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质量报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的刊物
《中国食品质量报》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机关报,是国资委行业指导报,是我国食品行业惟一最具权威性的报纸,是全国行业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本报每周出版七期,其中三期对开八版,四期对开四版,彩色印刷,国内外公开发行。
历史沿革
1992年4月17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决定创办《中国食品质量导报》,并指定朱长学同志负责作前期调研和咨询工作。
1993年3月18日,中国食品质量导报(当时叫“导报”)社筹建组成立,朱长学同志为筹建组负责人并开始做各项筹建工作。
1994年8月13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食品质量导报》出版,公开发行,并发给出版许可证,每周一期,对开四版。
1994年12月12日,《中国食品质量导报》出版试刊号。
1995年1月1日,《中国食品质量导报》出版创刊号,头版和二版刊登了程思远等16人祝贺本报创刊的题词,三版刊登了122个祝贺本报创刊的单位。
1995年10月1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本报更名为《中国食品质量报》。
1995年12月22-26日,报社主办并承办了在武汉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取得了成功。
1996年1月15日,报社以团体会员名义正式加入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1996年4月25日-28日,报社主办了中国海南国际糖烟酒食品博览会,取得了成功。
1996年9月3-8日,报社和北京元老网球协会共同主办了‘96中国食品质量杯全国元老网球邀请赛,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万里,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吴邦国等参加了比赛。万里给报社颁发了锦旗,吴邦国副总理看到本报称赞说:“中国食品质量报办得不错,要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1996年12月22-26日,报社承办了武汉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取得了成功。
1997年8月20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食品质量报》每周出版三期。
1997年11月18-25日,报社承办了在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
2000年1月1日起,本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改为日报,每周出版七期,其中三期由邮局发行,四期自办发行。
2001年11月29-30日,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的首都新闻业务技能比赛中,本报社获得组织奖和两项优秀奖。
2002年1月1日起,本报由原来的黑白印刷改为彩色印刷。
2002年4月27-29日,本报和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食品)企业文化高层论坛暨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取得了成功。
2002年7月11日,报社组织的中国食品工业2001年十大新闻人物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重庆厅举行。
2002年7月11-13日,举办了中国著名食品企业品牌战略高层论坛暨首届“中华老字号”营销创新研讨会。
发展动力
本报发展如此之快,主要归功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主办机关领导人、新闻界和食品界专家、学者的指导、全国众多食品企业的支援、广大消费者、作者和读者的支持。本报创刊时和创刊初期,老一辈革命家薄一波、耿飚、廖汉生,党和国家领导人邹家华、王汉斌、陈俊生、王光英、程思远、雷洁琼、卢嘉锡等20多人先后为本报题词,李岚清和吴邦国副总理称赞本报办得好;国家经贸委、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食协的领导人常到报社指导工作
,新闻界和食品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报社讲课并出谋划策;数百家全国闻名的大型食品企业慷慨解囊,支援办报;无数消费者、作者和读者来函、来电赞扬本报,并提出许多良好建议。这一切极大地激起本报同仁的工作热情,成为本报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
报刊职能
本报自创刊以来,一贯坚持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旗帜,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有关食品工业的政策与法规,宣传食品工业的发展与成就;报道食品行业改革措施,传播食品企业管理经验;深化食品质量教育,增强食品质量意识;加大食品质量监督力度,揭露假冒伪劣产品;研究食品质量管理理论,评介食品科研成果;报道食品质量动态,指导食品质量工作实践,介绍国外食品科技与管理经验,普及饮食科学与文化知识。
本报的特点是宣传引导与信息传播并重,宏观导向与微观咨询兼顾,技工贸结合,文图并茂,融指导性、服务性、专业性、社会性、知识性于一体,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可读性很强。
本报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办报方针,具体的服务对象是国家各级政府分管食品行业的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检查机关,各级食品工业协会以及同饮食行业相关的各种协会,各地食品研究院所和食品专业院校,各类食品(含各种饮料、调料、食盐、糖果、香烟、添加剂、保健食品以及各种食品原料等)的生产企业,经销各类食品的商家及宾馆、饭店与食堂等餐饮企业以及食品机械企业。为满足食品管理者、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的需要,让各方皆受益,本报明确提出下列六条承诺:本报是您经营管理的顾问;是您扶优打假的先锋;是您决胜市场的军师;是您获得信息的信使;是您选购食品的向导;是您养生保健的医生。这六条是本报的郑重承诺,也是本报的神圣使命,我们一定要把这六条落实在《中国食品质量报》上。
本报在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和帮助下,在报社全体同仁的努力下,进步很快,在2001年全国记协举办的首都新闻业务技能比赛中荣获组织奖和两个单项优秀奖。
报社理念
构建和谐报社
做人讲原则,做事讲责任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原则做人,责任做事,敬业爱岗,自律忠诚,净口修身,阳光健康
报社人员素质要求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宣传不迷向,引导不松劲,导向金不换
共创宏图,团结奋进,报衰我耻,报兴我荣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四、维护新闻真实性
五、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通信地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参考资料
中国食品质量报.中国食品质量报.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15 22:0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