介
《中国科学文化与科学传播研究》以科学文化为研究对象,着重阐述中国科学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形成的传播基础。首先是把握科学文化的本质与内涵,揭示科学文化兴起的社会背景,着重阐明科学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理念,可以成为人们理想思考世界的基本文化范式。其次,着重考察科学文化的社会功能,充分意识到科学文化是民族复兴的文化动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基础,科技创新的文化支撑,沟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文化桥梁,先进文化前进的重要方向,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科普工作转向的文化依据。再次,我们以墨家学派为分析墨家科学实践过程中的文化精神以及墨学人文关怀中的科学思想含量,得出墨学是一种充溢科学文化的流派,墨学过早式微,使我国古代社会伦理政治型文化成为主流,科学文化反而隐而不显。而近现代墨学的复兴,正是适应了中国科技腾飞的时代需要,我们应当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科学文化因素,从而锻造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最后,从中国近代科技传播史的视角剖析中国科学文化形成的传播源泉。其中,除了关注西方科技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侧重探索科学研究、科学政策、文化思潮在中国近代科技传播中的表现,从而为阐明中国科学文化的?成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
图书目录
绪论
上篇 科学文化的本质内涵
第一章 静悄悄的革命:科学文化理念的兴起
第一节 科学文化观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科学文化的本质及其内涵
第三节 科学文化的特征
第四节 科学文化学的学科建构
第二章 科学文化:反思科学的结晶
第一节 “科学文化”提法的合理性确证
第二节 诠释科学的观念革新
第三节 科学与人文互镜中的科学文化
第四节 科学与文化观照中的科学文化
第五节 科学文化的时代价值
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科学文化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勃兴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内涵、特征及其社会效应
第三节 后现代话语与科学文化语境的神合
中篇 科学文化的社会功能
第四章 科学文化:民族复兴的文化动力
第一节 近代中国落后的科学文化溯源
第二节 民族复兴的科学文化动力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科学文化的思路
第五章 科学文化: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基础
第一节 时代呼唤科学文化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对科学文化的需求
第三节 科学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
第四节 科学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互动
第六章 科学文化:科技创新的文化支撑
第一节 国家创新体系的科学文化背景
第二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文化形态
第三节 创新文化的科学文化本质
第四节 科技创新的科学文化土壤
第七章 科学文化:沟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桥梁
第一节 人文主义的追问
第二节 科学主义的反思
第三节 寻求沟通的桥梁
第八章 科学文化:先进文化前进的重要指向
第一节 先进文化语境中的科学文化
第二节 科学文化视野中的传统文化现代转型
第三节 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向
第九章 科学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第一节 科学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第二节 科学文化演化为精神文明的几个层面
第十章 科学文化:科普工作中心转向的文化依据
第一节 科普工作中心转移的科学文化取向
第二节 科普工作关注科学意识
下篇 中国科学文化的传播源泉
第十一章 墨学复兴的科学文化背景与时代价值
第一节 墨学复兴的科学文化背景
第二节 墨学复兴与文化绵延
第三节 墨学复兴与传统文化转型
第四节 墨学复兴与民族思维方式的优化
第十二章 墨家思想的科学文化意蕴
第一节 墨家人文思想中蕴含着科学精神
第二节 墨家科学思想中洋溢着人文关怀
第三节 墨学对当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的借鉴与启示
第四节 墨学复兴与文化选择
第十三章 科学文化语境中的墨家思想
第一节 墨家开创科学精神的历史先河
第二节 墨家学派——科学共同体的雏形
第三节 墨家学派对科学教育的可贵实践
第四节 墨学学派对科学方法的求索
第十四章 中国近代科技传播的途径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近代科技传播的进程及其特点
第二节 中国近代科技传播的基本途径
第十五章 科学研究:近代科技传播的本土化追求
第一节 近代科技传播的深化呼唤科学研究
第二节 中国科学研究推动近代科技传播的历程
第三节 中国近代科学研究体制化的社会影响
第十六章 科技政策:搭建近代科技传播的温床
第一节 科技政策护航科技传播的历史回溯
第二节 科技政策演变与科技传播的历史考索
第三节 近代科技政策促进科技传播效果评价
第十七章 文化思潮:中国近代科技传播的思想激荡
第一节 中国近代科技传播的文化效应
第二节 文化思潮与近代科技传播进程
第三节 文化思潮扩大了近代科技传播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谢清果,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已出版专著《紫气东来——太上道祖圣传》(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先秦两汉道家科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7年)、《老子大道思想指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中国道家之精神》(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生命道教指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中国近代科技传播史》(科学出版社,2010年)、《中国视域下的新闻传播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和老予学养生——老子健康的传播智慧》(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和老子学传播一老子的沟通智慧》(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合著有《科学思想的升华》(科学出版社,2005年)、《中国宗教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朱子理学与武夷山文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道教与中国养生智慧》(东方出版社,2007年);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和参与“中国近代科技传播史”、“道家符号传播思想研究”、“科技传播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一国两制新闻理论与实践”、“百年道学研究与创新工程”等国家省部级课题8项。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19:2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