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脆肉鲩
广东省中山市特产
中山脆肉鲩,广东省中山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中山脆肉鲩脊骨较僵硬,肉质紧密、爽脆软滑、带有韧性,肉丝不易拉断。理化特征: 将鱼肉切成2毫米至3毫米薄片,在开水中煮30分钟以上不破碎;鱼背肌肉水分≤79.00%,脂肪≥1.63%,钙≥0.47毫克/克,谷氨酸≥0.47毫克/克。
产地环境
中山脆肉鲩产自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河流面积占全境的8%,西江下游的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市西部边界,由磨刀门出南海;北江下游的洪奇沥水道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市东北边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其间汊道纵横交错,其中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横贯市北半部,汇入横门水道由横门出珠江口,中山市地处低纬度区,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太阳辐射能量丰富,适宜养殖中山脆肉鲩。
历史渊源
1973年,中山人便在长江水库利用水泥池、采取循环水饲养方式,成功培育出了肉质结实爽脆、耐煮不烂、且肉味清香可口的一种鲩鱼,后称脆肉鲩。
20世纪80年代初,东升镇在中山率先采用池塘试养脆肉鲩,经过20多年摸索、实践和积累,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养殖技术,亩产由过去的750千克提高到1710千克。
2006年3月,“东升镇脆肉鲩高产增效技术示范”项目,经鉴定,项目总体达到中国国内同类领先水平。
生产情况
广东省中山市脆肉鲩养殖面积约2.9万亩,年总产量约5万吨,占中国脆肉鲩总产量的90%;其中,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的养殖面积有1.3万多亩,年总产量超3万吨,年产值约6.31亿元。
产品荣誉
2008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中山脆肉鲩”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中山脆肉鲩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草鱼。
(二)养殖用水要求
全部采用保护区范围内的西江水,盐度常年保持在0.3‰至0.4‰, 每年水温在25℃以上的天气超过200天。
(三)养殖技术
鱼种要求:当地培育的大规格鱼种, 投放规格为≥2.0 千克/尾。
放养密度:放养密度<300尾/667平方米(亩)。
饲料的使用和要求:以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和优质蚕豆为主,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至5%。搭配适量象草等青饲料。精、青饲料比例为7:3。
日常管理:
保持养殖鱼塘水深2.5米;养殖鱼塘水透明度25 厘米至于30厘米,视水质,适量套换水。
捕捞:上市规格≥5.5千克/尾。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专用标志使用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地质检部门开始对东海大米、丹江口翘嘴鲌、莆田桂圆、莆田枇杷、中山脆肉鲩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措施。
参考资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东海大米、丹江口翘嘴鲌、莆田桂圆、莆田枇杷、中山脆肉鲩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8年第132号.
自然地理.中山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7 17:17
目录
概述
产品特点
产地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