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盘商是指那些在市场上从事买卖双方介绍交易并以此获取佣金的中间人。它处于独立的中介地位,他本身不占有商品,而是利用自己的本领和能力以及广泛的社会联系独有的供销渠道,为交易双方穿针引线,撮合交易。在市场活动中,他的信息灵通,办事快捷,服务周到,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独到之处,对交易的完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所谓娱乐界的“中盘商”是指连接唱片公司和销售店头的机构,类似于在做唱片的“中介”。90年代初,由于中盘商掌握了大部分的销售通路,称为唱片销售中重要环节,一度形成垄断市场得计局面。国外的唱片公司进入以后,为了切断中盘商的支出,建立了“制作-销售”的垂直运作,即跳过中盘直接供货给销售商、连锁唱片行等。因此原有的中盘商,受到很大的打击。
亚洲音乐在全盛时期几乎占据了近五成的销售通路,在唱片业稳坐龙头老大的地位,只要提到「亚洲中盘」,无人不买帐,甚至在众家歌手的发片记者会上,若能请到亚洲老板娘陈李素珠前来「加持」挂保证,铁定成为销售榜上的常胜军。但亚洲音乐已经在2005年倒闭,在亚洲音乐倒闭之后,一下子让销售点无唱片可卖,少了亚洲唱片这个中盘商,唱片公司铺货量当然大减。
出版界的中盘要有覆盖全国的网络,上游是出版商下游是二级批发商,有独立的物流配送体系,经营图书的品种十分大,像以前的
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等。但出版界缺乏一个像样的中盘,一些出版社和出版商只好一个城市找一家图书批发商(批发市场中的或新华书店的批销中心),一家家地发货,或是直接对零售店(大卖场),自己既当出版商又当中盘商。
“中盘”一词用于中国书业,始见于本报于1996年11月13日刊发的时任
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现任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所撰《图书市场呼唤中盘雄起》一文。陈昕认为,中国图书市场进入新的发展周期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大书城、超级书店的兴起。而如何长期保持书城丰富的品种数量,使之成为永久性书市,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当时我国的书城面积不小,但陈列种数却不尽如人意,多的为10万种,少的仅有5万种左右。陈昕说,很难想象,在没有强大中盘的支持下,一家书店能单独长期维持10万种的图书,从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看,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1997年1月10日,时任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的邓耘发表了《培育大中盘关键在哪里》一文,揭开了“关于图书中盘”大讨论的序幕,本报开辟了“中盘雄起”专题研讨专栏,历时半年的大讨论引起了各方强烈的反响。多年来,困扰发行体制改革和发展,进而制约出版业大发展的瓶颈到底在哪里?这一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答案是明确的,瓶颈就是没有中盘,“中盘要雄起”成了当时理论界和业内人士共同的呼声。
从中盘概念第一次见诸报端至今,已十余年过去。十余年间,业界培育建设大中盘的呼声从未停止过。也是在这十余年间,中国的图书发行业经历了新华书店的连锁、民营书店的沉浮、国外资本的介入、网络书店的崛起……外部环境形势的变迁和内部组织结构的变革,无一不对中盘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专业中盘”、“区域中盘”、“封闭中盘”、“民营中盘”、“网络中盘”等概念层出不穷,我们需要对中盘有全新的认识。