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坦克,是在
二战前与二战中存在的一种对坦克的分类标准。战斗全重在16~45吨的就可以被认定为中型坦克。
中型坦克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火力强、机动性和防护性好。由
武器系统、
推进系统、
防护系统、电气设备、
通信设备及
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型坦克主要有英国的“赛犬”、C式中型坦克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轻型、超轻型坦克盛行一时,也出现了多炮塔的中型坦克。典型的主要有法国的“索玛”S-35、
苏联的
T-28、美国的M3中型坦克、德国的PzKpfwⅣ等。
战斗全重16~27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型坦克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各国生产中型坦克约15.7万辆,典型的有苏联的
T-34中型坦克、德国的PzKpfwⅤ“黑豹”、美国的M4“谢尔曼”等,其战斗全重27~45吨。
20世纪50年代以后,研制了新一代中型坦克,典型的有苏联的T-54、
T-55,美国的
M47、M48,英国的“百人队长”等,其战斗全重36~50吨,火炮口径90~105毫米。中型坦克开始采用
火炮双向稳定器、机械模拟式计算机、
光学测距仪、
红外夜视仪和三防装置。中型坦克经不断改进,其火力、
机动性和
防护力显著提高,已接近或达到
主战坦克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