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论坛”自2015年创建。论坛首届称为“银色经济论坛“,2018年起,论坛全称为“中国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论坛”。
背景简介
老龄社会的“危”与“机”
在2015年首届论坛上,张世平(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提出:人口老龄化毋庸置疑地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基本国情,它主要表现为五个很突出的特征:
一个是基数大、增长快、来势猛,2.12亿老年人口,年增千万,这个比例非常触目惊心;
二是空巢、独居和高龄老人的增多,一亿多空巢老人,独居和高龄老人都分别在2000万以上;
三是老而带病、老而多病的现象非常突出,老年人健康状况堪忧,老年人中有70%的慢病比例,患两种慢病以上的达到50%;
四是老年需求的更加差异性和多样化,由于不同年龄结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所带来的老人需求也呈现差异、多元的特征;
五是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矛盾突显,发达国家百年逐渐显现的老龄进程和问题在我国集中猛烈地爆发,只有20多年的时间,这对我国来讲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同时,人口老龄化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我国是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无论是老年人服务、产品、产业,包括健康产业、都有非常大的市场潜质,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有关银色经济
杨燕绥(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强调:我们所提出的银色经济与银发经济是有本质区别的,银色经济不能仅仅看成是老人的事情、老人的经济。
我们对老龄化的认识可能会有“左”或者“右”,“左”是忽略人口老龄化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还期待高的GDP来发展经济;另一种“右”则过于悲观,认为老人多了,好多事情都不好办了。
人口老龄化并非社会老化,健康长寿意味着社会稳定。继农业经济解决温饱、工业经济解决发展后,随着人寿命的延长,我们正在迎接第三个财富波,迈向健康长寿的经济时代。
实际赡养能力不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赡养比发展非常快。联合国按照老年人口占的比例,分为“进入”、“深度”、“超级”三个步伐,美国从进入老龄社会到深度老龄社会用了60年,欧洲用了50年,中国只有20多年。
老年金融需未雨绸缪
张恺悌:如果说老龄产业的发展正在从“概念驱动与资源驱动”的1.0版本升级到以“需求驱动与利益驱动”的2.0版本,就要求从制度层面提高老年人口的有效需求水平,激活他们的消费理念,我们只有在市场信号的帮助下达成政策目标。
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的要求,我们的侧重点应该是以银色经济为导向,把握产业发展拐点,明确有效需求,尊重市场规律,把为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作为老龄产业进入可持续的“有商机、无暴利、求规模、要质量”的新常态的第一要务,这也是养老业一直提倡的一个基本理念。
胡继晔(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保障有五个字:公平、可持续。养老金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并轨等举措在公平的问题上解决了一大步,但当前“可持续”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对中国养老金可持续性堪忧的问题,通过发展老龄金融或者养老金融可以缓解这种困境。所谓的老龄金融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整个养老体系和银行体系的高度融合;第二个是证券;第三个是保险;第四个就是信托;第五个是众筹。
巴曙松: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仅仅依靠政府难以全面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不断创新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金融体系,加强政府和市场的有效结合,才是创新老龄金融体系的有效途径。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首先是要制定和完善促进养老金和资本市场结合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其次,要在养老金筹集时给予税收上的优惠,严格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则,研究养老金与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形态相结合,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同发展。同时,鼓励养老金融准备年轻化。
迎接银色经济时代到来
巴曙松:人口结构变化之后,一些个性化的需求,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收入水平需求非常大,变化很大。比如投资需求上,传统产业已经面临高杠杆、高负债、高产能过剩的状况,如果没有找到这样一个转型的有效方式,很可能经济增长基本上一直处于低位箱形振荡之中,很难有明显改变,所以必须要转向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
杨燕绥:在银色经济时代,经济速度与经济质量是并重的;银色经济代表的是技术进步与人文进步的并重;在银色经济时代,因为两代人健康长寿,所以工作年限要加长,就业开源、福祉改善并重,需要更好地开源,谨慎地用钱,即开源节流,节流不等于减少福利,而是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在银色经济,如果健康和长寿是主题的话,医疗事业和养老事业的发展就是银色经济的主轴。
每届论坛信息
第一届2015年
2015年11月1日,中国首届(2015年)银色经济论坛,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来自全国人大、全国老龄委、业内专家以及阳光保险、泰康人寿等涉老企业,就老龄化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未来,家庭养老生产能力不足,养老防老的时代已经远去。在老龄社会,每个人要学会终生自立。终生自立指的是购买社会养老服务的能力,但这不是每个人可以做到的,从个人、家庭、企业国家,要共同有一个风险管理的概念,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财务终生自立。在这基础上实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服务相结合,才能有效推动中国老龄产业和金融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老龄化的加速袭来,是危机也是机遇。相关养老产业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政府需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促进老年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第二届2016年
2016年12月12日,第二届中国银色经济论坛江苏苏州召开,本届主题:探讨银色经济创新发展之路
有来自全国各地养老金融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领导、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代表、企业家代表300余人参加,共同交流探讨银色经济创新发展之路。
论坛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和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由江苏省老年学学会、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江苏省金联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金联集团、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瑞老龄服务产业发展研究院、上海寿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苏州市投资有限公司参与协办。
论坛内容:既包括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银色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也包括老龄金融意涵的解读、老龄金融服务与管理方式的探索与创新,同时还涉及一线实务工作者对老龄金融服务的经验分享
论坛期间以探讨老龄金融理论与实践为核心的《银色经济与金融研究》宣布创刊,旨在通过多元领域、多学科视角、跨行业研究来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老龄经济、大健康和金融在促转型、调结构和新常态下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发挥。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在银色经济大格局中,老龄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跨界竞合”成为主要趋势和特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利于展现老龄金融创新成果、推进老龄金融健康发展,搭建老龄金融项目落地并提供成果转化平台,为迎接老龄化挑战,共享银色经济成果作出应有贡献。
第四届2018年
第四届中国银色经济财富论坛于2018年4月21日在北京举办。
本次论坛上半场的主题为中国医养PPP发展状况,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老龄金融分会副主任委员杨燕绥教授主持,并首次发布了《中国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发展指数(2016版)》,解读0.5163的指数价值。
嘉宾们围绕医养PPP中土地环境、房屋设施、医护照料服务、生活费用由谁提供,针对三无、低收入、中收入、高收入、高净值的五类消费人群,政府应补贴谁,在政府与社会合作PPP规制中,如何定价和实现营利模式等问题,在企业家、学者和政府之间进行了头脑风暴式对话和观点分享。
论坛下半场的主题为老龄金融发展战略,由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老龄金融分会主任委员巴曙松教授主持。分别邀请了6位专家和企业家做主旨发言。
本次论坛四大看点:
一是清华大学《中国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发展指数(2016)》的发布,阐释了目前我国积极老龄化的银色经济状况及特点,提出持续第一人口红利和培育第二人口红利的发展战略;
二是首次发布中国医养PPP研究报告,为评价和预测医养产业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三是以剖析典型案例的方式,深入探索医疗养老PPP的规制与营利模式在中国发展社会企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四是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索老龄金融发展战略,将顶层设计与实地经验相结合,深刻剖析我国金融与养老服务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五届2019年
2019年11月23日,第五届中国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论坛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行,
本届主题为“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等嘉宾出席。
主办: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和
中国银行养老金业务部主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承办,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金融研究中心和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提供学术支持。
论坛将发布“国民健康生命周期时钟”、《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发展指数(2018)》预报和《中国养老金投资白皮书》,探讨银色经济发展战略与金融创新、优质高效医护康养服务体系建设与投资、符合健康财富生命周期的社保政策、养老金投资等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