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下辖二级学院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中山大学下辖二级学院,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中山大学海琴4号大楼。
历史沿革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24年,前身为矿物地质学系,是全国建系较早、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地质学系之一。历经地球科学系(2002-2014)、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2014-2017)。
中山大学地质学系成立初期人数虽少,然而十分重视教学质量,是当时全校教学质量较高的学系之一。1926年,系主任黄著勋教授著《中国矿产》,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中国最早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著作之一。此外,矿物地质系十分重视引进国外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聘请国外教授、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加强野外实践环节等。例如1928年引进了德国古生物学家叶格尔(O.Jaekel)教授任系主任,1929年聘请了瑞士的哈安姆(A.Heim)教授来系任教,1936年聘请了米士(P.Missh)教授担任构造地质课程主讲。两广地质调查所的研究人员还兼任系的教学工作。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受到了真正的锻炼。当时,在教的教师包括朱家骅、谢家荣朱庭祜冯景兰乐森璕、李学清、张会若、李殿臣等地质学家。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历届系主任和教师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1924年的首任系主任为黄著勋教授,之后的历届系主任或主持工作的教授有朱家骅、叶格尔 (O. Jaekel)、哈安姆 (A. Heim)、张席褆、何杰、杨遵仪陈国达、李翼纯、潘钟祥、林挺、曹廷藩、陈志中、方瑞濂、黄玉昆、李兆麟、赵不亿陈国能周永章郑卓等。
百年华诞
喜庆百年华诞2024年,中大地质学科走过满满的一世纪。过去100年里,主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1924年-1952年,地质学科高起点迅速发展,直至1952年院系调整。二是1952年-1972年,总体停办办,但中间招收过2个学制班。三是1972-1999年,逐步恢复,建基础专业实验室,教师从有关单位调集,学科有历史底蕴,生源质量好,所以发展平稳有序。四是2000-2024年,标志性事件是,2000年学科正式获博士学位授权,建立了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同年在珠海校区建立了全新的现代化矿物岩石矿床古生物构造地质实验室,招收了珠海校区首届地质专业本科生,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00年来,有12名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原学部委员)、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朱家骅谢家荣孙云铸乐森璕斯行健冯景兰杨遵仪陈国达张培震高锐成秋明周永章在这里执掌教鞭,培养了院士(含外籍院士)3名(陈国达周永章郭福生)及一大批专业和社会精英。经历风雨后,2024年以后的100年,正在稳步迈上国际一流学科前列。
办学条件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师及专职研究人员百余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2名,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等。
目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具备“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培养地质学(理科)、地质工程(工科)本科专业人才。拥有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岩土工程、地质工程(专业学位)和固体地球物理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在中山大学三大建设的支持下,已建设有:物质成分与结构分析系统、年代学分析与测试系统、观测和探测与数据融合系统、三维成像与动力学模拟系统和地质灾害与工程试验系统,具备相对齐全的实验分析和探测设备。
学院还挂靠有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中山大学的校级研究机构,中心践行《里约宣言》《21世界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精神,以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使命,开展以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为核心的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支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球生态系统健康、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有发展。中心主任为沈文杰,首席科学家为周永章。
先后与10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开展本科生地质野外实习和科研训练项目资助等。已建设有长江三峡、湖北神农架、安徽巢湖、海南昌江、云南澄江和广东河源等野外实习基地。
培养学生
中山大学地质学科从1924年开始,创建100周年。但中途经全国统一院系调整和学校专业停办,直至1972年复办至今。
在1972年复办前,大概分为2个时期:一是1924年-1952年,地质学科高起点迅速发展,直至1952年院系调整。二是1952年-1972年,总体停办办,但中间招收过2个班。上述二时期学的毕业生代表有陈国达中国科学院院士)、莫柱孙、廖士范、刘连捷、林挺、徐铁良、周圣生、钟铿、杨超群、杨锡光、黎瑞琦、陈培源、花友仁、黄国贤、农开清、陈学源、陈士谋、肖庆辉
1972年复办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地质学科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2-1999年:逐步恢复,建基础专业实验室,先招收和培养本科生,尔后硕士生。教师从有关单位调集。因为学校有名,学科有历史底蕴,生源质量好,所以发展总体平稳。学术上造诣较高和较有影响力的毕业生代表有:岑况(1973级本科,二级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院长),郑卓(1975级本科,二级教授、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第19任系主任),陈国能(1976级本科,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第17任系主任),王建华(1977级本科,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周永章(1978级本科,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第18任系主任),刘星辉(1978级本科,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郭福生(1979级本科,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詹文欢(1981级本科,中国科学院南海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麦碧娴(1982级本科,国家杰青),孙继敏(1984级本科,国家杰青),杨清华(1985级本科,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杨慧(1986级本科,2000硕士,广东省地质局总工程师),陈勇(1990级本科,珠海市市委书记), 张珂(1985级硕士生,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第20任系主任),夏萍(1986级硕士生,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党委书记、研究员)等。
第二阶段,2000年以来:标志性事件有:2000年在珠海校区建立了全新的现代化矿物岩石矿床古生物构造地质实验室,招收了珠海校区首届地质专业本科生,新生中女生和城市生比例与以前相比有根本性的提高。同年,学科正式获博士学位授权,建立了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学术上造诣较高和较有影响力的毕业生代表有:庄文明(2001级博士生,广东省海洋地质调查院院长、教授级高工),张莉(2005级博士生,自然资源部广州海洋局二级研究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窦磊(2005级博士生,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担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马瑾(2006级博士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国家万人计划人才),韦慧晓(2008级博士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绍兴舰舰长),赵宇鴳(2000级本科、2004级硕士,成都理工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副院长,火星沉积研究专家),陈家富(2002级本科,东北大学地质学系主任),祝贺君(2005级本科,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周浩阳(2009级本科、2013级博士,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计划入选者)等。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历史简介.中山大学.2023-07-14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07-22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4:4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