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中心中学校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完全中学
四川省武胜中心中学校创办于1925,始名武胜县简易师范学校,几易其名,1958年定名为四川省武胜中心中学。1946年,陆殿舆校长始办高中,开创武胜高中教育之先河。学校占地260亩,建筑面积4.6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学校被市县授予 “园林式学校”,被四川省授予“校风示范学校”。2006年,高考获市示范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二等奖或三等奖,一直居广安市同级示范高中第二。学校多次荣获市县高考贡献奖,办学效益奖。
办学条件
四川省武胜中心中学校创办于1925,始名武胜县简易师范学校,几易其名,1958年定名为四川省武胜中心中学。1946年在陆殿舆校长努力下始办高中,开创武胜高中教育之先河。学校占地260亩,建筑面积4.6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现有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余人;教职工151人。
学校依山傍水,近邻定远古镇,遥峙天印众山。悠悠江水如玉带环绕,四条公路,三个渡口,连接着武胜各乡镇。学校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环境育人。近几年,学校全力打造环境,增添文化设施,深挖设施教育内涵,建成了可容纳近万人集会、活动的文化广场。广场四周是花圃、校友林、校训碑、校志铭、名人塑像以及名言碑刻、文化长廊等文化设施。校园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花果飘香,景色怡人。徘徊其间,心灵得到净化;徜徉其前,情思得到升华。她没有现代生活的喧嚣烦杂,独有学子读书修业的幽雅宁静。学校被市县授予 “园林式学校”,被四川省授予“校风示范学校”。
80多年来,学校培育了近3万名初高中毕业生,为大中专院校输送了1.75万名新生。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教育形势推动学校迅速发展,学校在各级党政的关怀下,在校友的倾情支持下,学校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优化办学条件。2002年投入资金120万元建成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综合楼一栋;2003年投入资金180万元,在县内率先建成校园网;2005年、2006年再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添置图书,购置体育、音乐、美术、实验、劳技等设施设备,改扩建运动场。有标准教室51间,学生寝室329间。学生食堂面积5577平方米,能满足两千多人同时就餐。理化生有实验室、准备室、仪器储存室和办公室共22间,总面积1301.3平方米,设施设备齐全。有图书室4个,藏书12万册。有300米和20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各一个。现有教学楼三幢,教学辅助楼两幢,学生宿舍楼四幢,学生食堂楼一幢,教工住宅楼八幢。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新老建筑交相辉映,既古朴典雅,又富有现代气息。各种硬软件条件已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2000年通过四川省高(完)中办学基本条件达标验收,2001年成为广安市首批示范高中。2006年经省专家组验收,授予“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强化基础,激活潜能,知行结合,培养特长”为办学特色,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走内涵式发展,不断优化师资,优化教学,深化教改教研,努力开办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通过实施教师“七个一”工程,全面启动教师继续教育,加强学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注重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搞好名师助推活动。一支素质精良、作风过硬、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基本形成。该校现有专任教师142人,学历达标率95%,高级教师35人,中级教师61人,有特级教师1人,市县名师11人。受国家级表彰的教师2人,受省级表彰的教师6人。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科学管理,狠抓教学质量。由于招生政策的改变,该校的生源质量很差,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能直面现实,把艰难留给自己,把信心交给学生,把热情献给事业,靠拼和实干精神,抓管理,抓教学,挖潜力。重视基础知识,从起始年级抓培优补差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搞好教学工作“九落实”。经过大家的艰辛努力,在不利的竞争中,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在2000年、2001年高考中,升学率分别为60.7%、76.05%,居广安市农村中学第一名。2002年县文理科状元,2003年县理科状元均从这里诞生。2005年应届生上本科线居县第二,文科上本科线人数全县第一,学校获市示范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三等奖。2006年,高考获市示范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二等奖或三等奖,一直居广安市同级示范高中第二。学校多次荣获市县高考贡献奖,办学效益奖。
针对该校实际,我们认清教育形势,更新教育观念,理清办学思路,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办学理念,因地制宜,力争把品牌做响。狠抓艺体飞工作,强化学校特色教育,真正把该校打造成为有影响的区域性农村高中学校。多年来,学校学生参加市县中学生运动会均获得好成绩。2007年,残疾学生胡云华经学校培养,体育特长发挥出色,参加四川省第六届残运会,获三枚铜牌,并获得道德风尚奖,该生成为了第28届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该校传统体育项目——跆拳道散打成绩逐年提高,一直代表广安市参加四川省运动会,2009年在四川省第十届全运会散打比赛中有第二名3人,第三名1人,第五名1人;团体总成绩位列全省第六名。2010年在四川省第11届全运会上,该校散打队的成绩再创新高:夺得银牌1枚,第四名1人;第八名3人。学校还获得省级“招飞工作先进集体”“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2005年获市级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先进集体,2007年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武协授予“四川省青少年散打锦标赛男子丙组团体第5名”奖牌,2007年被广安市文体局批准为“广安市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2008年荣获广安市参加各级比赛第6名、广安市传统体育项目综合评估三等奖。还获省“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 “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被团中央、中国科协、农业部联合授予“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
该校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促教”为战略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增加经费投入,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和课题研究。立足校情,搞大众教研;讲究运用,研教结合;注重实效,师生互动;规范操作,重视管理。几年的探索,成绩显著。该校承担的省、市、县级教育科研课题截至2009年底,有4个课题已经结题。县级教育科研课题《高中文科综合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获武胜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八届“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9年10月再获广安市教育局颁发的第三届“优秀校本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11月,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学生择业理念教育及就业基本技能训练的研究与实践》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四川省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2010年8月,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农村中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获广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四届“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奖金2000元;
2010年3月,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网络环境下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研究》,获四川省教育厅颁发的“四川省第十二届电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2010年3月,该校师生共同完成的科技创新课题《桐子壕中型电站建成后对武胜县中心镇的影晌探析》,分别获武胜县第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广安市第1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四川省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武胜县中心镇小农业经济现状调研与发展构想》课题分别获武胜县第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广安市第1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四川省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2010年3月,学校完成了国家级课题《提升高中学生网络世界人生品位的研究与实践》的申报和研究准备工作。
2010年8月,完成了省级课题《无线网络时代高中学生健康网络交际理念培养研究与实践》的申报和研究准备工作。
学校被列为广安市实验基地校,四川省课改样板学校。
文化传统
校徽
释义:校徽中心图形是由“武“、“胜”两字的首拼“W”、“S”组合变形而成。代表“武胜中心中学”。图形的设计简单,寓意深刻,可作以下几种理解:
地理优势-----整合图形由一条线贯穿下来,线条流畅优美,如一座蜿蜒起伏的山,又如同一弯曲折的河,体现了学校地处嘉陵江畔,环山绕水的地理优势。
历史长河-----线条由上而下一路挥洒,仿佛在诉说八十多年的曲折历程----迂回、蜿蜒,又不断前行。所以,这条河,是历史的长河,是文化的浓缩。
稳中求变、团结向上-----图形线条流畅,一气呵成,苍劲有力,体现了学校的厚重、大气之势。图形末端采用毛笔的拖笔,产生书法的飞白效果,灵动、洒脱,使其充满了动感,富有生命力。线条呈螺旋形上升,给人以向上的凝聚力,体现师生团结一致、勇争一流的精神风貌。
知行结合-----图形是草书“文”字,造型优美、洒脱,富有动感。“文”,即“文明”、“文化”,是知识的象征,突出教育行业的特色。“文”字的动感又体现了“行”的特点,即善于行动,勇于实践。两者结合,呈向上趋势,体现学校“强化基础,激活潜能,知行结合,培养特长”的办学特色。
在色彩上,采用高贵典雅的深红色为主题色,热情、大气、稳重,传达了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学校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发展景象。
校训
“艰苦奋斗”:从历史角度看,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需要传承与发扬;从现实角度讲,中中80年创造的辉煌,无不浸透了一代代先贤艰苦创业的泪泉,付出了一辈辈夫子无私奉献的心血。而今,中中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当地经济萧条,办学条件与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我们只有立足现实,勤俭建校,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走向昌盛。
“砺志进取”:即要磨炼意志,顽强拼搏,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开拓前进。在困境中崛起,在挫折中腾飞。竞争中的劣势者更需这种精神。
“敦品力学”:即注重品德修养,努力学习,进德修能,德才并进。要志于学,专于学、厚于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与时俱进,吸纳新知,以深厚的功底和实力进入社会,迎接挑战。
“善思守纪”:即要善于思考,遵守法纪。学成于思,因思考而发现问题,因思考而找到方法,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人是社会人,遵守社会公德及法规法纪,是公民义务,唯有此,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和谐发展。作为青年学生应在家做个好儿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校风
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础。全校师生要上下一气,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共谋发展。
奋进:奋勇当先,不断进取,对困难毫无畏惧,一往无前;志向远大,意志坚韧,用实干推进发展,用智慧开创未来。
求实:学习工作要务实。作风深入,勤勤恳恳,不浮躁,不虚美,炼就真才实学的本领。
创新:观念新、方法新、手段新。顺应潮流,不因俗守旧,不留念昔日辉煌,要在新的起点上标新立异,时时超越自我,处处收获希望。
教风
敬业:教师要乐于业,勤于业,专于业。安心从教,工作勤恳,,技能高超。将一生精力奉献给人类最光辉的教育事业。
爱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严师,做生活的慈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爱构建学生快乐成长的天堂。
求精:学无止境,教无终点。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奉献:安贫乐道,淡泊名利;顾全大局,不计得失;忍辱负重,竭力尽智;为人类的光辉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心血。
学风
乐学: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要倾注热情,迸发激情,释放能量。孜孜以求,以学习为己任。
勤学:业精于勤。勤出成果,勤可补拙。一勤天下无难事,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要勤学、勤问、勤思、勤练、勤结。
善学:以勤学为前提,讲究学习方法和技巧。从学会到会学,掌握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
博学:博览众采,广泛学习各门学科知识,触类旁通,纵横兼顾,注重深广,努力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精神
学校精神,是指一个学校师生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以及表现出来的活力和生机。它能唤起师生崇高的兴校情感,激发师生进取心,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驱力。我们的学校精神是:笃学敬业、求实求变,负重自强、勇争一流。
笃学敬业:笃学,即师生要志于学,专于学,厚于学,博览众采,精益求精,炼就真才实学的本领。敬业,即教师要忠诚教育事业,勤于业,专于业。致力于学生,致力于学业,竭力尽智。学生要从小树立敬业意识,逐渐形成敬业精神,学成之后,以这种精神服务于社会。
求实求变:教师工作要落实、朴实、扎实,为学生夯实各方面的基础。学生做到求学踏实,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不投机取巧,切忌浮躁。师生在“实”的基础之上要求变。一是要与时俱进,树立新观念,吸纳新知识,创新新方法。二是方法灵活多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负重自强:中中办学80年,从松涛先生募捐办学到历届领导勤俭治校,从青瓦小屋到林立高楼,从暮鼓晨钟到网络时代,中中人无不历经艰辛,才迎得辉煌。而今中中地理位置偏僻,区域经济不发达,生源质量不高,交通又成了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发展途中,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不能自甘没落,妄自菲薄,要背负青天,肩挑大义,志存高远,勇往直前,不成功则成仁。
勇争一流:既是中中人的勇气,也是中中人的奋斗目标。经过全体中中人的艰辛努力,达到五个一: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
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作为一种理性认识,是对学校教育实践的理性构建。是学校管理和发展学校的基本思想和观念,对校长的治校行为包括学校有序运行的规范、原则方法产生影响,对教职工队伍的构成和作用发挥产生影响,并且直接影响到学校特色的形成。该校针对国际教育改革的定位—21世纪是一个“学习化”时代,以及我国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和办学的核心目标就是一切为了学校的主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该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全面育人。
“以人为本”的内涵是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其核心是尊重人。
“以人为本”的教育即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学校工作体现“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两个为本”:一是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二是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1、体现三个管理观念。
一是以人为本的校长观,管理要“目中有人”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人,学校的一切政策、决策、制度,要体现“目中有人”,要为校长、教师、学生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筑起平台,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舞台,努力为师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协作进取的良好人文环境。
二是以人为本的教师观,即校长要“以师为友”。学校兴旺,靠什么?无用质疑,靠教师。因此校长要以师为友,努力为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如工作环境、物质保障、业务提高等,在与教师交往中,校长要善于换位思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欣赏人、赞美人、谅解人。
三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管理要“教育与服务统一”。
现代教育的学生观就是要把“教育对象”变成“服务对象”,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育功能上全面实现教书育人。在思想品德上,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格,完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知识技能上,为学生走向社会谋生,服务社会奠定扎实的知识、技能、人格基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提升功能:不仅要善待优秀学生,还要鼓励中等生,更要厚待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教师要更新观念,做到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才。树立多层次的人才观、多元化智能观、教学相长的教学观、言传身教的师德观。同时校长要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让全体班主任理论水平高,育人方法巧,灵活机动地利用一切契机,提供学生自育的空间,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2.管理突出“三性”。
一是发展性。发展才是硬道理。进则立,不进则废。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南,一切管理行为要着眼发展,立足发展,推动发展,走良性发展之路。
二是竞争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要充分体现激励性,达到导言、导行、励心的功能,具有推动力,促使人积极去自主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三是人文性。学校要丰富文化内容,开发自然景观,塑造精神景观,挖掘历史蕴涵。建书馆,通网络,建碑林,修建大众文化娱乐设施等等,创设学园氛围。要纯师风,良学风,形成“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铸造“笃学敬业、求实求变,负重自强,勇争一流”的中中精神。
(二)“全面育人”即要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第一,坚持国家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育人”的前提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依法从教,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培育人才。在现阶段要坚持“三个面向”,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践主体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健全发展,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
第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促成学生全面发展。
1、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育的要义之一是“教人做人”。要使学生健全发展,德才兼备,必须进行“双成教育”:成人成才。具体措施做到“四要”:一是教师要用人格塑造人格,做到身教言传。该校十分重视师德,做到师德教育活动经常化,树立师德标兵,为其他教师树立榜样。(该校现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二是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全人格的核心,我们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开设有专门心理学课程,配备了专业心理学教师,为学生上心理教育课,进行心理咨询,开展学生心理教育课题研究。三是要师生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使师生情感交融,实现情感育人,生活育人,活动育人。四是要用爱唤起爱,教会学生懂得爱,把博爱献给他人,献给社会,献给人类。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1世纪,学习能力已成为人求生存、求发展的基本能力。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呢?一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学习品质,使其“乐学”“勤学”。二是学会学习方法,使其“善学”“博学”。“让学生的头脑聪明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愉快起来”“让学生的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的生活多彩起来。”
3、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学校教育则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现“学会—会学—创新”三环递进教育模式。
4、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在育人功能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感染作用。该校在四个系统着力实现环境育人。一是观念系统。如注重育人目标、校训、校风、校微、标语的设置,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和观念,用以指引人的行为。二是制度系统。师生管理、后勤管理、检查评比、奖惩制度都注重了环境育人的内容。三是环境系统。如该校的建筑风格体现古典与现代融合,自然环境做到绿化、美化。设施设备注重承载历史文化,反映历史风貌。四是文化活动系统。该校十分注重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写作竞赛、演讲比赛、教室文化、校刊编印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从各个角度,以各种方式来实现育人目标。
5、树立正确的整体育人观—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
学校教育体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人人都是导师,个个都是育人者。学校无小事,事事寓教育。同时搞好校家联系,做到学校、家庭观念一致,目标一致,要求一致,共同酿造良好育人氛围。再者,该校还经常加强与周边单位和职能部门的联合,纯化周边育人环境,共建良好育人氛围。
办学思路: 重发展 善管理 高质量 有特色
育人目标: 厚德宏志 思辩博术
办学特色: 强化基础 激活潜能 知行结合 让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在参与中形成 在培养中升华
办学思路
办学理念表现在实践层面上,是办学思路。办学思路充分体现了学校教育实践,包括了办学策略、办学措施、办学特色、办学目标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根据该校80年的办学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教育理念,确立了“重发展、善管理、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思路。
“重发展”:即把学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范围角度讲,注重两方面: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就是“利用”客观外界条件去实现学校自身发展。如改变交通环境,加强友邻单位合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求得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物质和精神诸方面的支持援助。内涵式发展就是“提升”。即通过各种途径,深挖学校内部潜力,完善机制,激发活力,达到和谐发展,获得最优效果,从而提升学校品位。内涵式发展重点是科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和资源的优化。
从对象来看,一是促成个体发展,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要不断解放思想,提高业务水平,革新教学模式等等。学生包括思想、道德、智能、情感、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发展。二是推动集体发展。学校要与时俱进,贴近时代,顺应社会,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效益优良,实现优质教育、和谐教育 。
“善管理”:即管理体现民主性、科学性、竞争性、人文性。要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使人、财、物最优化,运转机制规范化,效益最大化。
“高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全体师生都要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思想。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师要一心一意搞教学,学生要专心致志重读书。教学要“实”:教学“六认真”要落实,管理要到位,把年级管理、绩效管理、行政蹲点管理有机结合,确保质量稳中有升。
“有特色”:特色是事物表现的独特色彩、风格。学校特色是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校园文化建设的选择所体现的独特的总体风格。办学特色是办学理念追求的目标,是学校与众不同的个性,是学校优势的发挥,特长的展示,品牌的打造。该校的办学特色体现了两个实际:一是学校地域实际。二是学生实际。该校是农村中学,区域条件差,生源不充足,生源质量不高。提升学生更为艰难。因客观条件所致,学校发展进入缓冲区,需要重新审视自身,作恰当定位,聚合力量,进行第二次创业,开创新局面。为此,我们确定的学校特色是:强化基础、激活潜能、知行结合,让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在参与中形成,在培养中升华。
办学特色
“强化基础”: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是发展的奠基石。基础扎实,发展才稳,后劲才足。因此,我们从起始年级起都注重“双基”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开发智能,夯实基础知识,贮备冲刺能量。
“激活潜能”: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开启智慧,挖掘人的潜力,使人的发展达到极限。我们倡导“极限教育”,体现两个最大: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展示才干,张扬个性特长。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求知欲,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愉悦。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形式多种多样,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
“知行结合”:让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在参与中形成,在培养中升华”:教育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素质教育”“实践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正确处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强化活动课、劳技课、实验课、信息技术课、艺体课。解放学生大脑,解放学生手脚,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增长阅历和才干,积累经验,展示特长,提升优势,让人的个性发展达到极限。
培养特长:如果学生普遍有特长,那么这所学校的特色就会展现得更充分。因为创办特色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人才,必然是全面发展、优化个性、各有特长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其特长十分重要:一要教育者了解掌握学生的特长,以便扶植培养;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潜在长处,鼓励其努力发展;二要给学生创造条件,留有选择的余地,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特长,变“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三要通过“扬长”活动课,开发学生潜能,使活动课形成系列化、科学化。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近十年,学校狠抓艺体特色教育,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受到较好的效果。该校艺体生高考上线人数一直居于全县前列。
育人目标
“厚德”:即崇尚、重视道德,进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道德分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对学生重点是加强公共道德的培养和形成。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着力。知,即培养学生是非、善恶、美丑等的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它是品德形成的内动力。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自尊感、荣辱感、良知等方面的熏陶;意,即道德意志,它是高尚行为的精神支柱,是品德形成的关键。品德的形成需要恒心、耐力、意志,坚持不懈,才能完善自我,完美人生;行,即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具体体现,是品德教育的目的。教师要从行为习惯入手,逐步养成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宏志”:即要恢弘志气,理想高远。人无大志,有如蓬间小雀,快意于榆枋之间,终不能翱翔云天。青年学生要立志“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说第一等话”,立志建设家乡,立志报效祖国,立志造福人类。
“思辩”:即要善于思考,有辩证的思维能力和善辩才干。
学成于思,行成于思。不善于思考无创新,无辩证思维无慎密筹谋,有时会与成功擦肩而过。不善辩则缺敏捷应对能力,事业有时将陷入山重水复,孤立无助。
“博术”:即有广博知识、非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方法是打开智慧大门、走向成功殿堂的金钥匙。拥有了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定能赢得成功。
地理位置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22 15:51
目录
概述
办学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