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是专门从事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历史沿革
1958年10月,根据当时中南地区工农业蓬勃发展的需要筹建,主要计划从事船舶推进内燃水泵及深耕犁的研究,名称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力学研究所。
1959年,发展为五个研究室、二个组、一个综合加工厂,规划主要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
1961年,中国科学院合并建立中南力学研究所,所址设在武汉。
1962年12月14日,根据所从事的研究内容,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石力学研究所。
1963年9月26日,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岩体土力学研究所。
1970年7月,中国科学院岩体土力学研究所实行以地方为主的双重领导;12月15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湖北岩体土力学研究所。
1978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湖北岩体土力学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体土力学研究所。
1985年4月23日,中国科学院批准改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1987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科学仪器厂编制取消,正式并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1998年,研究所定位为高技术应用基地型研究所。
2001年12月,岩土力学开放实验室被批准成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2002年3月,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体系;12月,根据创新任务重新组建的环境岩土工程研究室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007年1月,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的立项批准。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21年底,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余人。一线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90%,45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占72%。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者:陈从新
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得者:陈健、刘建军
科研部门
据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拥有3个科研平台、下设7个研究、开发与支撑平台以及5个产业化平台。
所属科研平台:油气地下储备与开发研究中心、海洋与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岩土工程前沿交叉研究中心(筹)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下工程灾变与防护工程实验室
湖北省技术创新中心:湖北省深地储能技术创新中心
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生态高值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设施平台
据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下设的实验测试中心拥有岩石力学特性测试、土力学特性测试、岩土体细观结构测试、岩土工程模型实验、现场监测、原位测试6个实验平台,可提供岩土体细微观结构特征与物理力学参数测试、复杂条件下力学特性和破坏机理研究、大尺度物理模型实验、岩土工程运营稳定性监测等实验测试和技术支撑服务。
合作交流
2021年5月2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与湖北省地质局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武汉岩土所举行。
2023年6月1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流座谈会在武汉岩土所举行。
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
2021年9月30日,被列入“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首批挂牌组建名单。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完成涉及水利水电、能源、资源、交通、市政、海洋与国防等众多领域600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
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有2842篇论文被SCI收录,EI及ISTP论文共4889篇。
据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奖励和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成果奖86项)。授权专利964项(其中发明专利458项、实用新型专利506项),专著与译著102部,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权309项。
学术期刊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是1982年在国际岩石力学专家陈宗基先生倡导下创办的科技期刊,《学报》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百强报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湖北十大名刊及EI核心收录期刊,被EI、《英国剑桥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和CSCD等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和武汉大学联合主办;创刊于2009年10月,为中国岩土力学与工程领域英文学术期刊,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逢双月15日出版,并采取开放获取出版模式;2013年开始与Elsevier合作;2014年被GeoBase数据库收录;2015年被Scopus数据库收录;2016年被ESCI收录。2017年JRMGE的CiteScore分值为3.13,在175种科技期刊排名第11位;2019年1月在Web of Science的计算影响因子为2.66,排在该领域38种SCI期刊的第15名。
《
岩土力学》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月刊。期刊主要报道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研究、测试技术与方法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以及学术动态等。该刊是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信所)。
《
土工基础》是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该刊以刊载有关岩土工程实录、地质勘察技术、土工测试方法、土力学及岩石力学的基本理论、地基基础工程处理、各类型桩基以及岩土工程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新发现等方面的文章为主要内容。其中还将针对省市的城乡建设现代化、特别对沿江滨湖地区的沼泽沟塘的软土和一般填土用作地基基础问题的理论阐述并经验介绍。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牵头建设单位。设有1个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土木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工程力学
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工程力学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土木水利
教学建设
据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自1981年恢复招生以来,共招收研究生1600余人,毕业1000余人,拥有在读研究生282名(博士生175人)。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形象标识为圆型表示地球,代表岩土所科研对象;e代表engineering工程,变形m代表mechanics力学,同时代表信息时代与多学科的交融;线条旋转象征边坡、隧洞,代表岩土所学科与工程紧密结合;线条旋转象征着岩土所学科涉及多领域,整体完整表达了“唯实、求真、协力、创新”八字院风,同时体现岩土所”团结协作,重在实践,开拓求真,敢为人先”文化精神。
精神文化
唯实、求真、协力、创新
团结协作,重在实践,开拓求真,敢为人先
科普活动
2023年9月1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一中学开展科普讲座。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