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二级学院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中山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具有甲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和环境工程设计资质证书。
历史沿革
1929年,中山大学地理学系创建。
1974年,开始招收环境保护方向的大学生。
1979年,环境科学研究所成立。
1993年,环境科学系成立。
2002年10月,中山大学整合原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中的环境科学系、大气科学系和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学科机构,并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年12月,环境工程系成立。
2005年12月,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并于2008年12月顺利通过验收。
2009年,学院组建新的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实验中心;同年9月,学院主体进驻大学城中山大学东校区。
2015年,环境大楼在东校区新建落成。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2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2个学科系,2个本科专业。
学科系: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
本科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师资力量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仇荣亮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盛国平、穆杨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刘广立等
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杨欣、孟凡刚等
“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仇荣亮
“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杨欣、章涛等
“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黄海保、吕慧
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李传浩、汪善全
张仁铎、贾晓珊、孟凡刚、杨欣、吕慧、黄海保、方晶云、章涛、黄璜、阮菊俊、曹英杰、赵春梅、刘升卫、汪善全、李传浩、颜庆云、严凯、何超、陈绍晴、夏德华、李萍、赵姗姗、金超、胡卓锋、曹建平、舒龙飞、黄裕熙
学科建设
据2022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2021年软科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40名,环境与生态学ESI学科排名进入了全球0.16%,居全国第七位。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环境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环境工程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院有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有广东省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截至2021年9月,学院获得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7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编写环境学科教材10余部。
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基于SIM育人理念的环境学科本研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实践
2019年,学院学生获“2019年度全国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称号;2011年学生获全国“挑战杯”竞赛一等奖。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2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清洁生产技术中心、广东省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广东省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废弃物3r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粤港空气污染控制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2021年,学院仇荣亮、汤叶涛、王诗忠等牵头,联合广东省耕地肥料总站、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完成的《多金属污染土壤植物联合修复技术体系及应用》项目获2020年度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合作交流
据2022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了学术交流。
文化传统
学院曾举办新生入党教育及纪律教育、2021级本科新生教育系列活动、“学党史、知党情、练本领、促成长”党史知识竞赛。
现任领导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师资概况.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5 21:4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