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下属机构
本着公开、开放的原则,实验室积极对外开展学术交流。设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制定了开放基金管理办法,对外公开发布指南和公开征集项目,对项目申请进行公平、公正的评审,择优立项并公开发布。每年批准约10项开放基金,分别给予2-3万元经费的支持,获支持的项目负责人属于实验室流动人员的一部分。
研究方向
生物质能源、非碳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集成优化。在分散能源高效富集如光合作用模拟、高效太阳能转换材料、聚光及跟踪技术、波浪能收集等,在低品位能源高效转化如光化学转化利用、中低温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燃料制备、地热资源综合利用等,非稳定能源储存及输送如高效大容量储能材料、多能互补应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控制技术等方面,开展核心技术研究,进行技术集成,以期突出原理创新和工艺技术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发展历史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原名: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科学院组织高水平可再生能源领域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创建于2001年12月,2009年5月通过验收,2007年以来顺利通过历次评估,并连续获择优支持。2013年,经中科院批准,实验室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科发计字[2013]49号)。重新定位了依托单位与实验室的关系,凝练了科技目标,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科研条件
实验室瞄准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瞄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国际前沿,坚持“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原则,坚持原始创新和技术集成相结合,研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共性基础问题,开发核心技术,形成解决方案,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重点突出原理创新和工艺技术创新,在分散能源高效富集、低品位能源高效转化、非稳定能源储存及输送等开展核心技术研究,进行技术集成,形成解决方案。在重要方向上做出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创新贡献,形成一批具代表性和有社会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及研究成果,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国内高水平科研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技术辐射基地。
科研成就
其下设置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管理3个研究方向共13个研究室和1个分析测试中心。秉承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坚持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原则,重点开展具有明确需求的科研工作,在生物质能源利用、非碳能源利用技术开发、能源战略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一批具有标志性、引导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科技成果。生物质航空燃油关键技术获2018年度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集波浪能发电、养殖、旅游为一体的半潜式多功能平台,已获中国、欧盟和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南海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首台500kW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舟山号“,于2020年7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
人才培养
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总值约1亿多元,科研用房约1.72万平方米。共有155名固定研究人员,其中高级职称100名。博士生培养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硕士生培养点7个。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2020-08-08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21 13:04
目录
概述
研究方向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