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CAHE)成立于1983年5月30日,是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由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
高等学校、
社会组织和
教育工作者以及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事业单位、行业企业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历史沿革
1983年5月3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
1985年8月4-10日,学会第一届全体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
1987年8月18日,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代表大会修改了学会章程,产生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会有理事218名,常务理事 50 名,会长、副会长10名,蒋南翔同志继续当选会长。何东昌等9人当选副会长。会议围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1993年4月1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到会并做讲话,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天保介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起草过程。会议通过了题为《解放思想,繁荣学术,为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作贡献》的工作报告,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章程》的修改草案。会议产生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其中理事237名,常务理事49名,何东昌当选会长,黄辛白等11人当选副会长。
2000年11月4日,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到会祝贺并讲话,指出:“高教学会要努力为教育宏观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第三届理事会会长何东昌围绕《重视高教研究,发挥学会作用》这一主题做报告。秘书长张晋峰代表第三届理事会做了题为《高举旗帜,开拓前进,不断把群众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度》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当选会长,李文海、卢铁城、曲钦岳、杨叔子、张伟江、葛锁网、郝维谦任副会长。周远清在讲话中提出:要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研究;高教研究要与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与产业部门密切配合;学会要逐渐承担一些中介性任务;要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为高等教育服务;要努力筹措更多的研究经费;要把学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
2006年4月1日,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和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出席大会并讲话。大会通过了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选举周远清为会长、闵维方等18位同志为副会长,聘请潘懋元等6位同志为顾问。
2012年8月25日,学会在北京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为大会发来贺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出席会议。全体会员代表审议通过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五届理事会财务报告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章程》修订案;选举产生学会第六届理事420人、常务理事233人;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当选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胡和平等20位同志当选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范文曜当选第六届理事会秘书长。第六届常务理事会批准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方案、关于学会第八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评选表彰活动方案。
2014年10月3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武汉举行。
2015年3月2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系统秘书长工作会在浙江省舟山市浙江海洋学院举行。
2016年3月2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分支机构秘书长工作会议在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6月2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分支机构秘书长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
2017年7月3—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4日,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七届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选举产生了第七届常务理事以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秘书长提名并经会议讨论产生了副秘书长,监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监事长。大会通过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财务报告》《调整会费标准的说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章程修改的说明》和新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章程》。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会费管理办法的说明》和新的《会费管理办法》;监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会工作管理制度》。
2017年3月1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系统秘书长2017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10月1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四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
2018年4月2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分支机构理事长会议在武汉举行。11月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浙江宁波召开。
2019年11月28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换届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12月14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理事会换届大会暨2019年工作年会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
2020年1月6日,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工作总结推进会在深圳召开。1月20日,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娜格玛娜·阿拉格尔·哈什米女士在巴基斯坦驻华使馆会见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一行。2月2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9)”。3月3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召开中层干部会议,会议主题为“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开展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2022年9月2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
2022年7月24日,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张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等兄弟学会领导到会祝贺。
2023年4月1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管理分会协办的2023国际人才培养和发展论坛在北京千禧大酒店举办。6月1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资源与能源教育分会成立会议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9月23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隆重举行。
2024年1月13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碳中和与清洁能源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86家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会员代表参加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碳中和与清洁能源教育专业专委会理事79名、监事1名。12月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智慧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在北京理工大学文博中心举行。
组织体系
机构设置
会员代表大会为学会最高权力机构,其职责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监事;
(三)审议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审议监事会工作报告;
(五)决定终止事宜;
(六)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七)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五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该会开展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一)单位理事的代表应由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单位理事包括:省(区、市)高等教育学会代表,行业领域从事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代表,高等学校代表,独立设置的教育科研机构代表,高等教育管理、服务机构代表,学会分支机构代表,热心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事业单位、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代表。
(二)个人理事为业务主管单位或理事会推荐的个人,经选举后成为学会理事。个人理事因故不宜担任理事的,须辞去理事职务。
(三)根据会员代表大会的授权,理事会在届中可以增补、罢免部分理事,最高不超过原理事总数的1/5。
理事会职责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六)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撤销;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该团体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该届理事会基本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特殊情况时,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组织会员
学会会员有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包括:
(一)省(区、市)高等教育学会;
(二)行业领域从事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
(三)高等学校;
(四)独立设置的教育科研机构;
(五)高等教育管理、服务机构;
(六)热心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组织、企业和文化机构。
申请加入学会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拥护学会章程;
(二)自愿加入学会;
(三)热心支持和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并有一定影响。
个人会员及单位会员代表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三)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管理和教学,并有一定成绩;
(四)热心高等教育事业,获得积极评价;
(五)严格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会长办公会讨论审定;
(三)提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
(四)分支机构按照上述三条发展会员。
(一)学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学会活动,获得学会服务的优先权;
(三)对学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四)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一)遵守学会章程、执行学会决议;
(二)维护学会合法权益;
(三)完成学会交办工作;
(四)按规定缴纳会费;
(五)向学会汇报工作,提供有关资料。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学会。会员如果1年不缴纳会费或不参加学会活动,视为自动退会。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学会章程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业务资产
(一)组织开展高等教育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开展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重大决策等的调研论证,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发挥新型智库作用;
(二)普及高等教育科学知识,介绍中国国内外科研动向,进行科研项目规划和成果评选,组织开展科研机构协作,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动学术交流,繁荣群众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三)承接政府转移的高等教育相关职能,承担政府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委托的相关任务,参与高等教育行业治理;
(四)依法依规开展相关社会服务和对外活动,经有关部门核准,组织开展标准制定、教育评价、项目评估、表彰奖励;根据高等教育领域学科发展需要,组织展览展会、竞赛活动;组织开展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咨询服务、行业自律、行业监测等工作;
(五)编辑、出版、发行教育书刊和信息资料,通过网站、微信平台、期刊等发布推广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
(六)规范管理所属分支机构和实体机构,指导省(区、市)高等教育学会、行业高等教育学会开展相关工作;
(七)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组织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学术合作交流。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建设成就
活动交流
为扩大教育开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世界一流大学开展高水平交流合作,学会每年举办“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该年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芬兰、俄罗斯、日本、越南、巴基斯坦、泰国、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等国家和OECD等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高等教育重大话题开展研讨。
自1992年以来,学会举办各类“展示会”“
博览会”。其中,2018年秋季举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有来自1120多所高校和1000多家企业的25000多名师生、专业人士参展参会。
报刊资源
《
中国高教研究》是学会会刊,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等。
《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是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科技类期刊。该刊面向整个教育群体,主要包括:各级教育主管单位,各级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和政府采购部门、各级教育科研和实验室部门、各领域的教育培训部门等。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入选中国特色创新学会拟支持学会名单。
2021年12月31日,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人才培养
奖项设置
“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活动创办于2014年,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和
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共同主办,是首个作品征集覆盖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设计类奖项。竞赛面向青年设计师和高校师生,以创新、时尚、实用为评审原则,选拔最具创新意识和培养潜力的青年设计人才。
培训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下属事业单位,由学会和
武汉大学合作共建。培训中心秉承“不忘教育初心,回归教育本质”的理念,依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武汉大学的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为教育系统(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团体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培训服务。
精神文化
学会宗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宗旨为坚持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遵守法律,恪守学术道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实际出发开展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努力建设高水平新型智库;坚持学术立会、服务兴会、规范办会、创新强会,为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服务。
形象标识
学会会徽整体配色由黑色和红色组成,外圈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学会英文名“China Associ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环绕而成,会徽中心的图案由学会英文的缩写“CAHE”和学会成立时间“1983”以及象征着高等教育的人和月牙组成。
社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发展战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展战略构想
办会宗旨:学术立会、服务兴会、规范办会、创新强会。
发展理念:提升政治站位、把握办会方向;找准职责定位、把握服务面向;推动工作进位、把握工作导向。
核心任务: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政府部门宏观决策,服务高等学校办学实践,服务高等教育理论探索。
业务布局: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大力加强智库建设;着力办好两会一刊;规范建设分支机构;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拓展深化合作交流。
工作思路:建智库、强服务;创品牌、提质量;立规矩、严管理;谋合作、扩影响。
研究原则:运用新思维,抓准真问题;探索新模式,做好真研究;开拓新境界,推动真创新;作出新贡献,确保真管用。
基本经验:政治上坚持高站位;思路上坚持大格局;事业上坚持谋长远;工作上坚持善作为;作风上坚持严要求。
建设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高等教育现代学术社团。
品牌活动
【高等教育新型智库】
学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加强高等教育新型智库建设。2017年以来,学会坚持“四新四真四统一”研究原则,组织开展“教育强国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产出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打造决策咨询品牌,已产出50余篇以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体的《研究专报》,多篇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批示,40余篇得到教育部及有关司局领导批示。建立顺畅供需对接机制,承接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等多项重点研究任务,形成“政府出题、智库解答”工作模式。组建高层次专家队伍,设立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行家、管家”三支队伍优势。培养智库建设后备人才,2023年起招收项目博士后。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
为提升高等教育研究质量,交流高校办学治校经验,展示理论研究最新成果,扩大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学会自2000年起举办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现已成功举办23届,吸引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家和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围绕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高等教育重大话题开展深入研讨和交流合作。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已成为学术思想的重要策源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聚集地,青年才俊成长成才的新园地,自2020年起,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项目和中国科协的重大学术会议指南。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由教育部批准、学会主办,是集现代教育高端装备展示、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改革成果推介、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创业就业服务、科技创新、学术交流、技术服务、贸易洽谈等为一体的高品质、综合性、专业化的品牌活动。“高博会”每年春季和秋季举办,现已成功举办60届。2020年9月,“云上高博会”开幕,开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目前,“高博会”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性品牌展会,展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国家名片。2015年“高博会”被纳入“商务部引导支持展会”,2017年起连续5年获评“中国会展品牌展览会”。
【中国高教研究】
学会会刊《中国高教研究》是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领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思想库,交流宣传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成果的主阵地。《中国高教研究》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等,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提名奖。会刊被学术界公认为最具权威性的高等教育学术期刊之一,在国内期刊评价系统中一直名列前茅。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会探索形成以学术交流为基础、以多边合作为核心、以共建共享共赢为目标的工作模式,充分借鉴世界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主动宣传介绍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近年来,学会与美国教育委员会、欧洲大学协会等3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区域性教育组织、国外驻华使领馆建立业务联系网络,与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阿拉伯大学协会、非洲大学协会分别共建中巴、中阿、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学会致力于打造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世界大学校长论坛等国际学术平台,逐渐形成业务网络、交流机制、国际会议“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对外交流合作协同发展新格局,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中发挥积极作用。
【重大活动】
【世界大学校长论坛】2023年7月30-31日,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怀柔成功举办,来自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嘉宾现场参会,65位高水平大学校长围绕“时代变革与大学使命”主题作报告,论坛发布了标志性成果《北京倡议》。论坛成功搭建广聚世界高水平大学的中国平台,宣传介绍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成就,发出了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倡议,充分彰显了深化全球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中国担当,成为融通中外、互通有无、交流合作的学术新平台。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自2020年启动以来,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已成功举办3届,得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高度重视,全国近1200所本科院校和累计近20万名教师参赛。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助力“四新”建设,锻造中国金师。
【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是发现和推介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年设计师的综合设计赛事,以增进两岸青年文化交流,推动两岸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的合作为宗旨。华灿奖至今已举办8届,第8届全国共有超过12万支团队参赛,覆盖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和机构1428所,在促进两岸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文化交流、教育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办公地址
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