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楼,是我国常见的为纪念孙中山而设立的建筑名称。台北市中山楼,位于士林区的阳明山,是由台湾早年的女建筑师
修泽兰所设计,完工于1966年。该建筑是台湾图书馆所管辖的单位之一,是蒋介石在位时为了纪念孙中山百年诞辰所兴建的,外表为中国传统古典式建筑,是一座具有历史纪念价值的建筑物。中山楼是全世界迄今惟一一栋盖于硫磺口的建物,硫磺口位于该建物礼堂舞台正下方。
简介
中山楼,位于台湾
台北市的
阳明山,是由台湾早年的女建筑师
修泽兰国父纪念馆新台币正反面图像。
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所兴建的,外表为中国传统古典式建筑,瑰丽而宏伟,门楼、庭园、楹柱等....皆表现中国传统宫殿建筑艺术之美,是一座具有历史纪念价值的建筑物。
中山楼除了是历届“国民大会”的集会场所外,目前也有开放场地出借给政府单位、民间企业、艺文及学术等团体使用,内部有一千八百 席之大会议厅、可容纳二千人之大餐厅与大小不等之大会议室、会客厅。
重生改造
中山楼因为邻近的
阳明山温泉中原大学进行推动中山楼重生改造的计划,希望能够结合中山楼原有的特色和台湾本土精神,能够让这座深具纪念性及历史意义的建筑物,有个焕然一新的面貌,以期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功能。
旅游资源
据台湾媒体报道,大陆客到台观光,对与孙中山相关的历史文物古迹都很感兴趣。台北孙中山纪念馆积极规划主管的阳明山中山楼未来全面开放。
阳明山中山楼是1965年台当局为纪念孙中山百年诞辰、宏扬传统文化,委托修泽兰建筑师规划兴建,花了十三个月时间完成。
但现在中山楼开放部分没有包括二楼“总统套房”,其中包括有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的卧房、会客室、浴室、兵棋推演室等,这些都仍保持原有风貌。
纪念馆馆长郑乃文说,以往中山楼给民众神秘的色彩,其实这栋重要的文化古迹可以更活化,让更多民众认识它,因此今年年底纪念馆计划先推出精致的中山楼导览手册,并计划最快明年中旬能连同从未开放的“总统套房”全面对外开放,让民众可以共享这栋珍贵的古迹资产。
设计师
修泽兰女士生于1925年,湖南沅陵人,毕业于
中央大学建筑系。1949年应铁路招考来到台湾。196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百年,台湾拟兴建中山楼。修泽兰因其在建筑方面展露出的才华,被选中担任中山楼的设计师。
摆在面前的困难是她从未遇到过的:楼址位于硫磺区,地热逼人,土质软硬混集,石方淤泥杂聚;硫磺腐蚀性强,一般金属容易受硫磺侵蚀生锈,这就意味着要放弃一些常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机械简陋,几乎全靠人工……
而中山楼因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中国古典建筑的精髓。修泽兰认为,建筑设计是艺术与实用兼顾的学问,建筑造型应是建筑师创新思想的表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更待我们发扬而成为新的精华。
修泽兰女士为此殚精竭虑。当年中山楼竣工时,台湾《新生报》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当中山楼动工之前,她躲在工作室里研究、构思、设计、修改,并跟一些朋友们研究;中山楼动工之后,她每天又奔走于台北、阳明山道上,辛苦地去指挥工程的进行。”
修泽兰将所有建筑材料在使用前放到硫磺水中浸泡,以检查其耐腐蚀性。她多选用不会被硫磺氧化的材料,如木头、石头、黄金、玉、贝壳、大理石等。楼内的柱子、门环、匾额等,为防止硫磺侵蚀,表面都贴上一层金箔。整座楼没用一颗钉子,全部用中国传统的榫头拼接。今天看来,这些处理都是成功的。但百虑一失。当年众多国画名家祝贺中山楼落成而赠送的大量画作,如今都因硫磺空气的熏染而变暗发黄。
修泽兰因中山楼的建造获得台湾建筑成就奖,中山楼是她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相关问题
建筑物,有个焕然一新的面貌,以期发挥国家文化资财的功能。
印象
蒙蒙细雨中,我们登上台湾阳明山。举目望去,云雾缭绕,一座中国古典式的建筑展现在眼前,楼前高大的牌楼上“天下为公”四个大字隐约可见。
步入中山楼金碧辉煌的正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孙中山先生身着中式服装的坐像。令人奇怪的是,空气中竟然飘浮着淡淡的硫磺味儿。刚刚在大会客厅落座,热情的主人即解开我们心中的疑团:“阳明山是火山,中山楼成为世界上直接建在硫磺坑口的建筑物。所以当时建造起来非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