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嵩高灵庙碑》是刊刻于
北魏太延年间(435年-440年,有争议)的一方碑刻,全称为“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又称“嵩高灵庙碑”“寇君碑”等,无撰书人姓名,字体介于
隶书与
楷书之间,现藏于河南登封市
中岳庙内。
碑刻内容
碑额
中岳嵩高灵庙之碑
碑阳
太极剖判,两仪既分。四节代序,五行播宣。是故天有五纬,主奉阳施;地有五岳,主承阴化。所以统协浑元,苞含之至用;光济乾坤,复┘载之大德。于是造化之功建,而三材之道显。然后天人之际,粲然著明,可得而述。羲皇造创,观象立法。王者父天母地,仰宗三辰,俯┘宗山川。夫中岳者,盖地理土官之宫府,而上灵之所游集,四通五达之都会也。上应悬象镇星之配,而宿直轩辕,璇机玉衡,以齐七┘政。其山也则崇峻而神奥;原隰也则显敞而□□。南泝淮汝,北□□□。□□□□图□□,夏禹锡龟书于后。乃天道所以除伪宁真,┘而圣哲通灵受命之处所。是以岩薮集神□,□□□□道。太古〔纯□,人神杂处,〕幽显交通。故其威仪颙颙昂昂,不严而自肃。少昊之┘季,九黎乱德。民浊斋明,嘉生不洁。于是〔神祇隐蔽,而与〕俗〔殊别。除□唐虞敬顺昊天,礼秩百〕神;五载巡狩,躬祀岳灵。三代因循,随时┘损益。有十二年巡祀之义,谓之令典。修〔礼明察,故能〕厚〔获神祇之□,□□多历年数。帝舜有〕王母献图之征,武〔王〕有五灵观德之祥。┘报应之契,若〔影响〕之随形声。故禋祀之〔礼,先王所重。诗云:“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保之。”又曰:“绥万〕邦,屡丰年。”其斯之谓也。周室既┘衰,天子微弱。巡祀之礼,不复行于方岳〔之下。天下荡荡,神祇乏主。于是逆乱大作,奸蘖萌生,而礼义坏矣。〕亡秦及汉,不遵古始,莫能┘兴〔复〕,唯妄祀岱宗,以勒虚美。下历魏晋,〔奉礼〕虽丰,太〔守行祀,〕帝〔不亲〕□。〔刘石慕容,及以苻氏□窃,一〕时〔朱紫〕杂错,耶伪纷然。谣俗之┘或,浮图为魁。祭非祀典,神怒民叛。是以〔享〕年不永,身没未几。〔厥宗〕噬肤,旋踵〔灭〕□。□州分崩,百余年间,生民涂炭,殆将歼尽。大代龙┘〔兴,拨乱〕反正。刑简化醇,无为而治。〔圣上〕以睿哲之姿,应天顺民,绍〔隆〕洪〔绪,是以即位之初,天清地〕宁,〔人〕神和会。有继天师寇君名谦┘〔之,字〕辅真,高〔尚〕素志,隐处中岳卅余年。岳镇主人集仙宫主〔表奏〕寇君行合〔自然,〕才〔任轨范。〕□是上神降临,授以九州真师,治理人┘鬼之政。佐国符命,辅导真君,成太平之化。俾宪章〔古〕典,诡复岳〔祠〕,可以晖赞功美,〔天子〕□〔明神武,德合〕窴真。遂案循科条,安立坛治。┘造天宫之静轮,俟真神之降仪。及国家征〔讨不〕庭,所向剋捷,虽〔云〕人谋,〔抑有神〕祗之〔助矣。于是〕圣〔朝思〕惟古烈,虞夏之隆,殷周之盛,┘福祚〔如〕彼;近鉴叔世,秦汉之替,刘石之劣,〔祸败〕若此。又以天师□□〔受对杨之决,乃〕□〔服食〕□士,修诸岳祠。丰玉帛之礼,春祈秋报,┘有大事告焉。以旧祠毁坏,奏遣道士杨龙子更造新庙,太延□〔年〕□□□□□□□□,□〔时缙〕绅之儒,好古之士,莫不欣遭大明之┘世,〔复睹盛〕德之事,慨然相与议曰:“运极反真,乱穷则治。是以周〔易贵变通,春〕秋大〔复古,泰平之基,〕将〔在〕于斯。宜刊载金石,垂之来世。”┘乃作铭曰:┘严严嵩岳,作镇后土。配天奉化,总统四旅。诞命圣明,万象荒主。河图授羲,洛书□〔禹〕,□□惟建,彝伦攸序。降神育贤,生申及甫。惟申┘及甫,翼治作辅。万国咸宁,飨兹福祜。穆穆皇羲,仰观俯察。爰制祀典,民和神悦。唐虞〔稽古,率〕由前烈。悠悠后王,或隆或替。虔修剋兴,┘慢浊致灭。煌煌大代,应期宪章。除伪宁真,洪业剋昌。师君弘道,人神对扬。明奉天地,布序五常。宗祀济济,降福穰穰。宜君宜民,永世┘安康。┘
(说明:文字据明初拓本;□,表示缺一字;〔〕,表示据《
大代华岳庙碑》等所补的缺字;┘,表示分行。)
碑阴
(说明:文字及行列分布据《鲁迅辑校石刻手稿》;┃,表示一个字距的空白;□,表示缺一字;……,表示缺若干字;┘,表示分行。)
创作背景
北魏
始光元年(424年),道士寇谦之到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进献《篆图真经》,
崔浩以《篆图真经》“辞旨深妙”而上疏盛赞《篆图真经》。北魏太武帝
拓跋焘派遣谒者奉玉帛牲劳祭祀嵩岳,迎寇谦之山中弟子。始光二年(425年),在平城东南建立天师道场,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其年,拓跋焘将攻
大夏赫连昌,曾问幽微于寇谦之,寇谦之回答说“必克”。拓跋焘于是连年出击,消灭大夏、
北燕、
北凉等割据政权,最终于太延五年(439年)统一北方。太延六年(440年),寇谦之为拓跋焘祈福于
嵩山,并称太上老君复降,授拓跋焘以太平真君之号,拓跋焘信而改元太平真君。《中岳嵩高灵庙碑》即拓跋焘为感激道教诸神护佑和表彰道士寇谦之而立。一说应是时人为寇谦之修中岳庙并宣扬道教而立。
关于碑的刻立时间,据明初拓本第十七行“道士杨龙子更造新庙太延”等字,当在北魏太延年间(435年-440年)。宋代
赵明诚《
金石录》载:“后魏《中岳碑》,太安二年十二月。”清代以来,人们多以
太安二年(456年)十二月为《中岳嵩高灵庙碑》的刻立时间。对此,清代
吴玉搢《金石存》称:“《金石录》有后魏《中岳碑》,太安二年文,虽有录无说,疑即此碑也。”
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称:“《金石录》有后魏《中岳碑》,作太安二年十二月,或此碑也。”
陆增祥《
八琼室金石补正》称:“案:赵氏《金石录》载后魏《中岳碑》及阴,太安二年立,有目无跋,《金石录》谓即此碑,未有确证。”且《金石录》所记的“后魏《华岳碑》”并非《大代华岳庙碑》,北魏在嵩山刻立的任何一块碑石又都可以广义称作“后魏《中岳碑》”,故《金石录》所记的“后魏《华岳碑》”是否即《中岳嵩高灵庙碑》有待商榷,从而太安二年(456年)十二月是否即《中岳嵩高灵庙碑》也有待商榷。
艺术鉴赏
笔法
《中岳嵩高灵庙碑》作为由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性书体,其字体仍然具备隶书之古拙,笔力沉劲。笔法丰富,和而不同,主要以方笔为主,兼有圆笔。方厚平直,用笔大起大落,无拘无束,虽放纵却不失高浑雄大,具有一种森严之妙趣。点画上的特点表现为:
①横法。碑中横画的用笔丰富,大部分取法隶书笔意,起笔主要以方笔为主,兼有圆笔;行笔有的平稳厚实,有的轻盈多变;收笔大部分为回锋,少量为放锋收笔;特别是横画较多的字,一字之内,横画各不相同,变化丰富。长横的写法大致有两类,一类为方笔起笔,中间轻提,收笔如“燕尾”出锋,呈上扬之势,笔画呈中部细、两端粗之状,如碑中“奉”字、“载”字等中的长横;另一类则是典型的方起方收,行笔平稳,笔画厚重,如碑中的“大”字、“平”字等的长横。短横写法变化多端,有平有斜,有轻有重。
②竖法。碑中竖画用笔大部分为方起方收,中锋行笔,有提按之微妙变化,如“中”字、“川”字等的中竖画;除此之外,还有小部分竖画则是圆起圆收,如碑中“判”字、“不”字等的中竖画;竖之长短、粗细各不相同,随字势而巧妙变化。
③撇法。碑中撇画变化特别多,首先从短撇来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方起方收型的,如“作”字、“复”字等中的短撇;另一类则如“仰”字、“代”字等的短撇,属于方起圆收。对于长撇的用笔法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如“奉”字、“太”字等的撇长且稍带弧势,起笔逆锋圆势,调锋后左下涩行,轻提出锋收笔,略上扬;另一类长撇则撇长而曲势较大,方势起笔,顺锋向左下行笔,回锋收笔,收笔处略重,如“天”字、“若”字等。
④捺法。碑中捺画形态各异,长短、曲直、平斜各不相同,起笔有方有圆,收笔用力,出锋劲健。长捺居多,形态各不相同,如“人”字、“大”字等,长捺逆锋圆起,一波三折,捺画稍带弧度,收笔渐提渐细,捺尾上翘。
⑤钩法。碑中钩画主要有竖钩、戈钩、竖弯钩等,其部分钩画用笔法已经开始摆脱隶书的用笔法,更接近于楷书的钩画用笔法,写法大致相同,起笔多为藏锋入笔厚重,收笔有所不同,一部分保留隶书收笔方式,将钩脚去掉,如“则”字、“方”字等;另一部分出钩较之隶书钩脚更加明显,收笔钩脚较大,由粗变尖,更接近于楷书钩脚的处理,如“也”字、“代”字等。
⑥点法。碑中点画形态各异,写法各不相同,起笔有方有圆,有正有侧,大部分小的点画形状类似于三角形,也有一些被处理成短横、短撇、短捺等,总之,形态、大小、轻重、曲直各不相同。如“自”字上点方笔入纸,转锋向右行笔,轻提收笔,笔画上重下轻,上方下尖;“室”字顶点则处理为短横,方起方收,笔画厚重。两点,多成相向状或相背状,起笔方圆兼备,对比鲜明,变化丰富,两相呼应。如“义”字,上两点成相向状,左点圆起圆收,右点方笔入纸,两点左圆右方,形成鲜明对比;“季”字两点成相背状,左点处理成短撇,笔画较细,右点处理成短捺,侧锋起笔,笔画较重,两点相呼应。
(两图册来源:故宫博物院)
作品评价
近代书法艺术家
杨守敬:近来金石家多以为佳。以余观之,俭陋最甚,不足贵也。颇与《爨宝子》相似,此尤草率。(《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卷二·后魏》)
近代书法家
康有为:①若吴之《谷朗碑》;晋之《郛休碑》《枳杨府君碑》《爨宝子碑》;北魏之《灵庙碑》《吊比干文》《鞠彦云志》《惠感》《郑长猷》《灵藏造像》,皆在隶楷之间。与汉碑之《是吾》《三公山》《尊楗阁》《永光阁道刻石》在篆隶之间者正同,皆转变之渐至可见也。(《广艺舟双楫·卷二·分变第五》)②《杨淮表记》润醳如玉,出于《石门颂》,而又与《石经·论语》近,但疏荡过之。或出中郎之笔,真书之《爨龙颜》《灵庙碑阴》《晖福寺》所师祖也。(《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第七》)③《灵庙碑阴》《晖福寺》之高简。(《广艺舟双楫·卷三·宝南第九》)④晋碑如《郛休》《爨宝》二碑,朴厚古茂,奇姿百出,与魏碑之《灵庙》《鞠彦云》,皆在隶、楷之间,可以考见变体源流。(《广艺舟双楫·卷三·宝南第九》)⑤古朴则有若《灵庙》《鞠彦云》……高美则有若《灵庙碑阴》《郑道昭碑》《六十人造像》。(《广艺舟双楫·卷三·备魏第十》)⑥南碑奇古之《宝子》,则有《灵庙碑》似之;高美之《爨龙颜》,峻整之《始兴王碑》,则有《灵庙碑阴》《张猛龙》《温泉颂》当之。(《广艺舟双楫·卷三·备魏第十》)⑦古朴之《曹恪》,不如《灵庙》。(《广艺舟双楫·卷三·备魏第十》)⑧奇古之《臧质》,则《灵庙》有之。(《广艺舟双楫·卷三·备魏第十》)⑨吾爱古碑,莫如《谷朗》《郛休》《爨宝子》《枳阳府君》《灵庙碑》《鞠彦云》,以其由隶变楷,足考源流也。爱精丽之碑,莫若《爨龙颜》《灵庙碑阴》《晖福寺》《石门铭》《郑文公》《张猛龙》,以其为隶、楷之极则也。(《广艺舟双楫·卷三·取隋第十一》)⑩真楷之始,滥觞汉末。若《谷朗》《郛休》《爨宝子》《枳阳府君》《灵庙》《鞠彦云》《吊比干》《高植》《巩伏龙》《秦从》《赵𪻣》《郑长猷造像》,皆上为汉分之别子,下为真书之鼻祖者也。(《广艺舟双楫·卷四·体系第十三》)⑪《爨龙颜》与《灵庙碑阴》同体,浑金璞玉,皆师元常,实承中郎之正统,《梁石阙》所自出。(《广艺舟双楫·卷四·体系第十三》)⑫《爨龙颜》为雄强茂美之宗,《灵庙碑阴》辅之。(《广艺舟双楫·卷四·十六宗第十六》)⑬神品:《
爨龙颜碑》《灵庙碑阴》《
石门铭》。(《广艺舟双楫·卷四·碑品第十七》)⑭《灵庙碑阴》如浑金璞玉,宝采难名。《始兴王碑》如强弓劲弩,持满而发。《灵庙碑》如入收藏家,举目尽奇古之器。(《广艺舟双楫·卷四·碑评第十八》)⑮《灵庙碑阴》佳绝,其“将”“军”“宁”“乌”“洛”“陵”“江”“高”“州”等字,笔墨浑穆,大有《石鼓》《琅邪台》《石经》笔意,真正书之极则,得其指甲,可无唐、宋人矣!(《广艺舟双楫·卷四·余论第十九》)⑯《灵庙碑》在隶、楷交变之间,意状奇古。(《广艺舟双楫·卷六·论书绝句第二十七》)
版本信息
《中岳嵩高灵庙碑》主要有以下拓本:
①明初拓本。第八行“声故禋祀”四字完好,仅“声”字右上、“故”字末笔稍连石花。第十行“妄祀岱宗”的“岱宗”二字未损。第十一行“年不永身”四字、第十二行“睿哲之姿”四字、第十三行“主人□仙宫主□□寇君行”等字、第十四行“俾宪章□典诡复”等字(“晖赞”二字剪失)、第十五行“俟真神”三字及“向克捷”三字、第十六行“近鉴叔世”四字、第十七行“士杨龙子更造新庙太延”等字、第十八行下“极反”二字及“穷则治是以”五字尚存。
②明末拓本。首行“太极剖判”四字、第二行“载之大德”的“大”字未损。第八行“声故禋祀”的“故”字末二笔连石花,“禋”字上部损。第十行“妄祀岱宗”的“岱宗”二字间损连石花。第十一行“年不永身”等五十余字均泐。
③清前期拓本。首行“剖”字仅左上稍损。第二行“载之大德”的“大”字笔画已泐粗。第六行“季”字未损,“于是”的“于”字完好,“是”字上“日”部可见。第八行“声故禋祀”的“故”字存大半,“禋”字全泐,“祀”字左上连石花。第九行“不复行于方岳”的“方”字存大半。第十行“历魏晋”三字稍损。第十一行“祭”字完好,“民叛”二字未损。
④嘉道拓本。首行“剖”字泐大半。第五行“道太古”的“道”字存大半。第六行“季”字损左小半,“于是”二字泐尽。第八行“声故禋祀”的“故”字存小半,“祀”字左半损。第九行“不复行于方岳”的“行”字完好,“于”字存少半,“方”字尚有笔画可见。第十行“历魏晋”三字均泐小半。第十一行“祭”字左下连石花,“民”字损半。
⑤清末拓本。首行“极”字下四点泐,“剖”字泐尽,“判”字损上少半。第二行“载之大德”的“大”字右半损。第四行“其山也则崇峻”的“也”字未损。第五行“道”字已泐。第六行“季九”二字几乎全泐。第八行“声故禋祀”的“故”字泐尽。第九行“不复行于方岳”的“行”字半泐,“于方”二字泐尽。第十行“历”字及“晋”字、第十一行“祭”字及“民叛”二字等全泐。
⑥近拓本。首行“判”字半泐。第二行“载之大德”的“大德”二字全泐。第四行“也”字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