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美学原范畴研究》是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杨赛。
作者简介
杨赛,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为
比利时根特大学艺术哲学博士后,复旦大学文艺学博士后,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博士后,
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人,上海市迎世博教授专家志愿者。主要从事音乐美学、中国古代文学、音乐文学研究,兼治艺术哲学、音乐史学,擅长歌词创作。著有《任昉与南朝士风》,发表论文60余篇,创作歌曲20首,整理传唱诗词歌曲200首,主编教材4部,曾获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等多项课题资助,获得省部级创作奖、研究奖、教学奖多项,培养了大量人文与艺术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
图书序言
韩锺恩序
关于范畴问题的研究,在音乐美学论域中仅仅是个开始,甚至于可以说,学界同仁的关注度还十分不足。因此,杨赛博士将这份跟我合作的博士后工作报告以专著形式出版,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而言,不仅有筚路蓝缕之功,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件有填补空白意义的事情。作为他的合作导师,首先,当然是表示祝贺!
我在写给杨赛博士后工作报告的指导意见中这样建议:该报告材料比较丰富,对相关对象的阐述比较全面系统,但是对不同历史时段乃至不同范畴之间的关系观照不足,相应的论述也比较欠缺,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与钩沉史料中的逻辑链,进一步发挥古代典籍注疏释解的核心结构力,并通过现代学科意识成就新的研究方法。尤其针对杨赛学历背景,更期待他在依托古典文献考据的过程中,包括字考、事考、理考等等方面,在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的后续研究中,取得更为显著的成就。在此强调,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我和他今后在学业协作上的一个愿景。
汪涌豪序
杨赛学棣的这本专著,开篇就从西方音乐美学学科产生及其发展谈起,以西方音乐美学发展史为参照,来看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他从中国音乐美学史谈到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再论及如何建构中国音乐美学理论体系,并实现中西音乐美学的对话,这一思路清晰而合理。他描绘的这一学术理路与中国哲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走过的历程基本一致,我认为是可行的。
我们做文学史、文学批评乃或文学理论研究,都要从作品出发,实事求是,切忌空谈。本书提出“临响”,坚持将音乐美学范畴研究与音响事实与音响史实结合起来,我是完全赞同的。然而,音响史实很难构建,需要较强的文史钩沉的能力。好在杨赛学棣以前攻读过古代文学的博士学位,在专人研究、专题研究、专书研究等方面有过扎实的训练,自然驾轻就熟。
第一章
绪论
音乐美学在西方已有260多年的历史,被引入中国也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中国音乐美学诞生在全球化学术语境中,后又与西方音乐美学渐行渐远渐无穷,与中国音响史实与音响事实也若即若离,走过了一段时缓时急、或左或右、颠簸起伏的发展之路。我们对中国音乐美学的考察,应该从动态学科发展史出发,既追溯中国音乐美学的来路,又探索中国音乐美学的去路,既重视西方音乐美学的学术传统,又要突显中国音乐美学的基本特征与使命,实现古与今,中与西的交汇融合,能对音响史实与音响事实做出回应,彰显更加独立的、更加有效的学科生命力,形成中国音乐美学独特的学术品格。
第一节从西方到中国
一西方音乐美学的发展
二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
第二节从史论到范畴
一中国音乐史论
二从史论转换到范畴
第三节范畴与理论体系
一儒家音乐美学范畴
二墨家音乐美学范畴
三道家音乐美学范畴
四音乐美学上的争论
五理论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史料与理论
一史料汇编
二专书整理
第五节中国音乐美学的课题
一中国音乐美学的发韧
二中国礼乐理论与实践
三中国乐论与中国音乐
四中国音乐美学的转型
五中外音乐美学的对话
第二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音乐美学
从夹缝中走过近三百年的音乐美学,独立直面了大量的课题,既不可能重归于哲学,也不可能拘囿于一般意义上的音乐学,更不会是哲学与音乐学的交叉,它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尽管还有待成熟,但它一直处在永无终结的进程中。结合H·里曼的“倾听”理论、韩锺恩的“临响”理论以及达尔豪斯等人的相关论述,我们对音乐美学的学科性质做出新的表述:音乐美学是一门建立在历时的、整体的、动态的临响体验基础上的理论性学科。
达尔豪斯曾经用“绝对是音乐的理论”这一概念对音乐美学作了三个限定:(1)18世纪以来、(2)歌剧和交响乐、(3)从听众的角度。然而,进入21世纪,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正在悄悄发生变化,新的研究领域渐次向音乐美学敞开。音乐美学的第一道风景线是当下的音乐存在,即音响事实与音乐呈现。音乐美学的第二道风景线是音乐的历时存在,即音响史实与音乐传统。音乐美学的第三道风景线是他人的音乐存在,即人类集体的音乐审美经验。音乐美学的第四道风景线是音乐的非音响的音乐存在,即音乐与语言、思维、价值、体制之间的有效关联。
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中说:“既然文化上的区别一般是基于思想范畴的区别,则哲学上的区别更是基于思想范畴的区别。”中国音乐文化之所以不同于西方音乐文化,是因为我们形成了一套非常特别的范畴。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对中国音响事实与音响史实能作出完满自足的回应。今天,我们研究中国音乐美学的范畴,可以揭示中国音乐美学的内在逻辑和中国音乐美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观察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与地位,有助于我们拿出有特色、有价值的音乐理论与西方音乐学界进行对话与交流。
第一节走向独立的音乐美学
一作为哲学和普通美学分支
二作为音乐学分支
三作为音乐学与美学交叉学科
四走向独立
第二节临响的音乐美学
一被视为实践学科
二被视为理论学科
三被视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四被视为实证学科
五临响的音乐美学
第三节音乐美学的边界
一绝对的音乐美学
二相对的音乐美学
三音乐美学的中心与边界
第四节音乐美学的未来
一关注国外音乐美学研究成果
二考察中国音乐美学及中国音响史实
第三章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
纵观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发展史,可以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先秦时期,是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的发韧期。诸子百家提出了大量的元范畴,争鸣异常激烈,建立了中国音乐美学的核心架构。第二个时期为两汉时期,是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系统化、定型化的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了大量音乐美学范畴在这个时期进行了整合,形成了一整套礼乐理论体系,并不断被付诸实践。第三个时期为魏晋时期,是中国音乐美学范畴丰富和转变的时期。嵇康、陶渊明等继先秦诸家的另类传统,对礼乐理论范畴体系中的一些基本命题进行了否定。第四个时期为隋唐至明清时期,是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时期,礼乐理论得到进一步的补充。第五个时期为二十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学界一方面为顺应世界音乐的发展,围绕振兴国乐这一课题而进行的探讨,另一方面,萧友梅引入西方音乐美学,在青主、黄自等人的推动下,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进入现代转换与新生时期。
中国音乐美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感觉与感知(声)——序化与象征(音)——礼乐制度(乐yuè)——价值认同(乐lè)——和”五层结构。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无数的理论家前赴后继地参与了这一体系的构建。中国音乐美学试图实现情感与身体、思想与行为、价值与制度、人道与天道之间的完美统一。
第一节研究意义
一突显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特征
三实现中西音乐美学对话
四推动中国文化研究深入发展
第二节发展史
一先秦发韧期
二两汉成型期
三魏晋南北朝整合期
四隋唐至清发展期
五近现代中西融合期
第三节理论结构
一感觉与感知(声)
二序化与象征(音)
三礼乐制度(乐yuè)
四价值认同(乐lè)
五和
第四节特点
一元范畴地位重要
二次范畴缺乏独立性
三音乐社会功能范畴发达
四音响结构范畴发展缓慢
五与其他范畴重叠
六对音乐创作产生影响
第五节研究资料
一乐谱
二乐志
三乐论
第六节研究方法
二历史考证法
三学说参证法
四纵横比较法
第四章
诗、乐、礼
在中国早期音乐美学理论中,情是诗的基础,诗是礼乐的基础。在虞、夏时期的礼乐中,就有诗。《诗经》是周礼乐的基础。在礼崩乐坏过程中,诗与乐分离。乐起源于人们对天神敬畏、崇拜与感恩。乐是人内在的自觉要求,具有流动。乐能校正人们的情感和认识,加强族群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礼与乐的关系有三个层面,以礼合乐,以乐合礼,礼乐结合。礼乐之道,是最基本的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制度,是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
第一节诗是礼与乐的基础
一诗和志是礼乐的基础
二《诗经》是周礼乐的基础
第二节乐的渊源、性质与功能
一乐的渊源
二乐的特性
三乐的功能
第三节礼的渊源、性质与功能
一礼的渊源
二礼的特性
三礼的功能
第四节礼乐关系发展
一以礼合乐阶段
二以乐合礼阶段
三礼乐融合阶段
第五章
乐由中出
原儒家提出的核心音乐美学元范畴是“乐由中出”。儒家将“中”的思想,远绍到黄帝、帝喾、殷商时代,周文王将“中”确立为立国之本,周公旦将“中”确立为执政的基本原则。周王朝早期的统治者试图建设一个守“中”的国家,以期得到神灵的保佑。“中”是周王朝礼乐制度的基础。
第一节中
一中的溯源
二周对中的继承
三孔子对中的提倡
四后代对中的发扬
五中的本义
第二节中和
一早期的乐教
二儒家的中和之道
第三节中声
一中声、和声、适音
二音乐与社会
第四节五声
一曾参的五声理论
二五声音义
三五声与五脏、五行
四五声与八音
五五声与伦常
第六章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儒家十分重视音乐在社会治理中的首要作用,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儒家总结了早期中国先人社会治理的经验。在漫长的史前时期,语言文字尚不发达、信息沟通尚不充分、社会组织尚不庞大、制度规范尚不健全,音乐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占有决定性地位。与礼制、行政和法律比较起来,音乐更能贴近人的情感、思想,更能改善人的品性,引导社会各阶层产生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从而实现天下的大治。
第一节乐本情性
一制乐要从情性出发
二情性本恶
三化性起伪
第二节移风易俗
一风的形成
二俗的形成
三风俗与社会治理
第三节莫善于乐
一礼乐刑政与社会治理
二乐是最有效的社会治理手段
第七章
礼崩乐坏
周公广泛吸收前代礼乐成果,制定周的雅乐,试图将整个社会的意为形态引向清晰、节制和中庸。在周初的雅乐系统中,既有中央音乐,也有地方音乐,既有雅乐,也有俗乐,既有中原音乐,也有夷乐。周雅乐是一个丰富、包容、开放、集大成的音乐体系,与周的制度体系和价值体系紧密相关。西周雅乐是西周王朝合法、合理的体现。西周王朝赖此持续强盛了差不多300年。随着西周王朝的衰败,西周王朝对诸侯国的政治控制力和文化影响力日益减弱,诸侯国渐次崛起,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传统。西周晚期,各地各级社会管理和意识形态陷入严重混乱。这就是所谓的礼崩。礼崩主要体现在:周边异族对周王朝军事、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造成冲击,严重威胁周礼乐的基础;周王朝对诸侯国失去制约,原本统一的社会管理体系出现混乱;周属各诸侯国的二级、三级政权也陷入失控状态;周王朝的社会意识形态出现了严重危机;礼的典籍大量遗失。乐坏主要体现在:一部分礼乐遗失,礼乐被渎用,制乐工作停滞,音乐资源流散,乐被僭用,地方音乐兴盛。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扩张,地方音乐传统逐渐向中原地区反向渗透,雅乐越来越世俗化,夷乐和俗乐不断融入礼乐中。到了东周,礼崩乐坏已经不可逆转。
第一节周公与礼乐
一吸收前代礼乐成果
二吸收地方音乐
三吸收俗乐
四吸收夷乐
五周礼乐的衰落
第二节礼崩
一异族挑衅
二诸侯国叛乱与失序
三周属各诸侯国的二级、三级政权也陷入失控状态。
四价值体系混乱
五礼乐典籍大量遗失
第三节乐坏
一乐的遗失
二乐吸收能力锐减
三乐的渎用
四制乐停滞
五乐资源流散
六乐的僭用
七地方音乐兴盛
第八章
老子“大音希声”论
老子提出的核心音乐美学元范畴是“大音希声”论。“大音”和“希声”原是两个声音叙词,“大音”指鼓音,如鼙鼓一类的打击乐器,“希声”指在礼乐中,这类打击乐器尽管重要,但用得很少。老子借用这对术语,来表示道是对立双方矛盾的统一体。“五音使人耳聋”说明老子认为对道的体认来自于个体本身,而不是外在的感官。这一范畴反映了老子对儒家礼乐的批判态度。在传播与接受的互动中,“大音希声”逐渐演变为一种音乐美学,同时也涉及到礼乐体制、道论、释典、艺术鉴赏、人物评品等方面。
第一节关于“大音希声”的讨论
一“大音希声”的争论
二研究“大音希声”的方法
第二节“大音希声”与道
一“大音希声”的语境
二“大音希声”的演绎
第三节五音使人耳聋
一大音与五音
二五音与道
第四节“大音希声”与音乐
一“大音”指钟鼓之音
二“希声”指疏击
三“大音希声”与音乐美学
第五节“大音希声”与其他
一以“大音”论礼乐
二以“大音希声”论道
三以“大音希声”论佛法
四以“大音希声”论技艺
五以“大音希声”论人品
第九章
孔子“放郑声”论
孔子提出“放郑声”论。在儒家看来,淫即过,淫即哀,都是表示音乐的非礼乐性质,违背“中”的用乐,是诸侯国统治阶级野心膨胀的表现,都将最终导致本国的灭亡。孔子认为,如果诸国都能用礼乐,能就维持整个周王朝内部的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从而实现天下的大治。孔子试图用雅乐来化解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危机。然而,礼崩是西周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西周的音乐文化正是在礼崩的过程中悄然发生了变化。“放郑声”论反映了孔子在政治上、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倾向。
第一节郑国
一旧郑与新郑
二新郑周民
三新郑虢民
四新郑郐民
第二节郑诗
一郑声非郑诗
二郑诗非淫诗
第三节箜篌
一郑声非箜篌
二晋平公非空国之侯
第四节淫
一以过为淫
二以哀为淫
三以不合礼为淫
第五节放郑声
一对子放郑声的三个推测
二孔子放郑声的两个动因
第六节孔子正名论
一正名与卫国乱政
二正名与鲁国乱政
三从正名看乐教式微
第十章
墨子“非乐”论
墨子提出“非乐”论。墨子非乐的两个主要理由,其一是“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其二是“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墨子勾勒出一部原始时期的音乐发展活史。最初的音乐,都是为了适用劳动与部落管理的需要。进入奴隶社会后,统治阶级利用音乐加强其神权统治,借音乐来歌颂自己的武功,又利用音乐作为荒淫享乐的工具。到了夏代、商代变得十分严重。周代以来,音乐的阶级化和理论化更加明显,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成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他认为,诸王在因袭前代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乐。从数量上看,乐是越来越多了,而政绩却并未得到提高,所谓“乐逾繁者,其治逾寡”。所以墨子说乐“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墨子又列出了六条理由说明“下考之不中万民之利”,认为制乐、听乐与社会生产生活相矛盾,反映了春秋末年以来,古代奴隶制濒于瓦解并开始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时期里的小生产者阶层和人民群众要求保障自己的生命财产和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愿望,墨子表面上是借圣王立言,实质上是替下层百姓说话。他对当时的统治阶级假礼乐之名行腐化之实的生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墨子的“非乐”论,一来自于儒家非乐一派,二来自于夷族非乐一派,三来自于鲜明的阶级立场。
第一节“非乐”的实质
一关于“非乐”的争论
二“非乐”的实质是反对儒家礼乐
第二节“非乐”的根源
一儒家的非乐一派
二夷族的非乐一派
三社会中下层非乐一派
第三节乐不中圣王之事
一非圣王之事
二圣王之事
第四节乐不中万民之利
一乐不能解决“三患”
二亏夺民衣食之财
三废治
四乐人待遇过高
五废事
六天鬼弗式
第十一章
荀子乐者乐也论
为应对墨子的“非乐”论,荀子专门作了一篇《乐论》,开篇即旗帜鲜明地亮出儒家的观点:“夫乐者,乐也”。荀子认为,完全可以通过乐来调节人的情绪与行为,使人的品性向善的方面转化,实现天下大治。整篇《乐论》都是紧紧围绕这一观点展开。儒家试图利用音乐与性情的密切关系,将礼乐制度变成个体自动、自发的情感选择与行为规范,由社会上层阶级到社会下层阶级、由外在的行为到内在的思想,由情感熏陶到品性养成,最后形成集体意志,从而实现整个天下的大治。
第一节乐以为乐也
一墨子误读“乐以为乐也”
二儒家“乐以为乐也”本意
第二节乐者乐也
一乐与情
二乐与民
第十二章
庄子“天乐”论
庄子提出“天乐”论,把回归本性、本真作为音乐理论的基础,建构了道家音乐美学的基本体系。庄子站在“守拙保真”的立场,提出宾礼乐,认为儒家所倡导的礼乐理论违背了事物和人的本性、违背社会自然分工的原则。墨子的非乐、节用违背天下人的志愿,不便于整个社会的治理。庄子提出“坐忘”与“心斋”,其本质是无为,其方法是物化,它是一种与天地大道齐一的人生境界。正是因为消除了物我之间的分隔,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感关系与感物关系都不存在了,人的情感活动归复于平和。
第一节对老子乐论的发展
一从“大音希声”到“无乐之乐”
二从“五音使人耳聋”到“皆性之害”
三从“阴阳之和”到“天乐”“人乐”
第二节“宾礼乐”:对儒家礼乐的批判
一礼乐非自古就有
二礼乐与性情相离
三礼乐与常然相失
四“坐忘”——对儒家礼乐的批判
第三节非“非乐”——对墨家的批判
一庄子对墨子的借鉴
二庄子对墨子的批判
第四节心斋
一听之以耳
二听之以心
三听之以气
第五节至乐
一乐于道
二乐其志
三物化
第六节天乐
一天乐是质朴的
二天乐高于人乐
第七节庄子音乐寓言
一鲁侯以乐养鸟
二北门成向黄帝问乐
第十三章
孟子“与民同乐”论
作为儒家
音乐美学思想转型的代表,孟子提出了“与民同乐”论。孟子并没有纠缠于先前的古乐与新乐之争,而是敏锐地观察到小农体制已经成为各国的
政治改革的主流,民作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才是他最大的识时务。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与其政治主张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对有严重复古倾向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补充。
第一节当务之急
一朱熹对孟子的推重
二朱熹对雅乐的提倡
第二节今之乐犹古之乐
一今乐之好
二古乐的传承
三西方类似争论
四孟子之时务
第三节与民同乐
一关注民
二重视民生
三乐与仁义
第十四章
嵇康“声无哀乐”论
嵇康提出的“声无哀乐”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音乐美学范畴,它是魏晋玄学家的思想与人格在音乐上的反映。这个命题表明了玄学家越名教而任自然,不与世俗社会相调和的政治选择,又说明玄学家醉心琴啸,借音乐以平和心境的高情远趣,充分运用辩证的思维,将音乐与情感区分开来,直问音乐的本质,对儒家礼乐理论的论据、论证方法都提出了批判。
第一节秦客的儒家立场
一情感与音乐的发生
二情感与音乐的接受
三陈诗观风
四嵇康与儒学
第二节东野主人的道家论辨
一以音响史实立论
二以圣人之言立论
第三节越名教而任自然
一嵇康与琴
二嵇康与啸
第十五章
青主“音乐是上界的语言”论
青主提出了“音乐是上界的语言”论,来回答“什么是神圣的音乐”、“音乐在各种艺术当中处在什么地位”、“音乐的原素是什么”诸问题。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既有表现主义的渊源,又深受马丁·路德等人的神学影响。青主试图运用音乐来改良国民性,这是“五四”文化运动思想在音乐美学思想上的延伸与体现。青主将音乐视作最高等的艺术,表达了他对传统音乐的不满和绝望,体现了他浓重的启蒙主义情节。青主赞同“上界”、“灵界”、“内界”的艺术,反对外界的艺术,赞同表现的艺术,反对模仿的艺术。他认为艺术本身是虚伪的,并与自然相区别;艺术表演一定是虚伪的,而艺术创作必然是真实的。“音乐是上界的语言”范畴的提出,是中国音乐美学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最初的音乐当推源于上界
一神学的影响
二用音乐改良国民性
第二节上界与内界
一“上界”即“灵界”与“内界”
二音乐是上界的语言
三“内界”与“外界”是自然与艺术的分野
第三节中国音乐美学的现代转型
一西风东渐
二黄自与青主
图书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第一份博士后工作报告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是我10年来学习中国音乐美学的阶段性汇报。
2006年6月,我即将从
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进入
上海音乐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工作,教授《大学语文》、《古代汉语》、《艺术概论》等课程。
为更好地服务
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学、创作、表演和研究,我迅速主动由文学向音乐学靠拢。我冒昧地与韩锺恩教授联系,要求进入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
博士后流动站随他到从事音乐美学领域的研究。韩老师问我有什么相关的研究计划。我说自己对中国美学史比较熟悉,应该可以在中国音乐美学史方面做一些探索。
2006年12月,我通过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的考察,顺利进站,研究课题为《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对于我来说,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学术领域。我花了差不多4个月的时间,认真学习了韩锺恩老师的《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写了篇读后感《追问音乐意义的存在》,发表于《音乐艺术》2007年第1期。这是我学习中国音乐美学的第一篇小文章。
2006年,韩锺恩老师着手主编1996年在山东淄博召开的第五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论文集《
音乐存在方式》。作为韩老师的助手,我有幸拜读了学界诸贤10年前的论述,得以顺着他们的足迹,追溯中国音乐美学的来路,思考中国音乐美学的去路。
2006年12月,我参加了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的音乐美学专题笔会,有幸聆听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位学者就20世纪音乐美学问题发表的高见。会后,我协助韩老师做笔会论文集的落实与推进工作,与音乐美学界有了更多的接触。我在会上宣读了我的博士后开题报告《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论纲》,得到与会学者的指导。我对报告进行了修订,发表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后又收入韩锺恩老师主编的《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音乐理论卷。经反复修订,现作为本书绪论中的一部分。
我学习中西音乐美学史,考察中西音乐美学史料,本想介绍西方音乐美学的基本情况,然后再谈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作为本书的前言。没想到写得过细,一发不可收拾,写成了3篇论文:《音乐美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发表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音乐美学研究的中心与边界》,发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从临响到直觉—论音乐美学的学科性质》,发表于《人民音乐》2008年第6期。后来,我将这些论文进一步丰富和整理,以“全球化语境中的音乐美学学科定位”为题,收入韩锺恩老师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问题研究》一书。经反复修订,现以“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音乐美学”为题,作为本书的第二章。
2008年6月,音心对映论争鸣专题笔会在西北民族大学召开,我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乐者,乐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得到众多学界前辈的指正。在去敦煌考察的路上,我根据大家的意见,对论文作了修订。将其发表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经反复修订,现以“荀子‘乐者,乐也’论”为题,作为本书的第十一章。
2008年11月,我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2008)学术年会复旦大学青年论坛做主旨发言,宣读了《老子“大音希声”疏证》。复旦大学中文系汪涌豪老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杨扬教授作了评论。我根据评论专家的意见,对论文作了修订,将其发表于《大音》第1卷。我当面向汪涌豪老师提出到复旦大学中文系随他做第二站博士后的申请。经反复修订,现以“老子‘大音希声’论”为题,作为本书的第八章。
2008年11月,我奉上海音乐学院的安排到中央音乐学院参加廖尚果(青主)诞辰115周年、廖辅叔诞辰100周年学术纪念活动,宣读了《青主“音乐是上界的语言”论》,得到青主家属的谬奖。后与洪艳合作修改,以《青主与中国音乐美学的现代转型》为题,发表于《人民音乐》2013年第11期。经反复修订,现以“青主‘音乐是上界的语言’论”为题,作为本书的第十四章。
2008年12月,第八届全国音乐美学年会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我宣读了《庄子“至乐无乐”论》。经反复修订,现作为本书的第十二章。
2009年10月,首届汉唐音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
西安音乐学院召开,我宣读了论文《郑声三问》,后被收入会议论文集出版。经反复修订,现以“孔子放郑声论”为题,作为本书的第九章。
2010年,《孟子“与民同乐”论》被收入《艺术的交响》会议论文集出版。经反复修订,现作为本书的第十三章。
2011年7月,《乐从和》(与洪艳合作)发表于《人民音乐》2011年第7期。2013年9月,我应杜维明教授之邀,到河南开封参加嵩山论坛——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之“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学术)论坛,在会上宣读了《乐由中出》。经反复修订,现以“乐由中出”为题,作为本书的第五章。
2011年11月,第九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在
西安音乐学院召开,我在会上宣读了《中国音乐美学研究:从历史到范畴体系的转换》。2012年11月,《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荣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经反复修订,现作为本书绪论的一部分。
2014年8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年会在
湖北民族学院召开,我在会上宣读了《“礼崩乐坏”论》,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查清华教授做了评论。会后,我根据大家的意见,对论文做了修订和补充,以“‘礼崩乐坏’考论”为题,将其发表在《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期。经反复修订,现以“礼崩乐坏”为题,作为本书的第七章。
2015年6月,第三届全国艺术学青年学者论坛在
南京艺术学院举行,我提交了论文《诗、乐、礼关系蠡测》。现以“诗、乐、礼”为题,作为本书的第四章。
2015年6月,第十届音乐美学学术年会在
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我提交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现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为题,作为本书的第四章。
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我对探索新知识充满渴望,又对创造新知识满怀热忱。在读书、教学、交流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立马投入研究。一旦有了心得,就加班加点,日以继夜,写成论文。有时,前晚写就的稿子,清晨醒来一看,觉得有些地方不对,立即修改。放了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看,又会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再次修改。有时,杂志编辑部已经通过了审稿,在发表之前,我还要把论文要回来,大刀阔斧地改几遍,再拿去刊登。本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已经作为单篇论文在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杂志上发表过。自己翻出来看这些发表了的论文,仍然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集结到本书时,我又花了很长时间进行修订。即便如此,我对本书还是不太满意。绪论部分提出的学术设想,到结论部分仍然没有完全实现。绪论部分提出的学术主张,在本书中并没有完全贯彻。一些该讲的范畴还没有论及,一些该讲透的范畴,还说得不是很清楚。还有很多学术空白没有填补。
茅原先生曾说,任何人的认识活动都要经过一个自己的过程,他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
未完成音乐美学》。我这本薄书,顶多也只能算是完成中的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好在路还很长,好在我还在路上,好在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对本书进行丰富和完善。
正如韩恩老师所言,我们师生的合作十分愉快且富有成效。在韩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二十世纪音乐美学问题研究》、《
音乐存在方式》、《
音乐美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音心对映论争鸣与研究》等论文集的编写、撰述工作。韩老师宅心仁厚,谦和宽容,悄然润物,长者风范,衷心感谢您。
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曹旭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郭建勋老师,三年为师,终生为父,从未中断过对我的关怀与期待,衷心感谢你们。
复旦大学汪涌豪老师不弃我学识浅薄,同意担任我的第二站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复旦大学中文系
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对我进行了指导。我从人文复旦受益良多,感谢你们。
比利时根特大学艺术哲学学院巴德胜老师、安海曼老师同意担任我的第三站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我第一次走出国门,获得宝贵的国际学术交流与文化交流的经验,感谢你们。
上海音乐学院院党委、院行政、博士后流动站、音研所、科研处、研究生部、组织人事处、公共基础部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十分支持我的教学、研究、创作和社会服务工作,兹表感谢。
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基金、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上海市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给予我慷慨资助,像我这样的青年学子们能有较好的条件来从事学术研究,兹表感谢。
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为本课题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兹表感谢。
上海音乐学院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学友们前来听我讲授《中国历代乐论选》、《中国音乐史料学》、《中国音乐文学》课程,教学相长,给我诸多启发与鼓励,感谢你们。
我还听了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主办的多场讲座。如此广阔的学术平台,让我有机会接触到音乐学的前沿。我在各种学术会议上结识的学界同道,给本书提了许多宝贵意见,感谢你们。
《音乐艺术》、《人民音乐》、《黄钟》、《交响》、《音乐与表演》、《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歌海》、《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编辑老师、评审老师,你们不计我学识浅薄,行文笨拙,允许我将一些不成熟、不专业的论文去补白,感谢你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焰社长和责任编辑曹利群老师,你们对青年学者的扶持,对中国学术的关注,让我深怀敬意。
我的家人,在这些年来,一直默默的支持我,感谢你们。
还有本书的读者,谢谢您花时间来读我的书,我乐于倾听您的所有的意见。我多么希望这本小书能让您读有所得。
杨赛
2012年9月20日于比利时根特大学艺术哲学学院撰
2015年4月10日于上海涵清斋增订
参考论文
1. 杨赛《礼乐的复兴与《乐记》的传承》,共12000字,《国学研究》袁行霈主编,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18年版。
2. 杨赛《论秦乐》,独立作者,共10000字,《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CN31-1004/J2013年第4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ISSN1000-4246,2014年9月转载,《舞台艺术》人民大学复印中心ISSN1009-766x, 2014年第3期下全文转载。
3. 杨赛《叔孙通与汉初制乐》,独立作者,共10000字,《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CN31-1004/J,2015年第3期。
4. 杨赛《郑玄与汉代<乐记>校注》,独立作者,共10000字,《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CN31-1004/J,2016年第4期。
5. 杨赛《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共12000字,《
第二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上海市第十届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第四十二卷2012年度,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ISSN9787208109841,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60-103页。
6. 杨赛《谦和、正气、俊逸、平实——怀念李起敏教授》,《人民音乐》ISSN0447-65732016年第11期。
7. 杨赛《青主与中国美乐美学的现代转型》,第一作者,共10000字,《人民音乐》ISSN0447-65732013年第10期。
8. 杨赛《乐从和》,第一作者,共10000字,《人民音乐》ISSN0447-6573,2011年第7期。
9. 杨赛《礼崩乐坏考论》,独立作用,共10000字,《交响》2014年第3期。
10. 杨赛《乐记的整理与研究》,独立作者,共10000字,《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年第3期。
11. 杨赛《诗、乐、礼关系蠡测》,独立作者,共10000字,《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5年第4期。
12. 杨赛《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独立作者,共10000字,《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13. 杨赛《中国歌诗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独立作者,共8000字,《文史知识》ISSN1002-98692012年,《诗词中国》专辑。
14. 杨赛《先秦乐舞与乐论》,共6000字,
湖北大学文学院编:《中文学刊》第四辑,长江出版社2016年版,第11-15页。
15. 杨赛《从语义三角到语义圈》,共10000字,《符号与传媒》2015年第1期。
16. 杨赛译文《宋徽宗的大晟乐:中国皇权、官权和宫廷礼乐文化的一场表演》(译稿),第一译者,共30000字,《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ISSN9787806926840,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59-94页。
17. 杨赛 《由情入道—读黄意明教授<道始于情——先秦儒家情感论>》,独立作者,共6000字,《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ISSN1003-1499,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