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具有现代化科研与工作条件、具有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队伍的国立科研机构。
历史沿革
1958至1962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筹建,先后经历了辽宁电子技术研究所自动化(903)专业、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阶段。
1968至1970年,业务工作由国防科委第十五研究院代管。
1970年7月,回归中国科学院。
1972年8月,名称确定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1984年,依托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建设的国家机器人示范工程正式启动。
1989年,建立中国科学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
1996年,依托机器人示范工程建立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997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为全院首批获得批准进行分类定位的单位。
200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建立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批准。
2011年6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整体择优支持研究所行列。
2015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组建的沈阳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在东北大学成立。
2016年11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倡议发起的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
2018年10月24日,由中国科学院、辽宁省、沈阳市共建的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在沈阳揭牌。
2021年2月25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加入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
2023年8月18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宁夏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拥有正式员工14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600多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于海斌、刘连庆
科研部门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拥有14个科研部门,1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平台以及7个高技术公司。
国家级研究中心:
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辽宁)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网络化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工业物联网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激光3D打印工艺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智能检测与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机器智能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微创手术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水下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工业网络与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所属科研部门:机器人学研究室、水下机器人研究室、空间自动化技术研究室、光电信息技术研究室、智能检测与装备研究室、智能产线与系统研究室、海洋机器人前沿技术中心、工业控制网络与系统研究室、海洋信息技术装备中心、数字工厂研究室、工艺装备与智能机器人研究室、水下智能无人装备研究室、机电产品制造中心、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设施资源
截至2021年底,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图书馆馆舍面积1700多平米,藏书6.3万册,期刊近千种,自动化领域核心期刊占90%。能够访问的中国国内外网络数据库超百种,可获取的资源量数千万条。通过多种方式引进中国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如Web of Science、EI、SCOPUS、IEEE、Elsevier、Springer、Wiley、PQD、CNKI、万方、维普、超星等相关中国国内外学术文献和科技报告全文数据库等。
合作交流
2020年4月11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沈阳举行。
2023年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中国医科大学签约仪式在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举行。
荣誉表彰
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党总支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2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团委被授予2021年度“辽宁省先进团委”称号。
2022年5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研究集体获得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科研成就
科研方向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智能制造与光电信息技术。
科研成果
多年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着眼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凝练研究方向。在水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方面取得多项有显示度的创新成果。其中“‘CR-01’6000米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科研成果被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并获得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工业机器人成功实现产业化,“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发及工程应用”项目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工业现场总线技术打破中国国外垄断,研发出基于FF现场总线技术的系列化产品。“基于现场总线的新一代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科SIACON)”2001年被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现场总线分布控制系统开发及应用”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制电视跟踪与测量设备多次执行了“神舟”号系列飞船发射、回收的跟踪与监测任务。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获得国家、科学院、各部委及地方科技奖励394项。
学术期刊
《
机器人》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共同主办的科技类核心期刊,主要报道中国在机器人学及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的、有重要意义的学术进展及研究成果。主要报道中国在机器人学及相关领域中的学术进展及研究成果,机器人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应用实例,发表机器人控制、机构学、传感器技术、机器智能与模式识别、机器视觉等方面的论文。该刊优先报道在上述领域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取得重大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达到国际或中国国内先进水平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和技术实现成果;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攻关项目的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有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青年作者优秀论文等。 该刊的主要栏目包括综述与介绍、论文与报告、研究通讯、实际问题研讨、短文等。
《
信息与控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共同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载信息与控制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的、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该刊优先报道在上述领域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取得重大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达到国际或中国国内先进水平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和技术实现成果,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攻关项目的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有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青年作者优秀论文等。该刊的主要栏目包括综述与介绍、论文与报告、研究通讯、实际问题研讨、短文等。
人才培养
学科设置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个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机械、电子信息
教学建设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从1981年开始招生,拥有丰富科研与教学经验的导师近200名;每年招收硕士生90余人,博士生50余人。研究所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和辽宁大学等联合培养招收研究生,每年计划联合招收100名以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标识采用沈阳自动化所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缩写SIA组合而成,左半部为S,右半部为I。电子、卫星等高科技象征环绕其间,整体图形为A。图案中字体的结构互相依连,表示自动化的抽象性含义。图案的整体突出了A字,突出了沈阳自动化所的重要专业方向,使图案以简洁、明快的动感来象征沈阳自动化所不断创新、向前发展。
精神文化
“海人”精神: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团结协作、敢为人先
文化活动
2023年5月13至14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组织举行了“遇见科学预见未来”主题公众科学日活动。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