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寺
峨眉山的寺庙
中峰寺为峨眉山古刹之一。晋时为道教寺庙,称乾明观。北魏时明果和尚降伏蟒蛇有功,庙中道士承师学佛,遂改观为寺。
峨眉山中峰寺
唐僖宗时慧通禅师鉴于山上火灾频繁,以“三云二水”之法,改名集云寺。宋时又更名中峰院,明代又称中峰寺。
元吉山中峰寺
简介
位于江西省安远县长沙乡园当下村,距县城六十三公里,寺观东临长沙大河,西靠长沙乡卫星地面接收站中锋山主峰,南与长沙粮管所毗邻,北接游览胜地言陂寨。一九九四年重修,占地面积一千二百多平方米,寺内有大雄宝殿,安放三十多尊佛像,殿内修饰装严,可容三百馀人进香礼拜。还有藏经楼、禅房、住房和四百人同时用膳的餐厅。该寺水陆交通方便,名胜景点甚多,是人们休闲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发展历史
元吉山中峰寺始建于西元一六○三年,它的前身是座尼姑庵。元吉山取长沙下游钟姓始祖吉公而得名,初建时分中锋寺和元吉山广福寺。广福寺左侧为佛殿,右侧为元吉山晖吉学馆。学生来自本县和于都、会昌、寻乌、信丰等地,馆内雕有孔夫子巨大塑像,每天两寺钟声响后,师生们向孔夫子神像礼拜。据史料记载,元吉山晖吉学馆共培养秀才、举人、拨贡苗子九十馀人。在安远县文坛享有名气的举子钟元玄、拔贡钟漾洪都是从此学馆启蒙进入仕途的。
特色
中锋广福两寺建筑宏伟,雕梁画栋,各种花鸟草木、飞禽走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宝殿神龛上安放一百多尊佛像,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寺前门楼流光溢彩,一对石狮重达三吨,雕凿工艺巧夺天工。这对石狮至今保存在县文化馆内。广福寺内还有一尊人体木兰伊佛像,系今于都县靖石乡山口钟姓人氏,生于清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年)四月初四日,他自幼在信丰玉龙山修练,于光绪二十四年得到成果圆寂,尸首装锦后迁广福寺,法号钟觉慧。可惜两寺众多佛像和大量经典史料在一九五三年的破除迷信运动中化为灰烬,中锋寺和元吉山晖吉学馆被拆除,改建为长沙粮站,只留下广福寺佛殿一幢改作粮站碾米厂保存下来。
背景介绍
从前两寺共有和尚一百馀人,方丈燕山法师一生行侠仗义,早晚带领徒弟诵经做课,白天传授武艺,还带领徒弟开山造田,自力更生解决衣食。相传燕山师傅武艺高强,具有飞檐走壁之功,五行遁身之法。有一年打大醮,他亲手做了一大缸净水,信众们看时只见缸内莲花朵朵,众仙女翩翩起舞。喝一口净水即保一生平安,无灾无殃。传说他还能捉鬼,一次与朋友在水东圩下棋太晚回寺,船工早已回家安歇,他连叫几声撑船,被一水鬼听见,水鬼想找个替身还世,背他过河,结果被燕山法师捉回寺里踏糠三年。这些传说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
风景
元吉山中锋寺紧接言陂寨从寺门口驱车,沿寨公路只需十几分钟便到寨南门,坐船顺水而下,在新圩码头上岸,拾阶而上,也只要半个小时。寨上有观音亭、真君庙、玉皇殿、方广寺供游客们进香礼拜,还有迎客送、方广洞、狮朝日、鹰愁崖等景点参观。站在寨上顶峰,半个长沙乡尽收眼底,滔滔长沙河从石脑经马鞍滩过仙人汶水穿鹰愁崖蜿蜒伸展,在寨脚下奔腾而过。沿河两岸风光秀丽,四季景色迷人。
方广洞在寨北门,经迎客送,过鹰愁崖,可见方广洞口,再攀登十几级台阶,进入方广洞。方广洞全长二十馀米,宽八米,高三米。洞底有个小孔,相传是出米的地方。穷人在洞内烧上一柱香,米即从小孔流出。后被一人强人所占,他为了发财将小孔凿大,结果出糠三年即止。
再乘船顺水往下,就是象鼻山、香山阁、观音阁和铁砧滩。象鼻山似一头大象将鼻子伸进大河饮水,河水从象鼻孔流过,想顺象鼻往下观看河水穿过象鼻孔,要具有一番勇气。象鼻山上有香山阁,是举子钟元玄吟诗作画的地方。文化史料对此有详细记载。
长沙河流至观音阁成九十度转弯,由于上下游河床落差较大,河水在这里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涨水时节漩涡直径达十几米,雷鸣般的响声几里之外都可听到。
铁砧滩水深莫测,据打鱼人讲,滩下三米多处往上有一个旱石洞,洞中有石桌石椅,传说还有金杯金筷,是明朝皇帝朱兆光避难的地方。山上怪石嶙峋,有一口石棺材。从前每年要用童男童女祭祀,后被一神仙下凡,揭开棺材盖,此后不再祭祀。奇怪当年是石棺材内无论多大暴雨,从未有过水满溢出棺外。滩上树木遮天蔽日,阴森可怕,民间有着种种传说。
随着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山中锋寺也得到了恢复和修缮。一九九四年四月初,在钟兆仁等人的倡议下,成立元吉山修缮筹委会,通过四方信众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助,寺观重放异彩,以它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方香客。现在寺内设理事会,会长钟兆仁,财务组由钟本田负责,后勤管理组由钟长有、钟兆贵负责。寺内各种活动井然有序。
寺址∶江西省安远县长沙乡园当下村
《题中峰寺》
柳永
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
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
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
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
福建中峰寺
留洋中峰寺坐落于福建省松溪县旧县乡岩下村境内,是闽浙边界远近闻名的古老禅寺,总占地面积达50多亩。禅寺四面群山环抱,雾竹叠翠,远望如宝莲盛开。自古以来,当地就有金鸡应化、九龙吐水等许多动人传说。据旧志记载,中峰禅院始建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相传当年乡民聚众猎虎于山中,有神僧骑虎而出,遂请师修建道场。今寺旁大石尚有虎迹,人称伏虎坛。禅院附近山间散见的文化遗迹颇多,有贵人石、劈泉及清光绪年间重建的祖师塔陵等古迹。沿着后山幽静的山路迂回而上,有百峰尖仙阁巍然屹立于千仞高山之巅,是赏日出、听松涛、管竹海的旅游胜地。由山门向西南顺溪而下,有宗淳佑间的石拱桥蔚然于参天古木之下,桥旁有香火奠,达泉、石壁源、虎溪等景点。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留洋中峰寺简介.松溪县旧县乡.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9 13:32
目录
概述
峨眉山中峰寺
元吉山中峰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