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舞蹈,指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80年代的
中国舞蹈,继承了中国古代舞蹈 的优秀传统,随着中国社会这140多年的巨大变化,舞蹈 艺术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发展
指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 舞蹈。中国近现代舞蹈继承了中国古代舞蹈 的优秀传统,随着中国社会这140多年的巨大变化,舞蹈 艺术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登上现代舞台,是在“五四”
新文化运动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的舞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 民间舞蹈 ,多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各具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特色。 由于民间诗歌和音乐的发达,给予民间舞蹈以丰富的营养,许多民间舞蹈的基本形 式可以追溯到历史久远的古代。汉族的
狮子舞,2000多年前已有文献记载;苗族的 芦笙舞也有近2000年的历史;有些民族民间舞蹈,还保留着原始氏族社会的痕迹。 这些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清末民初的民间舞蹈,继承了
中国民间舞蹈的
传统,每逢喜庆佳节或迎神赛会上,以娱乐的形式在广场演出。当 时已出现了半职业性的民间艺人,他们流入大城市卖艺为生,聚集在如北京的天桥 、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徐家汇、开封的相国寺等地方,承袭宋代瓦舍、勾栏之 风,成为江湖艺人人才荟萃的场所。民间舞蹈进入游艺场所,改变了它的自娱性质 ,促进了
舞蹈技艺的提高,同时也渗入了迎合市民趣味的表演。在广大农村,在民 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也日益增多,并组成了草台戏班,如花鼓戏、 采茶戏、黄梅戏、 二人台 等。这些地方小戏的班社,多是 半职业性质,农忙务农、农闲卖艺。民间舞蹈趋向戏剧化,是这一时期
中国舞蹈的 显著特点。民间舞蹈还在农民战争中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如太平天国将士编演 的麻雀舞、矛子舞、剑桨舞等。
戏曲舞蹈是戏曲表演艺术中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戏曲是在古代歌舞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被吸收到戏曲中的舞蹈,有的程式化了,有 的被改造了,有的保留了完整的舞段,如剑舞、绸舞、袖舞等。随着戏曲艺术的进 步,舞蹈的技巧,尤其是在刻划人物的表演方面得到了提高和发展。清末民初建立 的各类戏曲科班,整理了戏曲演员舞蹈基本动作训练的教材,确立了各类动作规范 .20世纪初齐如山的《国剧身段谱》,论述了近代戏曲和古乐舞的渊源关系,并记 载了袖谱、手谱、足谱、腿谱等200多种身段的规范;梅兰芳、欧阳予倩等人当时 创作演出了许多歌舞并重的新戏,如《洛神》、《西施》、《贵妃醉酒》、《天女散花》等,给予
中国舞蹈以创造性的发展。
中国自唐代以来,宫廷舞蹈异常发达,但到清末已逐渐衰落,被戏曲所代替。 慈禧的女官裕容龄曾引进
日本舞蹈和西方舞蹈,但局限在宫廷表演,影响甚微。
“五四”运动以后的新舞蹈
“五四”运动以后的新舞蹈 1919年的“五四”运动,猛烈地抨击了 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化,掀起了探求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社会思潮。在这个 思潮的影响下,舞蹈艺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总体上看,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舞蹈在革命斗争中得到了发展;②外国舞蹈文 化进一步传入中国;③出现了专业舞蹈家和舞蹈团体。这些变化为发展现代专业 舞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产生了新的舞蹈艺术。
革命根据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7年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人民政权。 根据地人民在政治、经济上得到解放,迫切要求文化生活。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 艺的作用,注意领导和发展革命的文艺。在严酷的战争年代,革命文艺虽然还处于 萌芽状态,艺术上还比较粗糙,但它已从少数人欣赏的圈子里跳了出来,成为千百 万人民的文艺了。它配合革命斗争,起到了宣传群众、鼓动群众的作用。在当时 的红军中,先后成立战斗剧社(1928)、战士剧社(1930)等文艺团体;地方上,瑞金 成立了工农剧社(1932)、
高尔基戏剧学校(1938)并附设蓝衫剧团。在这些综合性 文艺团体中,舞蹈、歌舞、活报剧等占有重要地位。20年代中期一批中国革命家 赴苏学习,回国后把苏联
十月革命后的舞蹈带回根据地,30年代初在根据地传播苏 联舞蹈的代表人物是李伯钊。在她和石联星等人的倡导和传习下,不仅苏联舞蹈 《乌克兰舞》、《高加索舞》、《水兵舞》、《国际歌舞》等广泛流传,而且借 鉴苏联的经验,创造了一批表现中国工农兵生活的新舞蹈,如《工人舞》、《农民 舞》、《青年舞》、《陆海空军舞》等。这些舞蹈在根据地和红军中相当流行, 以后在部队中创作的“战士舞蹈”,是这种形式的发展。
民间歌舞在革命根据地也由过去群众性自娱活动转向为革命服务,运用原来 的形式,谱新曲、唱新词,歌颂中国共产党、红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新生活。在各 级地方政府的领导组织下,民间歌舞的队伍扩大了,群众性加强了。如1931年在瑞 金庆祝中央工农政府成立的提灯晚会上,各色各样的灯舞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表 现了人民群众的欢乐情绪。以歌舞为主的活报剧( 活报舞蹈 )在战争年代普遍流行,起到了迅速宣传时事、政策的作用。革命根据地军民创作 了大量这类的舞蹈,如《扩红活报》、《红军万岁》和《统一战线活报》等。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抗日根据 地。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纷纷奔赴陕北等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在 1942年发表了《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要 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这一讲话,在文艺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是出现了声 势浩大的新秧歌运动,它从形式到内容都抛弃了封建的和丑化劳动人民的糟粕,代 之以新的工农兵形象,发扬了
中国民间舞蹈中健康、优美、抒情的传统。如当时 在延安演出的《组织起来》、《大秧歌舞》、《腰鼓舞》、《丰收舞》、《生产 舞》等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新秧歌运动对中国民间舞蹈的变革以及当时国民党 统治区的进步舞蹈活动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时从事新秧歌运动的文艺工作者,后来一部分转向戏剧和音乐工作,另一部 分则走向专业舞蹈工作,如田雨、胡果刚、夏静、陈锦清、陆静、查列、叶扬等 ,通过他们的努力,在革命根据地发展了一支专业舞蹈队伍。1945年,吴晓邦、盛 婕等到达延安,以后辗转各解放区,和舞蹈工作者一起,开展新舞蹈工作。解放战 争时期,在东北、内蒙古、华北等解放区先后成立了专业舞蹈队,如内蒙古文艺工 作团舞蹈队(1946)、
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宣传队舞蹈队 (1947)、 东北鲁迅艺术学院舞蹈班 (1948)以及华北大学 文工一团舞蹈组(1948)等。舞蹈的专业化,促进了舞蹈创作和表演水平的提高,如 全国解放前夕演出的《胜利腰鼓》、《进军舞》、《人民胜利万岁》以及《乘风 破浪解放海南》等,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国民党统治区
20世纪20年代前后,西方的舞蹈如“土风舞”、“形意舞”、“体操 舞”等,曾在中国大城市一些学校中有限地流传。30年代, 黎锦晖 的儿童歌舞剧《葡萄仙子》、《麻雀与小孩》等 ,在学校教育中起到陶冶儿童情操的作用,在社会上也相当流行。此外,一些在中 国旅行或侨居的外国舞蹈家,向中国观众介绍了西方的 芭蕾 艺术,有的还办了私人舞蹈学校,吸收中国学生给予正规训练。如俄国芭蕾教师H .苏可夫斯基和夫人在上海设立的芭蕾学校,曾吸收少量中国学生,并让他们参加 演出了 《天鹅湖》 、《睡美人》、《葛蓓莉亚》和《神 驼马》等
古典芭蕾。40年代后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芭蕾演员,如 胡蓉 蓉 、丁宁、曲皓等。另一位俄籍音乐家A. 阿甫夏洛穆夫 以中国故事为题材,创作了舞剧《古刹惊梦》。但当时芭蕾艺术只在 少数大城市有些影响。
“新舞蹈”这一概念,从历史的时代的意义来说,是中国
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 成部分,是针对旧的舞蹈传统的革新而言的。这一概念的出现,标志着舞蹈在中国 成为一门独立的舞台艺术的开始。新舞蹈的开创者 吴晓邦 ,青年时代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想。20年代末期 留?揭露旧 社会黑暗和歌颂抗日的舞蹈作品。同时他在许多进步的文艺团体中讲授舞蹈理论 ,培养舞蹈人才。吴晓邦的学生与合作者很多,始终坚持在舞蹈事业上的有:盛婕 、 梁伦 、游惠海、陈蕴仪、何敏士等。1940年,侨居国外 的舞蹈家 戴爱莲 回国。回国后,她马上投入了创作和表演 ,并积极学习、研究中国民间舞蹈,于1946年在重庆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边疆舞蹈( 少数民族舞蹈)的专场公演(由戴爱莲、彭松编导),在城市观众和学生中影响很大 ,并由此掀起一个普及民族民间舞蹈的运动。戴爱莲的学生中始终坚持在舞蹈事 业上的有:彭松、高地安、王萍、隆征丘、叶宁、杨凡、王克芬等。吴晓邦和戴 爱莲多次在桂林、重庆、北碚等地同台演出,开展新舞蹈工作,传播新舞蹈种子。 在他们的推动和影响下,
新安旅行团 、陶行知育才学校演 剧队、中国乐舞学院等相继展开新舞蹈的创作、演出。
抗战时期,梁伦、陈蕴仪、胡均、倪路等人在南方创办了 中华舞 蹈研究会 .1946年,梁伦、陈蕴仪参加
中国歌舞剧艺社 赴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马来亚、泰国等地演出,扩大了新舞蹈艺术活动领域。在少数 民族地区,也涌现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舞蹈家,如 康巴尔汗。艾买提 、 贾作光 、 赵德贤 等,他们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社会主义时期
社会主义时期的舞蹈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使解放区和国 民党统治区的舞蹈工作者会合。1949年在北京召开的第1届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 大会期间,成立了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立舞蹈 工作者自己的组织。从此,舞蹈艺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 展。从50年代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少数民族地区,都相继 建立了专业歌舞表演团体,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还建立了舞剧团,如 中央歌舞团 、
中央民族歌舞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 、
中央芭蕾舞团 、 东方歌舞团 等。由于专业队伍的迅速 发展和培养舞蹈人才的需要,1951年在中央戏剧学院开设了舞蹈运动干部训练班 .之后,文化部又举办了舞蹈教员训练班,邀请全国有经验的舞蹈家,开设了中国
古典舞蹈 和中国 民间舞蹈 两门课 程,培养了一批舞蹈教员。1954年在北京创办了第1所专业舞蹈学校(见 北京舞蹈学院 )。此后,上海、广州等地也先后成立舞蹈学校。这些 团体和学校(包括舞蹈家协会),大都由有经验的舞蹈家如吴晓邦、戴爱莲、陈锦 清等主持领导。
1949年以后,舞蹈艺术一方面从中国几千年舞蹈文化中继承传统并加以发展 ,另一方面继续发扬“五四”以来的革命舞蹈传统,同时汲取和借鉴世界各国舞蹈 中有益的经验,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的社会主义时期的 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