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隶属中国科学院,依托是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先后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
原子力显微镜,低温
扫描隧道显微镜,
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和扫描
近场光学显微镜等表界面微纳结构分析仪器,为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建立了技术基础。利用与此相关的纳米技术和独特的单分子表面组装技术,成功获得了在不同条件下固体表面的有序原子分子层,并成功研究了有机固体和表面大分子的表面结构及分子组装结构。利用STM、AFM及其它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系统地研究了体外体系中三链DNA的形成条件、结构特征及生物学作用。
近年来实验室致力于单分子物理化学及分子纳米结构研究,提出了利用修饰STM针尖的分子识别技术和表面自组装方法的手性识别技术,成功进行了分子内精细结构及手性分子构型的扫描隧道技术判别。成功进行了多种条件下表面多元低维纳米结构的构筑,并在大气及溶液条件下实现了对单分子位向的调控。利用电化学和分子自组装技术,在诸如分子整流器等纳米器件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在有机与
无机材料,C60系列材料等纳米尺度材料的构筑以及在催化、传感、电化学方面的应用,单分子纳米材料在生物识别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实验室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一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五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四名,研究领域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及其它交叉学科的前沿课题。通过十余年来的努力,实验室为我国纳米科学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形成了一支水平较高的科研群体,为深入开展纳米科技的研究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验室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科技部等各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2001年至今已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其中在Science等高影响因子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这些研究结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及引用,部分成果被美国化学会等专业网站和刊物报道,另有多篇文章内容被选为杂志封面。
提升总体研究水平,加强原创性创新研究,是本实验室不懈的追求,我们将再接再厉,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争把实验室建成在国际学术界纳米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集体。我们热诚欢迎有志于纳米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年学子加盟本实验室,和我们一起努力,为达到上述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