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二级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是中央美术学院下属8所二级学院之一,成立于 2003年,由原美术史系、人文社科与外语教学中心、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三部分资源整合而成,现辖有美术史学系、文化遗产学系、艺术理论系三个专业系;社科部与体育部两个基础教学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图书馆。现任院长李军教授,党总支书记郑岩教授,副院长邵亦杨教授、黄小峰副教授,党总支副书记于润生副教授。
学院简介
2002年4月,人文学院的美术史学专业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正式认定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北京市重点学科。现已成为国内一流的规范学科,拥有国际著名学者和国家级专家组成的学术集体。人文学院的教学分为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三个层次,可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每年都招收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
人文学院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在中国佛教美术史、中国文人画史、中国古代画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中国民间美术史、中国美术文献学、中外美术交流与比较、西方现当代美术史、中国古代书画修复、艺术管理与策划、文化遗产与考古美术等方面已经具有明显的优势。
人文学院与国内外的同行有着广泛的联系,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院、斯坦福大学、堪萨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日本的东京大学,韩国的汉城大学,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法国的国家文化遗产学院,俄罗斯的列宾美术学院等国际著名大学都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交流和联系。
系所介绍
美术史系
美术史系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美术史学系,自 1957年成立以来,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成就卓著。作为中国美术史学学科和学术规范的创始、奠定和传播者,长期以来,美术史系在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美术理论三大领域齐头并进,尤其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国宗教美术史、中外美术交流、西方现当代美术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进一步辅以世界美术史的眼光,发展并强化东方美术史和国别美术史的研究。
艺术史与艺术遗产系
文化遗产学系成立于 2003年,以“最年轻的学科和最古老的事业”为己任,注重研究视觉艺术遗产,培养学生审美感受、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早期中国艺术史、艺术考古、书画史、书画鉴定和修复,以及物质文化研究、建筑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以大量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获得不俗成绩;同时积极组织、举办国际合作的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管理的全国培训,服务社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业界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2020年,文化遗产学系改造成为艺术史与艺术遗产系,今后将在保持艺术考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优势前提下,大力提倡和发展跨文化、跨媒介艺术史新研究方向,讲述并讲好从中国出发的世界艺术史故事,展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的一体性。
艺术理论系
艺术理论系成立于 2015年11月,主要承担人文学院以及全校的美学、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视觉文化研究等方向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理论及相关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由来已久,1950年以后尤其受到重视,当时学校设有美术理论教研室,相继由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蔡仪(1906-1992)和王朝闻(1909-2004),以及美术史论家王逊(1915-1969)主持工作和教学。现有艺术理论系正是在原美术史系美术理论教研室基础上成立,提倡对当代中国和世界艺术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宏观观察、战略思考和美学剖析,正努力建立一支包括美学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视觉文化研究、艺术传播学等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社科部暨语言与文明系、历史与哲学系
人文学院社科部的历史可以被追溯到建校之初。它肩负着中央美术学院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教学和学术研究的任务,其中包括国家规定的公共必修课程和全校的公共选修课程。
社科部的必修和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通常是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展开,教师力求在规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授课生动,联系实际,讲出特色。在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方面,社科部近年来有意借鉴国内外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重新打造课程体系,特别是有关中外文学、历史、哲学乃至文明类的课程,藉由重新设计的选修课程体系,既对中央美术学院的整体教学结构形成放射状牵引,又从自身内部逐渐改善教学的内容、方法与氛围。
根据人文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为了满足美院整体对于高水准人文课程的迫切需要,更是为了适应全球化时代跨文化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要求,人文学院已以社科部为基础,在2020年建立语言与文明系和历史与哲学系两个人文通识系。
语言与文明系以原中外文学和外语教学中心的教学与科研人员为基础,进一步补充高级人才,在承担全校外语及相关公共必修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拓展对中外文化暨世界文明的教学和科研;尤其发展在与艺术史论研究关系较为密切的英、德、法、意、日本、俄罗斯等国语言与文化,以及西方古典语言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历史与哲学系的成立,同样既是为了满足美院建设世界一流美术院校对于高水准人文通识课程的需要,激发教员的教学和科研潜力,又是为了引起学生对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的新的认识和兴趣。新成立的历史与哲学系以原人文社科基础课教学中心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为基础,进一步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在承担全校相关公共必修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拓展在人文经典解读、中国文化导论、中外历史与哲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是全国高校最早成立的非遗中心,长期以来,在调查、保护、研究和传播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果,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在原有中心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于高校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和专业人员的培训,打造美院非遗中心的品牌,增强其社会辐射力。
图书馆
人文学院图书馆是专门负责采集、收藏、保管以及研究和利用与教学科研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料的部门,经过大力建设,现已初步完成由原先资料室向学术型专业图书馆的转型升级。现有馆舍面积 489.36平方米。藏书总量近十万册,其中重要海外专题文献和珍稀书刊收藏几达总数的四分之一。积极购藏了一系列重要海外专题文献,包括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Poshel教授藏书(主题为中亚、南亚考古艺术文献);Vershbow图书馆旧藏图书(主题为欧亚版画印刷史文献);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史家 Leo Steinberg教授藏书(主题为欧洲文艺复兴及现当代艺术文献);西方文明专题(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献等重要图书数万册。先后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台湾中央大学美术学研究所、台北市立美术馆、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东京艺术大学等海内外学术机构建立并保持出版物交换等学术交流机制。先后获得国内外著名学者和机构的赠书累计达 5060余册。这些核心收藏和建设,构成了人文学院图书馆的特色,奠定了中国最好的艺术史论和艺术遗产专业图书馆的基础。
先进事迹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成立于 2003 年,其前身是 1957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美术史系。在 60 多年的发展中,人文学院教师编写出版专业教材共计 49 种,不仅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重点教材的编撰工作,还独自承担、协同编著、集体编著具有央美特色与国际水准的专业教材。教材内容全面涵盖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建筑史、艺术理论、艺术管理等学科领域,多次获评北京市优质教材、精品教材、经典教材,荣获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获选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多次荣获北京市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并被译为英文、韩文等外文出版,也以繁体字在中国台港地区出版。2019 年,由人文学院承担的国家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重点教材《中国美术史》正式出版,成为全国高校“中国美术史”指定教材。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教材建设工作见证了新中国艺术学科的成长,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推动构建中国特色教材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所获荣誉
2021年9月26日,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18 21:52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