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
期刊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1932年11月创刊于北平,半年刊,属于经济刊物。该刊由陶孟和、汤象龙担任主编,北平社会调查所负责出版工作,后期由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负责出版工作,该所位于北平西安门内文津街。上海商务印书馆是该刊物的总代销处。该刊于1936年5月迁往南京出版,后来在1937年3月第五卷第1期出版后,更名为《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并以季刊形式出版。馆藏仅有1932年11月至1936年5月出版的部分刊物,共7期。
栏目方向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封面上方印有刊名,刊名下方印有刊期和目录,刊名下方印有出版单位和发行单位。该刊首版的发刊词中称,“要认识现在的人类生活的任何方面我们便不得不追溯到他的历史的过去,因此有的人便说社会科学的大部分都是历史,社会科学的大部分都是历史的说法固然未免过于夸大,但是社会科学的研究的确离不开历史,却是不容否认的,而且自从各种社会科学的发展以来,向来所公认的历史的范围逐渐扩大,包括人类生活的各方面而形成所谓文化史或社会史或分演成为个别的社会制度史,也是人所共见的事实。”
该刊每期设有目录页,并设置有固定栏目,主要有论著、特载、书籍评论、杂纂、史料参考等栏目。其中“论著”在刊内占据大量篇幅,主要刊载近代历史上各类经济制度、贸易往来的影响等。这类文章学术性强,参考价值高。“书评”主要是对相关书籍的介绍推荐。“史料参考”栏目主要是相关历史资料的列举。该刊在抗战以前即已取得一批重大研究成果,例如梁方仲在该刊发表的《一条鞭法》,是对我国近古田赋制度的一个总结性研究,得到我国和日本许多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赞许。他的《明代户口、田地及田赋统计》第一次把统计学的方法运用于经济史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另外,该刊创刊时,正值故宫清朝大内档案发现,社会科学研究所汤象龙等在整理这批档案的经济史资料方面倾注了很大的精力,该刊还出版了清代档案的专号。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馆藏较少,但每期刊载丰富,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料和专题论文,对于分析经济史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研究材料,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人员编制
该刊的主要撰稿人:孙毓棠、梁方仲、袁震、吴晗等。
期刊简介
1935年第三卷起改由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出版。以研究经济问题,带动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为宗旨。每年出版一卷两期。自第一卷第一期(1932年11月出版)至第四卷第一期(1936年5月出版)由陶孟和、汤象龙主编。第五卷第一期(1937年3月出版)起改名为《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编辑委员会由朱庆永、谷霁光、吴晗、吴铎、夏鼐、孙毓棠、张荫麟、梁方仲、汤象龙、刘隽、罗尔纲组成。强调注重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的专门研究。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京沦陷,社会科学研究所内迁四川南溪。第六卷于1939年6月和12月在昆明出版。自第七卷第一期(1944年6月出版)起,编辑事宜改由社会科学研究所负责,主编陶孟和、梁方仲,重申注重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史方面的专门研究。抗日战争胜利后,社会科学研究所迁回南京,出版了第七卷第二期(1946年7月)和第八卷第一期(1949年1月)。此后该刊停办。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0-17 22:35
目录
概述
栏目方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