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动计划
2018年美国司法部启动的一项行动
“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是2018年11月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司法部启动的一项计划,要求94个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以应对所谓的来自外国的“安全和技术威胁”。田纳西大学前副教授胡安明是第一个作为“中国行动计划”的目标而受审的人。
发展历史
2018年11月,时任美国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提出并启动了一项名为“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的行动,以应对所谓的来自外国的“安全和技术威胁”。美方称制定“中国行动计划”的原因在于,“非传统情报搜集人员已经侵入了知识产权领域,包括实验室、大学和国防工业基地的研究人员正在被利用,进行了与美国利益相悖的技术转移”。
2021年2月1日,由美国马里兰州参议院多数党参议员苏珊·李和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学研究所特里·利尔曼共同牵头的科学家和民权联盟,致信美国众议院公民权利与自由委员会主席杰米·拉斯金,要求其对近年来美国司法部对华人科学家的调查举行听证会,并呼吁结束“中国行动计划”。
2022年1月13日报道,美国学术界向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施压,要求司法部终止所谓“中国行动计划”。
2022年2月23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司法部宣布将终止为期三年备受争议的“中国行动计划”,承认不公正对待美国华人不是正确方法。
2022年2月25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麻省理工学院陈刚教授撰写的社论,控诉美国司法部的“中国行动计划”。
2024年7月11日,“中国行动计划”首个被起诉的华裔学者陶丰,其十项重罪也已经全部撤销。
2024年9月12日消息,由得克萨斯州共和党籍众议员兰斯·古登(Lance Gooden)发起的一项法案,已于当地时间9月11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37票对180票获得通过,其内容是在美国司法部之下重启一项为期6年、类似“中国行动计划”的新计划,宣称要遏制对美国知识产权和学术机构的间谍活动,并制定一套针对实验室和大学研究人员的执法策略。对于自己提出的这项法案,古登明确声称,该法案旨在恢复2018年特朗普政府时期发起的“中国行动倡议”,“中国对美国大部分的贸易盗窃行为负有责任”。
社会影响
“中国行动计划”启动不久后,很多在美国大学工作和学习的中国学者和研究人员就成为该计划的目标,受到联邦指控甚至遭到刑事指控和逮捕,这其中就包括胡安明,他是第一个作为“中国行动计划”的目标而受审的人,后起诉被撤销,已经恢复教职。
2019 年 8 月 21 日,堪萨斯大学副教授陶丰突然被捕。陶丰就此成为特朗普执政时期“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的第一名被告。2023年1月8日,法官Julie Robinson驳回了美国政府方面对陶丰30个月监禁、10万美元处罚的请求,但他的虚假陈述罪名仍然成立,并要接受不超过2年的缓刑期。
2021年 04月27日,环球网称:上周四,华裔女科学家游晓荣(音译)被美国联邦法院裁定共谋盗窃商业机密罪、经济间谍罪和电信欺诈罪等5项罪名成立。上周三,美国司法部宣布对南伊利诺伊大学华裔数学教授肖明庆(音译)提起诉讼,指控他犯有两项电信欺诈罪和一项虚假陈述罪,由于违反税法被定罪,被判缓刑一年,无需入狱——法官也驳回了检方要求其服刑和缴纳大额罚款的请求。
哈佛大学利伯案、麻省理工陈刚案(起诉被撤销,已经恢复教职),以及爱默里大学李晓江案等。
虽然美国司法部已于 2022 年 2 月 23 日宣布终止“中国行动计划”,也承认不公正对待美国华人不是正确方法。但不到一个月后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医学院的华人教授林海帆就遭到停职调查,在校方表态全力支持学者的情况下,3 个月后得以复职。
2022年12月,付向东因受“中国行动计划”调查困扰,辞去了在美国的大学终身教职。
2018年12月21日,美国司法部网站发布消息,指称35岁中国公民谭鸿锦在美国Phillips 66能源公司任职期间,为其中国的新雇主窃取了Phillips 66公司新一代电池技术,包含数百份商业秘密文件,价值超过10亿美元。谭鸿锦因该事件失去了两年零八个月的人身自由,身体、精神、经济、名誉均遭受严重打击。
社会评价
赵美心在众议院发言时表示,“中国行动计划”体现出的是“新麦卡锡主义”,并因“民族血统”而对无辜的亚裔美国科学家进行“种族定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无论是所谓的“中国行动计划”,还是美国内甚嚣尘上的反亚裔言行,都是美国内系统性种族歧视问题的体现,都反映出美国根深蒂固的社会顽疾。发言人指出,美国上届政府司法部门2018年启动的所谓“中国行动计划”大搞有罪推定、人为设置年度办案指标,纯属政治操弄,违背美国自身倡导的法治精神,必将继续遭到美各界有识之士的谴责和抵制。我们敦促美方有关行政部门认真倾听美国各界的客观理性声音,摒弃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纠正错误做法,停止滥用司法力量滋扰打压中国在美留学生和研究人员,为中美在科技、人文等领域的正常交流合作提供有利条件。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8 10:16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