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媒体论坛
年度国际交流项目
“中德媒体论坛”是由环球时报社与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合作举办的年度国际交流项目。论坛邀请中德双方各十位本国主流媒体高层领导,就两国及世界媒体热点事件进行讨论,旨在促进中德媒体高层人士的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及中国媒体的丰富与多元。
概述
环球时报社和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自2010年始,在中国和德国举办“中德媒体论坛”,旨在促进中德媒体高层人士的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及中国媒体的丰富与多元。论坛迄今已经成功举办过四届。每届论坛邀请中国和德国主流媒体的高层各10位,围绕中德媒体之间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并进行坦诚交流。论坛对于促进中外媒体的互相了解,展现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了重要作用。
“中德媒体论坛”受到了中德两国领导人的关注,时任德国联邦总统科勒、伍尔夫,总理施密特,现任德国联邦总理默克尔、外交部长韦斯特韦勒分别出席了论坛或接见与会嘉宾。中德两国政府2012年联合声明中提及要发展包括该论坛在内的媒体交往。
背景介绍
在德国关于中国的媒体报道或者在中国关于德国的媒体报道,都会经常带有片面性和偏见性,这表明我们急需一种集中、理性的中德媒体间的对话。为此,罗伯特·博世基金会与中国最大的报纸之一《环球时报》邀请中德杰出的媒体专家和媒体总编辑来探讨国际新闻报道的挑战和责任。
论坛详情
第五届论坛
2014年9月3日至4日,由《环球时报》社与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德媒体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德15家媒体的20多名媒体高层人士参加了本届论坛。中德两国的与会者围绕着民族融合问题、中德关系及当年发生的全球重大事件进行了精彩、热烈的讨论。
4日下午,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与本次论坛德方嘉宾进行了会谈。杨振武表示,第五届中德媒体论坛办得非常成功,希望这个活动越办越好。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之间需要相互交流沟通,在这方面媒体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各国之间只有深入交流才能增进了解,只有加强沟通才能形成共识,希望两国媒体为深化中德友谊继续做出新的贡献。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3日会见了参加本届论坛的德国媒体代表。
议题:
中德政治关系发展状况
——中德两国高层互访对中德关系的影响
——中德两国对乌克兰局势等国际问题态度的异同
——“监控门”等国际事件对中欧的影响
中德两国如何应对多民族(种族)社会所带来的挑战
——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重要性、相关政策及需应对的挑战
——德国应对种族融合问题的政策、机遇和需要面对的问题
—— 内部事务或是国际关注的事件:中德两国对于涉疆、涉藏事务的态度
——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文化遗产;融合进程中如何保护特色文化;如何做到相互受益?
2014年中德两国经济形势及重大事件
——中国房地产行业及其他经济行业现状;中国房地产行业是否已出现泡沫?
—— 德国房地产行业及其他经济行业现状;是否已经出现了估值过低的现象?
——中德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协定的前景:美欧“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议”,是否是日益增长的中欧经贸合作可以效仿的方式?
—— 中德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哪些关注点及机遇?
2014年度媒体报道与媒体合作
—— 两次“马航”悲剧,中德媒体都做了什么
——中德媒体的实质合作;双方嘉宾介绍经验
——国际广播机构的角色:德国之声与中央电视台
第六届中德媒体论坛展望
主持人:
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部主任 张勇
《德国商报》专栏记者、作家 弗兰克·泽林
中方嘉宾:
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评论部主任 卢新宁
中国新闻社社长 刘北宪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 陈小川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 马为公
财讯传媒总裁 戴小京
新浪网总编辑 陈 彤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白岩松
环球时报社总编辑 胡锡进
德方嘉宾:
罗伯特·博世基金会首席执行官 英格丽·哈姆
第21频道总监、主持人 萨彼娜·克里森
北德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安德雷亚斯·奇可维兹
《斯图加特报》总编辑 约阿希姆·多尔弗兹
《在线图片报》 图片报数字有限公司总编辑 曼弗雷德·哈特
德国中部电视台前总编辑 沃尔夫冈·肯特密什
德国之声总裁 彼得·林伯格
《时代周报》副总编辑 伊利萨贝·妮雅
第四届论坛
2013年(第四届)中德媒体论坛于2013年6月19日—6月22日在德国柏林举办。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与德国的媒体高层人士出席并就“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德对核能及地区安全问题的看法”以及“中德两国媒体产业的未来”等议题展开对话和讨论。德国外交部长韦斯特韦勒19日会见了参加论坛的中国媒体代表一行,他在回答中国媒体代表关于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双反”制裁的提问时表示,欧盟的决定是错误的,这既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也不符合欧洲和德国的利益。这件事令人感觉恼怒,中欧之间应该有更多的自由贸易,而不是贸易冲突。
议题:
中国的新领导集体
——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德对核能及地区安全问题的看法
中德两国媒体产业的未来
——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
——中德媒体合作的共同愿景
中德两国面临的社会问题
——德国的能源转变
——中国的环境挑战议题
——中德面临的食品安全挑战和应对策略
2014中德媒体论坛畅想
主持人: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白岩松
德国《时代周报》驻华首席记者 弗兰克·泽林
中方嘉宾名单:
人民日报德国分社首席记者 管克江
新华社柏林分社社长 班 玮
中国新闻社社长 刘北宪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 陈小川
财讯传媒总裁 戴小京
新浪网总编辑 陈 彤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白岩松
环球时报社总编辑 胡锡进
德方嘉宾名单:
第21频道总监、制片人、主持人 萨彼娜·克里森
北德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安德雷亚斯·奇可维兹
《斯图加特报》总编辑 约阿希姆·多尔弗兹
德国电视二台总编辑 彼得·弗雷
《在线图片报》图片报数字有限公司总编辑 曼弗雷德·哈特
德国《星报》编辑 汉斯-乌尔里斯·约戈斯
德国中部电视台总编辑 沃尔夫冈·肯特密什
《南德意志报》副总编 沃尔夫冈·克拉赫
德国之声总监 彼得·林伯格
德国《时代周报》副总编辑 伊利萨贝·妮雅
德国《世界报》出版人 托马斯·史密德
第三届论坛
第三届中德媒体论坛于2012年8月31至9月4日在中国成都举行。论坛就双方共同关注的中国的西部开发及城市建设、经济、政治、传媒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总理温家宝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2年8月30日在北京会晤后发表的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声明中指出,两国政府都认为,加深双方在媒体领域的对话与交流对于促进两国关系的长期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方支持中德媒体论坛等媒体交流机制。将继续政府层面开展的媒体对话,加强两国媒体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议题:
多面中国下的西部崛起
——成都发展模式的特色, 如何成功缩小城乡差距?
中国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换届后的领导集体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他们会采取何种不同的方式来面对?
欧债危机
——从中德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欧债危机,更多希望还是更多失望?
中德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及对世界问题的看法
——阿拉伯之春后国际政治力量有何变化?中德对民主的反思及重新认知是什么?中德对苏丹、伊朗、叙利亚、阿富汗问题的态度?
中德的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在中德两国的现状、影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德社交网络中的民意及舆论导向
中德媒体对双方的报道
——双方相互报道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如何改善?中德电视、平面、网络媒体之间如何开展合作?具体、可行的合作方案有哪些?
主持人:
人民日报亚太中心分社首席记者、《环球时报》高级顾问 丁刚
德国《时代周报》驻华首席记者 弗兰克·泽林
中方嘉宾名单: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
中国新闻社社长 刘北宪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 陈小川
广州日报社总编辑 汤应武
《北京日报》社社长 梅宁华
四川电视台台长 陈 华
新浪网总编辑 陈 彤
《环球时报》社总编辑 胡锡进
德方嘉宾名单:
TV21有限责任公司(TV21 GmbH)经理、制作及主持人 萨宾娜 · 克里斯提杨森
中德广播电台暨电视台 (MDR)前主编 沃尔夫冈 · 坎特米席教授
《德国日报》主编 伊内斯·波尔
《斯图加特报》主编 约阿希姆·多尔弗兹
德国《时代周报》副总编辑 伊利萨贝·妮雅
《南德意志报》媒体高级编辑 克里斯托夫·克伊尔
德国使馆新闻处处长 弗兰克·哈特曼
第二届论坛
第二届中德媒体论坛于2011年5月17至20日在德国柏林举行,主题为中欧关系的未来。20位中德主流媒体负责人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中欧关系的未来”坦诚交流。双方的讨论展开面很大,反复触及政治体制、言论自由等中德媒体人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德国资深政治家、前总理施密特出席论坛晚宴,并会晤部分代表。5月20日,德国总统克里斯蒂安·武尔夫会见出席论坛的中国和德国代表。武尔夫认真听取论坛代表的情况介绍,并与大家现场进行交流。他高度评价论坛的成果,并表示希望两国媒体人继续加强交流,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议题:
数字化中国与世界
——互联网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及其如何改变我们对彼此的认知?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战略?我们能互相学到什么?
中东动荡与世界能源安全
——我们如何确保和平而友好的合作?中德之间在反恐问题上能共享怎样的经验?我们如何确保未来的能源安全?日本发生的能源突发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2020年的中国与欧洲:资源紧缺和全球权力结构的变化
——中国日渐强大是否意味着欧洲不断衰落?
——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政治和军事意义是什么?
主持人:
环球时报英文版执行主编 张勇
德国《时代周报》驻华首席记者 弗兰克·泽林
中方嘉宾名单: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
新华社欧洲总分社社长 刘江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 马为公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 陈小川
中国新闻社社长 刘北宪
《北京日报》社社长 梅宁华
新浪网总编辑 陈彤
CCTV著名主持人 白岩松
《环球时报》社总编辑 胡锡进
德方嘉宾名单:
第21频道电视台制作人、主持人 萨宾娜·克里斯提杨森
《在线图片报》数字有限公司总编辑 曼菲雷德·哈特
《明星周刊》主编部成员 汉斯乌尔里希·约格斯
中德广播暨电视电台主编 沃尔夫冈·坎特米席
《南德意志报》副总编 沃尔夫冈·科哈赫
德国《世界报》出版人 托马斯·施密特
北德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安德雷亚斯·奇可维兹
第一届论坛
第一届中德媒体论坛在中国上海举行,会议时间为2010年5月17日到18日。论坛基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并且结合相关的现代人口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彼此的媒体认知和报道问题展开讨论。5月19日论坛与会者参观上海世博会园区并参加了世博会“德国日”的相关活动,德国总统科勒及其官方代表团会主持“德国日”的活动。5月20日论坛以跟德国总统的独家会晤和探讨结束。
议题:
世界的城市化
——巨型城市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偏好:德国和中国可以互相学习什么?
生态挑战
——各个国家在多大程度上允许“自私”地为自己的国家利益考虑?
——发展中国家应当做什么?发达的工业国家应当做什么?
不同文化中的言论自由
——人空间和偏见
——言论自由的界限:中德媒体之间的报道将变得更尖锐吗?
媒体报道中的价值观变化
——使命和尺度
——什么样的特有社会价值观影响着我们的媒体?
——我们怎样彼此报道对方?
主持人:
人民日报亚太中心分社首席记者、《环球时报》高级顾问 丁刚
德国《时代周报》驻华首席记者 弗兰克·泽林
中方嘉宾名单:
《人民日报》副社长 何崇元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 赵忠颖
中国新闻社社长 刘北宪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 陈小川
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 慎海雄
《新闻晨报》总编辑 毛用雄
《上海日报》总编辑 张慈赟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秦朔
CCTV著名主持人 白岩松
《环球时报》社总编辑 胡锡进
德方嘉宾名单:
罗伯特·博世基金会中国项目经理 白马克
德新社总编 沃尔夫冈·布希纳
TV21公司制作人、著名电视人 萨宾娜·克里斯提杨森
罗伯特·博世基金会 英格丽特·汉姆
西德广播暨电视电台外事主管 蒂娜·哈瑟尔
在线图片报总编辑 曼菲特·哈特
《时代周报》发行人 约瑟夫·乔夫
中德广播暨电视电台总编 沃尔夫冈·坎特米席
《南德意志报》总编 汉斯·维纳尔·凯茨
罗伯特·博世基金会主席 库特·李德克
柏林N24 新闻公司总编 彼得·林姆伯格
CMM传媒总经理 安珂·雷德尔
罗伯特博世基金会 约阿希姆·欧伽尔教授
《世界报》发行人 托马斯·施密特
《明星周刊》记者 汉斯·马丁
最新修订时间:2022-02-23 16:28
目录
概述
概述
背景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