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干扰假说(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是由美国生态学家康奈尔(
Joseph H. Connell)等人于1978年提出的一个生态学假说。
中度干扰假说认为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能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干扰是空间和时间异质性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干扰和异质性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如果干扰频率过低,少数竞争力强的物种将在群落中取得完全优势;如果干扰频率过高,只有那些生长速度快、侵占能力特强的物种才能生存下来。只有当干扰频率中等时,物种生存的机会才是最多的,群落多样性最高,即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高多样性。
1978年,Joseph H. Connell等人提出了中度干扰假说。
1979年,Sousa W.P在底质为砾石的潮间带进行实验研究,对中度干扰假说加以证明。潮间带经常受波浪干扰,较小的砾石受到波浪干扰而移动的频率明显大于比较大的砾石,因此砾石的大小可以作为受干扰频率的指标。实验结果证明,中度干扰下多样性最高。
2001年,
任明迅提出中度干扰造成物种多样性高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中度干扰损害了部分冗余根系却未破坏整个根系的功能,植株能重新生成新根以实现“冗余补充”,中度干扰促进了具有生长冗余器官的大量繁殖。
中度干扰假说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如要保护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就不要简单地除干扰,因为中度干扰能增加多样性。实际上,中度干扰可能是产生生物多样性的有力手段之一。冰河期的反复多次“干扰”,大陆的多次断开和岛屿的形成,可能都是物种形成和多样性增加的重要动力。同样,群落中不断出现断层、新的演替、斑块状的镶嵌等,都可能是产生和维持生态多样性的有力手段。
中度干扰假说包含了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许多争论。然而,严谨的证据较少,许多论点建立在偶然的和不一定严谨的证据上。已有的研究有的遵循中度干扰假说,有的则恰恰相反,有的反应不一,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中度干扰假说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且干扰的指标、强度和作用时间难以测度,标准也难以掌握,加之干扰对象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不同,更加难以从诸多的因素中准确地提取干扰的作用程度。
中度干扰假说在自然保护、农业、林业和野生动物管理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结果证明,适度的草地干扰,如放牧、刈制、补播、除杂等,能够刺激牧草再生,促进植物补偿生长,消除植被群落冗余,高效利用环境资源和生物资源,有利于提高草地生产力和维持草地群落稳定性。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度干扰假说,有助于适时监测草地生态系统,科学制订草地利用方案,评价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的效果,以期促进草地资源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